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招标技术规范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29029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招标技术规范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招标技术规范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招标技术规范书(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通信网建设期工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及综合网管系统招标技术规范书云南电网公司20102012年1208月27目 录1总则11.1适用范围11.2投标须知11.3投标要求22规范性引用文件23使用条件33.1环境条件33.2电气条件44一般要求44.1产品要求44.2网管系统要求55技术要求55.1基本功能要求55.2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65.3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75.4物理接口85.5硬件要求95.6软件要求95.7时间同步要求96以太网功能要求96.1基本要求96.2VLAN功能116.3VLAN堆叠功能126.4三层设备性能要求136.5二层设备性能要求136

2、.6IP业务组网方案147电源要求147.1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147.2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147.3防雷要求157.4其他158综合网管系统158.1概况158.2系统功能要求168.3接口及要求239通信箱249.1概述249.2基本要求259.3综合要求259.4设备配置259.5设备安装要求259.6电磁兼容和抗电磁干扰269.7接地方式2610质量保证2610.1基本要求2610.2质量保证体系要求2610.3附加质量保证要求2610.4达不到保证性能的处理2611试验2711.1基本要求2711.2试验项目2712测试和验收2812.1基本要求2812.2术语限定2812.3型式

3、检验2912.4出厂检验3012.5现场检验3012.6竣工验收3112.7判定规则3113包装、运输和存储3113.1产品交货标准3113.2铭牌交货标准3213.3测试报告要求3214技术文件要求3214.1基本要求3214.2交付要求3214.3其他3315服务要求3315.1检验和验收要求3315.2质量保证及管理要求3415.3技术服务要求3416供货要求3616.1基本要求3616.2供货清单3616.3交货时间3816.4交货地点3817其他事项3818附件39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通信网建设期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工业以太网交

4、换机和综合网管系统的招标技术标准和要求。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通信网建设期昆明供电局配网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综合网管系统的招标技术要求应参照本规范执行。1.2 投标须知1.2.1 对本规范中技术要求的所有条款必须逐条应答和说明,提供具体的技术数据,以表格形式给出设备技术参数保证值,如有偏差,应给出技术偏差表,否则视该条回答无效。如有异于技术规范书要求之处,应指出并论述其理由,投标差异按要求填写,差异表格式参照附件1:投标差异表。1.2.2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除应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外,还需符合国际最先进的制造和装配的需要,不能因本技术规范书的遗漏、疏忽和不明确而解脱投标

5、方提供第一流材料、产品质量及服务的责任。倘若发现有任何疏漏和不明确之处,投标方应及时通知招标方,在问题未澄清之前仍进行的任何工作均由投标方负责。1.2.3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技术规范为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技术要求作详细的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相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2.4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必须是标准的,技术上是先进和成熟的,材料是崭新的。投标方必须保证产品的整体性能指标和所供产品的完整性,保证本规范所要求的各项功能业务的开通,如果存在缺陷,所发生的费用由投标方承担。1.2.5 本技术规范书对设备参数、性能、结构和试验等技术方面在投标阶段所提出

6、要求,投标方应对设备按单价和总价进行投标。1.2.6 投标方设备投标价格中应包含技术服务费、厂验费、培训费等费用,并在投标技术文件中附清单说明;投标方应详实注明投标产品的标配件及选配件,要求标出标配件及选配件的参数性能、价格,并且以后采购同类产品价格,均不得高于本次报价。1.2.7 本技术规范使用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标准不一致时,按最高标准执行。1.2.8 本技术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投标内容的技术附件,与投标文件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2.9 本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协商解决。1.2.10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1.3 投标要求1.3.1 投标方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

7、有一定经营规模和专业经营资质,具有良好的信誉。投标方为代理商,必须提供原厂商针对本招标产品的授权,同一产品只能授权一家代理商;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法人单位,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不得同时参与本项目投标。1.3.2 投标方或制造商应有设计、制造和提供同类产品的资质及经验,所提供的产品具有质检部门的质量认可文件(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书、KEMA工业认证的检测报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不低于本规范的规定。1.3.3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现场运行规模,具有3个或以上电力配电网自动化实际应用案例,需给出相应的业绩证明资料和业绩汇总表,业绩汇总表格式参照附

8、件2:XX产品厂家状况调研表。1.3.4 本技术规范书可以作为投标方编制投标书的依据,对于本技术规范书的某些部分,投标方如不能满足要求,应在投标书中给出技术偏差表,否则,招标方即认为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可以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1.3.5 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规定而GB、DL和YD等系列标准已经有建议的,按较高要求执行。1.3.6 投标方可以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修改意见供招标方参考,招标方有权对本技术规范书进行修改和补充。1.3.7 投标方必须提供所供产品的型号、生产厂家,给出产品的结构和技术参数;应能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提供产品的配置方案、建议的运行条件和工程中所需的维护工具的清单。1.3.8 投标方

9、投标报价时,需按单价和总价的形式进行报价,并提供主要配件的单价,便于招标方选择。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下列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规范书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如标准间出现矛盾时,则按最高标准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GB/T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T 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DL/T 814-2002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 5157-2002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YD 5084-2005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

10、/T 778-2006光纤配线架YD/T 944-2007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965-2006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YD/T 993-2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YD/T 1099-2005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 1141-2007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YD/T 1240-2002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设备YD/T 1436-2006室外型通信电源系统YD/T 1462-2006光传送网(OTN)接口YD/T 1465-200610Gbit/s小型化可插拔光收发合一模块技术条件YD/T 1529-2006光纤线路自动切

11、换保护装置技术条件YD/T 1537-2006通信系统用户外机柜一般要求YD/T 1617.1-2007智能化光保护系统.第1部分:光线路保护系统YD/T 1627-2007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安全技术要求YD/T 1628-2007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安全测试方法YD/T 1634-2007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 5058-2005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验收规范Q/CSG XXXXX-2009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装备导则Q/CSG XXXXX-2010南方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QG/YW-SC-05-2009云南电网

12、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试行)QB/YW 110-01-2009电气设备装备技术原则3 使用条件3.1 环境条件本技术规范书所涉及的设备的相关运行环境要求如下:a) 环境温度:-40+70;b) 相对湿度:5%95%无凝露,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c) 大气压力:70kPa106kPa;d) 海拔高度:2000m;e) 环境温度最大变化率:1/min;f) 最大日温差:不高于25;g) 最大设计风速:不小于35m/s;h) 地震烈度:8度;i) 防污等级:级。3.2 电气条件本技术规范书所涉及的设备的相关电气要求如下:a) 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作

13、电源:直流48V;b) 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作电源:与DTU配合的交换机,电源采用直流48V;与FTU配合的交换机,电源采用直流24V;c) 额定电压允许偏差:允许偏差为-20%+20%;d) 电源冗余:交换机按双电源冗余配置;e) 功耗要求:三层交换设备满配置时功耗应小于50W,二层交换设备满配置时功耗应小于15W。4 一般要求4.1 产品要求4.1.1 产品必须满足电力行业和通信行业的相关要求,所用技术必须是行业内成熟的技术。4.1.2 同批次、同类型的产品应使用同一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制造出来的产品。4.1.3 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接口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产品尺寸和安装方

14、式可以满足技术规范提出的要求。4.1.4 产品应具备组网灵活、方便扩容的要求。4.1.5 产品表面不应有任何肉眼可见的缺陷,例如划痕、压印等。4.1.6 用于户外的通信设备,防护等级需满足现场运行的条件。4.2 网管系统要求4.2.1 所有通信设备必须是网管型设备。4.2.2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需具备综合网管系统能力。4.2.3 所有通信设备需纳入综合网管系统。5 技术要求5.1 基本功能要求5.1.1 可靠性要求5.1.1.1 参与投标的设备必须支持环路保护技术,环内最大可支持的交换机数量不得少于100个,且最大恢复时间小于300ms。5.1.1.2 所有参与投标的交换机必须是网管型交换机。5.1.2 可扩展性要求参与投标的设备,可以灵活的组成星型网、树型网、环状网、相切环网、环间耦合网和环带链状网,且任意端口均可组成环或者链,单台交换设备可支持的冗余环数量不低于2个,方便扩容。5.1.3 VLAN功能要求5.1.3.1 设备必须完全支持IEEE802.1q协议;能够根据需要支持依据端口或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