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2391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Autoclaved Lightweight Aerated Concrete Panel(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材料计算指标 4 构件承载力设计4.1 基本计算规定4.2 受弯承载力计算4.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4 迭合楼板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5.1 ALC受弯板材刚度计算5.2 ALC板材的挠度计算及限值 6 抗震设计6.1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6.2 ALC板墙体的地震作用计算7 节点、连接与构造规定7.1 ALC板材规格及

2、板内配筋构造规定7.2 ALC屋面板及楼板7.3 ALC外墙板7.4 ALC隔墙板8 围护构造的热工计算 8.1 一般规定 8.2 保温设计 8.3 隔热设计 8.4 防潮排湿措施9 装修和防水 9.1 一般规定 9.2 外墙板的表面装修及防水解决 9.3 密封材料 9.4 屋面防水 9.5 内墙装修和防水 9.6 楼、地面和顶棚装饰10 建筑施工、安装和验收 10.1 一般规定 10.2 材料 10.3 施工注意事项 10.4 屋面板、楼板的安装与施工 10.5 墙板的安装与施工 10.6 内外墙装修 10.7 工程验收质量原则附录A ALC板隔墙隔声性能附录B ALC板耐火性能附录C 不同

3、安装措施适应层间变位角的能力附录D 外墙装修的种类和选择原则附录E 密封材料的种类和选择原则附录F 屋面防水材料的种类和选择原则附录G内墙装修材料的种类和选择原则附录H 楼、地面装修的种类和选择原则附录 I 顶棚装修的种类和选择原则本规程用词阐明引用原则条文阐明1 总则1.0.1 为了规范我省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如下简称ALC板)的使用,做到技术先进,设计合理,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可靠,特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合用于非地震区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的地震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外墙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 本规

4、程未作规定之处,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中的规定。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ALC板)是以水泥、石灰、硅砂为重要原料,以铝粉为发气剂,由通过专门防锈液解决的钢筋增强,通过高温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孔混凝土板材(简称ALC板)。2.1.2 专用砂浆为适合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使用而专门配备的砂浆,称为专用砂浆。2.1.3 气干状态指加气混凝土在大气中干燥达到含水率相对稳定期的含水状态,此时含水率还与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关。2.1.4 平衡含水率指加气混凝土在大气中吸湿及解吸,通过一段时间,在所处周边条件下,既不吸湿,又不散失水分,此时的含水率,称平衡含水率,它随

5、温度和相对湿度而变化。2.2 符号2.2.1 作用及作用效应F1 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M 弯矩设计值;Mk 按荷载效应原则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q 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N 轴向力设计值;R 构造构件的承载力的设计值;R(*) 构造构件的承载力函数;S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按国标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09和现行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V 剪力设计值;2.2.2 材料指标EALCALC的弹性模量;Es 钢筋的弹性模量;fc ALC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t ALC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 钢筋抗拉设计强度;2.2.3 几何特性A 构件截面面积;

6、As 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as 受拉钢筋截面中心至板底的距离;b 板材截面宽度;Io 换算截面惯性矩;ho 截面有效高度;x 加气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2.2.4 计算系数k 几何参数的原则值;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构造性有明显影响时,可另增长一种附加值以考虑其不利影响;o 构造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级别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构造构件可分别取1.1,1.0,0.9;R 构件抗力分项系数,对ALC构件一般状况下可取0.75; S24 蓄热系数;Bs 荷载效应原则组合下受弯构件短期刚度;B 按荷载原则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 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 体积密

7、度。3 材料计算指标3.0.1 ALC板材在气干状态下的强度级别为A4.0,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fc=2.5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按fct=0.35N/mm2 。 3.0.2 ALC板材的弹性模量EALC为1.75103N/mm2,泊桑比v =0.2,线膨胀系数为710-6/(温度0100)。3.0.3 ALC板材中的钢筋可采用HPB235钢筋,fy取210N/mm2,弹性模量Es=2.1105N/mm2。3.0.4 涂有防锈剂的钢筋与加气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不得不不小于2.8N/mm2。3.0.5 ALC板的干体积密度按50020kg/m3采用。在建筑构造设计中,设计容重按650kg/m3采用

8、。3.0.6 ALC板上不得浮现影响构造耐久性的裂缝、缺损和扭曲等现象。3.0.7 ALC板安装时的含水率宜25%。3.0.8 ALC板材隔声、耐火性能可参见附录A、B。3.0.9 ALC板导热系数=0.13w/(m.k)。4 构件承载力设计4.1 基本计算规定4.1.1 加气混凝土构造构件均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受弯板材还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的规定。4.1.2 构件的设计计算根据建筑构造可靠度设计统一原则GB50068及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规定的原则,采用分项系数形式的极限状态设计体现式。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一般计算式为:oS R R (4.1.21)R = R(fc,fy,k)

9、(4.1.22)式中:ro 构造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级别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构造构件,应分别取1.1,1.0,0.9;S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按国标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计算;R 构造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R(*) 构造构件的承载力函数;f c、fyALC抗压强度设计值、钢筋的强度设计值;k 几何参数的原则值;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构造性有明显影响时,可另增长一种附加值以考虑其不利影响;R 构件抗力分项系数,对ALC构件一般状况下可取0.75。4.1.3 采用本规程时,荷载按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地震区的建筑尚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4.1.4 ALC板材出釜时,应根据工艺状况验算,如进行吊装应按受力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此时板材自重的荷载系数按1.2采用,并乘以动力系数1.5。4.2 受弯承载力计算4.2.1 ALC板受弯正截面承载力,一般不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按下列公式计算: 配筋受弯板材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简图 M R f c b x ( ho - x/2 ) (4.2.11) 受压区高度X按下列公式拟定: f c b x = fy As (4.2.12)并符合条件:x 0.5h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