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脏腑辩证(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92497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脏腑辩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诊断学——脏腑辩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诊断学——脏腑辩证(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诊断学——脏腑辩证(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诊断学——脏腑辩证(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脏腑辩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脏腑辩证(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脏腑辩证(二)1、下列哪项是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要点A. 有无发热恶寒B有无胸痛咳血C. 有无口干咽燥D. 痰量的多少E. 咯痰的难易2、心肺气虚、脾肺气虚和肺肾气虚三证的共同症状是A. 胸闷心悸B. 心悸怔仲C. 咳喘无力D. 食少腹胀E. 腰酸耳鸣3、热邪壅肺证,可见A. 咳嗽,咳痰稀白B. 咳嗽,痰多泡沫C. 咳喘,咳痰黄稠D. 咳嗽,痰少难咳E. 咳喘,痰多易咳4、肠热腑实证的临床表现是A. 腹痛腹胀,暴泻如水,肛门灼热B. 大便溏薄,时干时稀,排便不爽C. 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身热口渴D. 腹满硬痛,大便秘结,日哺潮热E. 大便燥结,艰涩难下,口干口臭5、肠燥津亏证的

2、临床表A. 腹痛腹胀,暴泻如水,肛门灼热B. 大便溏薄,时干时稀,排便不爽C. 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身热口渴D. 腹满硬痛,大便秘结,日哺潮热E. 大便燥结,艰涩难下,口干口臭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均有干咳、痰少难咯的表 现,但前者属外感新病,常兼有表证,干燥症状突出,虚热 之象不明显;后者属内伤久病,无表证,虚热内扰的症状明 显。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辨脏腑兼病证候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肺肾气虚 三证相同点:均有肺气虚,呼吸功能减退,而见咳喘无力、 气短、咯痰清稀等症。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肺热炽盛证的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 粗而喘

3、,甚则鼻翼煽动,鼻息灼热,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 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肠热腑实证的临床表现:高热,或日哺潮热,汗 多,口渴,脐腹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 大便恶臭,小便短黄,甚则神昏谵语、狂乱,舌质红,苔黄 厚而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或迟)有力。5、【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大便干燥如羊屎,艰涩 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左少腹或可触及包块,口干, 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细目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要点一 肺气虚证、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一)肺气虚证 肺气虚证是指肺气虚弱,呼吸无力

4、,卫外不固,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动则尤甚,咯痰清稀,声 低懒言,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本证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与 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二)肺阴虚证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亏虚,虚热内扰,以干咳少痰、潮热、盗 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肺虚热证。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 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本证以干咳、痰少 难咯、潮热、盗汗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要点二 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

5、鉴 别要点(一)风寒犯肺证风寒犯肺证是指风寒侵袭,肺卫失宣,以咳嗽、咯稀白痰 恶风寒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咳嗽,咯少量稀白痰,气喘,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本 证多有外感风寒的病史,以咳嗽、咯稀白痰与风寒表证共见 为辨证的主要依据。(二)寒痰阻肺证寒痰阻肺证是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喘、 痰白量多易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侯。又名寒饮停肺证、痰浊 阻肺证。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咯,胸闷, 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 滑,脉弦或滑。本证以咳喘,痰白量多易咯等为辨证的主要 依据。痰稀者为寒饮停肺证

6、,痰稠者为寒痰阻肺证。饮停胸胁证是指水饮停于胸腔,阻碍气机,以胸廓饱满、胸 胁胀闷或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胸廓饱满,胸胁部胀闷或痛,咳嗽,气喘,呼吸、咳嗽或身体转侧时牵引胁痛,或有头目晕眩,舌苔白 滑,脉沉弦。本证以胸廓饱满、胸胁胀闷或痛等为辨证的主 要依据。要点三 风热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缠肺证、燥邪犯肺 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一)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侵袭,肺卫失宜,以咳嗽、发热恶风等 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本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上焦病证,在卫气 营血辨证中属卫分证。临床表现:咳嗽,痰少而黄,气喘,鼻塞,流浊涕,咽喉肿 痛,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本

7、证多有感受风热的病史,以咳嗽、痰少色黄与风热表证共 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肺热炽盛证是指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喘气 粗、鼻翼扇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简称肺热证或肺火 证。本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上焦 病证。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甚则鼻翼扇动,鼻息灼热,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本证以新病势急,咳喘气粗、鼻翼 扇动与火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三)痰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是指痰热交结,壅滞于肺,肺失青肃,以发热、 咳喘、痰多黄稠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胸闷,气喘息粗,甚则 鼻翼扇动,

8、喉中痰鸣,或咯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发热口 渴,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 数。本证以发热、咳喘、痰多黄稠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燥邪犯肺证是指外感燥邪,肺失宣降,以干咳痰少、鼻咽口 舌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简称肺燥证。燥邪有偏寒、偏 热的不同,而有温燥袭肺证和凉燥袭肺证之分。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甚则胸痛, 痰中带血,或见鼻衄,口、唇、鼻、咽、皮肤干燥,尿少, 大便干结,舌苔薄而干燥少津。或微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 少汗,脉浮数或浮紧。要点四 肠道混热证、肠热腑实证、肠燥律亏证的临床表 现、鉴别要点(一)肠道湿热证肠道湿热证是指湿热内蕴,阻滞肠道,以腹痛、暴

9、泻如水、 下痢脓血、大便黄稠秽臭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 名大肠湿热证。临床表现:身热口渴,腹痛腹胀,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 暴泻如水,或腹泻不爽、粪质黄稠秽臭,肛门灼热,小便短 黄,舌质红,苔黄试,脉滑数。本证以腹痛、暴泻如水、下 痢脓血、大便黄稠秽臭等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 据。(二)肠热腑实证肠热腑实证是指里热炽盛,腑气不通,以发热、大便秘结、 腹满硬痛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又名大肠热结证、大肠实 热证。六经辨证中称为阳明腑证,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 证,三焦辨证中属中焦证。临床表现:高热,或日晡潮热,汗多,口渴,脐腹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大便恶臭,小便短黄, 甚则神昏谵语、狂乱,舌质红,苔黄厚而燥,或焦黑起刺, 脉沉数(或迟)有力。本证以发热、大便秘结、腹满硬痛为辨 证的主要依据。(三)肠燥津亏证肠燥津亏证是指津液亏损,肠失濡润,传导失职,以大便燥 结、排便困难及津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大便干燥如羊屎,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 痛,或可于左少腹触及包块,口干,或口臭,或头晕,舌红 少津,苔黄燥,脉细涩。本证多属病久而势缓,以大便燥 结、排便困难与津亏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