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第13课素描(几何形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22829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第13课素描(几何形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点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第13课素描(几何形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点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第13课素描(几何形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点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第13课素描(几何形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点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第13课素描(几何形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中学美术教案八年级第13课素描(几何形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序号13出席学生数课 题素描(几何形体)授课时间教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静物、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过程与方法:结合示范、评讲修改等教学方法加以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素描对于艺术创造的这些隐性作用,使学生从某一确定的描写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的生命世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素描是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因此,学习绘画就要研究物体的形体结构。懂得物体的体积构成原理。才能更正确的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有造型绘画的基础,对物体的结构有一些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很很快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但是一部分学生对素描的

2、兴趣还不大,需要教师引导。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教师准备范画、教材学生准备教材、画板等教学过程(个案补改)一、 导入:二、 写生中的角度选择及画面构图 : 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你所选择的角度一定是最能说明物象特征的。你所设计的构图也是最能体现绘画艺术魅力的,所以,你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三、 对写生静物的观察方法 :1、 整体观察 将目光掠过对象的细枝末节,排除琐碎的局部信息,抓取一个明确的整体印象。 2、 相互比较 把此物

3、与彼物或同一物体的此处与彼处相比较,观察其造型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分寸,质感特色等,将对象的每一个视觉信息都纳入一个相互关照、互为依据的观察系统中,而不是孤立片面地理解对象。 3、 由表及里 表既物体的外部现象和形态,里既物体的内部构造,表面的东西总有其内部缘由,而内部的构造又总是呈现出某种种表面的特征。这是一个分析理解的问题。这种态度对我们掌握造型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4 、特征意识和节律意识。四、 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1、形与体-星既物体的平面形状,体既物体的体积。 2、形体与体面-体面既物体外表的面向。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

4、,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 3 、线与面 相生相依的关系。 4、结构与形体 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 5、光影调子。五、 写生的方法步骤 :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 3、边缘线根据物体的前后关系与形体转折关系,结合背景色调的处理,表现得虚实相映,强弱有致,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虚实强弱有序。六、 实践操作:(1)物体大小形状搭配得当,富于变化而又和谐。 (2)物体的造型体积与表面质感富于变化避免雷同。 (3)物体的固有色应注意黑白灰色调的距离和节奏。 (4)以顶侧自然光为宜。七、 作业检查 :(1)构图是否得当? (2)物体的结构及其透视是否准确? (3)画面整体色调明暗关系是否符合光影规律? (4)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象的质感、亮感、体积感?小结:略板书素描1、 构图 3、造型要素2、 观察 4、写生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