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车型介绍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2160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地铁车型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地铁车型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地铁车型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地铁车型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地铁车型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地铁车型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铁车型介绍(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地铁车型介绍DK1型车制造工厂:长春客车工厂,简称长客(现在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辆制成年份:1967生产数量(辆):2自重(t)/定员(人):30/184编组:全动车任意编组长*宽* 高(m m):19000*2650*3600轨距(mm): 1435转向架中心距(m m): 12600构造速度(km/h): 8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80供电电压和方式:DC750V,第三轨受流方式:第三轨上部受流器受流起动加速度(m/s2): 1.0制动加速度(m/s2): 11.3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客室侧门数:每辆4对客室侧门高度/开度(m m): 1900/1200制动机型号:GL3客

2、室照明:220V交流日光灯,36*15W客室座椅方向:横向车型:1型车其他说明:DK1型地铁电动客车是长春客车工厂于1967年为北京地铁制造的,共制造2辆。 它是一种全动轴结构车辆,每一辆车能独立运行。车的前部设有司机室,装备有操纵驾驶整 个列车的操纵设备,车内主要是旅客乘用的客室,车顶设有自然通风器。地板下部装有牵引、 制动所需的全部设备和电路、管路系统。走行装置为双电机动车转向架,并配备有相应的传 动系统和基础制动装置。车辆可以由任意辆数编组运行,通过密结式车钩连结。在车钩上装 有在插销连接器,各辆车的列车导线、总风缸和列车管均通过该车钩自动连结。因此,在司 机室只需一名司机便可对整车实现

3、集中操纵。车体为带有加强杆件的无中梁薄壁焊接结构,内表面涂刷一层防振隔热阻尼浆,客室内墙板 为浅木纹塑料贴面板。顶板为20mm厚装配板,上铺棕式地板布。顶板为3mm胶合板,涂 白色半光磁漆。车顶装有两行扶手和两行自然通风器,车内采用交流日光灯照明。备注:在北京地铁的历史上没有记载过DK1型车,如果它们真的到过北京,想必是属古段 的,至于后来这2辆车的去向不明。DK2:凸轮调阻制造工厂:长客首辆制成年份:1969生产数量:80自重(t)/定员(人):30.5/186编组:全动车任意编组长*宽*高(mm):19000*2650*3509轨距(mm): 1435转向架中心距(mm): 12600构造

4、速度(km/h): 8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 80供电电压和方式:DC750V,第三轨受流方式:第三轨上部受流器受流起动加速度(m/s2): 1.0制动加速度(m/s2): 1.2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客室侧门数:每辆3对客室侧门高度/开度(mm): 1900/1200制动机型号:GL3客室照明:220V交流日光灯,36*15W客室座椅方向:横向车型:2型车配属(这里指刚到北京地铁时候的配属):古段其他说明:DK2型地铁电动客车是长客场在两辆DK1型电动客车的基础上于1969年制成的,该车共制造了 80辆,1969年制造75辆,1970年制造5辆。与DK1型客车相比,DK2型地铁电动客 车在

5、结构上作了如下改变:1、客车拉门由4对改为3对;2、车辆前端采用了大型弯形玻璃,并具有一定流线形;3、摇枕弹簧采用自封型自由膜式空气弹簧;4、因控制和信号需要,辅助电源增加了直流24V蓄电池和相应的充电整流装置;5、起、制动电阻的体积缩小较多,因此容量也相应减少很多。其余部分基本上仍采用DK1型结构。DK2型电动客车的车体钢结构进行了静强度试验,各部 分应力均在允许范围内。1969年进行了运行试验,暴露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从1970年开始 对DK2型车进行了下述主要改造:1、取消原来的主隔离熔断器箱,加装新试制改装的快速主熔断器和DW10D自动空气断路器, 作为过渡型主保护装置;2、加大自然通风

6、管;3、加大起制动电阻容量;4、用水平轴箱弹簧、转臂式轴箱定位逐步代替鞍形橡胶轴箱弹簧,加大构架横梁、侧梁的 断面并改进结构等。备注:1、DK2型车在1984-1985年厂修后改为DK11,也就是现在一线的6型车。2、据北京地铁资料记载,DK2型车制造日期是1967-1970年,数量为76。数量和时间上都 有些出入,不知道是不是生产了 80辆,但给了北京76辆,也不知道是不是北京地铁连同最 初的两辆DK1都给算成DK2 了,因为DK1是1967年生产的DK3:凸轮调阻制造工厂:长客首辆制成年份:1971生产数量:50自重(t)/定员(人):34/180编组:全动车任意编组长*宽*高(mm):1

7、9000*2650*3509轨距(mm): 1435转向架中心距(mm): 12600构造速度(km/h): 8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 80供电电压和方式:DC750V,第三轨受流方式:第三轨上部受流器受流起动加速度(m/s2): 0.83制动加速度(m/s2): 0.87通风方式:强迫通风客室侧门数:每辆3对客室侧门高度/开度(mm): 1900/1200制动机型号:GL3客室照明:220V交流日光灯,44*15W客室座椅方向:横向车型:3型车配属(这里指刚到北京地铁时候的配属):古段其他说明:DK3型地铁电动客车是长客厂在DK2型电动客车的基础上经改造设计而成。1971年制成2 辆样

8、车,1972年生产48辆,共计生产50辆。DK3型地铁电动客车在DK2型电动客车的基础上作了如下的修改:1、采用由直流开关和快速主熔断器组成的主保护装置,提高了分断能力,极板上满足了运 行安全的要求;2、增大了起、制动电阻容量,基本上解决了它在使用过程中频繁烧损问题。3、高压电线全部布置在铁地板下部,高低压电线分开布设,提高了安全可靠性。4、车上木质件进行了耐燃处理,提高了防火性能;5、有可能发生电弧的电器、电阻器等均加装了二级绝缘;6、牵引电动机降低噪声22dB(A),提高了绝缘性能,空压机电动机的结构和性能也有改进;7、采用了 11台轴流风扇,使客室的通风量提高到12000m3/h,基本上

9、解决了客室的通风问 题;8、司机控制器作了较大改进,不但体积小,重量轻,而且性能提高了,还便于维修;9、增大了司机室活动空间,采用了新型司机台仪表,司机侧门采用手摇式下开窗,增设了 司机室通风机,加装了车辆之间的隔离开关;10、风动门的控制有五通阀改为电磁阀,提高了运用可靠性;11、增大了辅助发电机的容量,满足了强迫通风等的用电要求;12、空压机采用了滑片式,虽增大了风量,但由于结构上存在着较大问题,最后不得不换型, 这是这种车型最大的问题;13、研制了环氧玻璃布板制的主隔断开关熔断器箱,采用了密封式快速辅助熔断器,提高了 防火和保护性能;14、客室内部结构提高了舒适美观度。备注:1、北京地铁

10、的资料上记载:生产年份19711973,数量46,编组:两辆为一组,可二四六 辆编组。2、DK3目前的编号是TQ101TQ114。3、DK3现在经过好几次改造,从城铁再到八通,虽然老,但却是北京地铁真实的见证,现 在已经退出了北京地铁的运营舞台。DK6:斩波调压制造工厂:长客首辆制成年份:1979生产数量:4自重(t)/定员(人):38/180编组:全动车任意编组长*宽*高(mm):19000*2650*3509轨距(mm): 1435转向架中心距(mm): 12600构造速度(km/h): 8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 80供电电压和方式:DC750V,第三轨受流方式:第三轨上部受流器受流

11、起动加速度(m/s2): 0.65制动加速度(m/s2): 1.2通风方式:强迫通风客室侧门数:每辆3对客室侧门高度/开度(mm): 1840/1200制动机型号:SD-1客室照明:220V交流日光灯,44*15W客室座椅方向:纵向车型:5型车配属(这里指刚到北京地铁时候的配属):太段车号(当时的):501其他说明:DK6型地铁电动客车驶长客厂1979年为北京地铁制造的,共制造4辆。DK6型地铁电动客车与DK3型相比,结构上有了较大的改进,主要有:1、采用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斩波调压技术,用来控制地铁动车的起动和再生制动,不但实现 了无级平滑的起动、制动调速性能,而且取消了起、制动电阻器,节电20

12、%以上;此外,对 降低隧道内温升速度、降低变电站的尖峰负荷有很大作用,这是地铁电动客车牵引动力技术 的重大改革;2、采用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数字式电控制动机,具有七级常用制动功能、紧急制动功能和 备用制动功能,操纵灵活方便,系统和各种部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这是我国地铁制动系 统的重大改革;3、整车牵引有3个运行位,实现恒流起动。配有空重车调整装置,根据载客量的多少,自 动调整恒流值,平均起动加速度高,有7个再生制动位。恒流制动,并与数字式制动机实现 协调配合。当再生制动吸收负荷变动时,空气制动力能自动补足,实现恒制动力控制。再生 制动操作位与空气制动操作位完全重叠,司机操纵十分方便;4、车体和

13、车内设备作了较大改进,重新进行了车体造型。钢结构改成无中梁轻型结构。前 端窗由弯形玻璃改成平板玻璃,简化了安装维修工作。车内木材减少了 80%,内墙板第一次 采用了三聚氰氨复合铝板,车内顶板采用喷漆铝板,用陶粒砂橡胶水泥地板代替木地板,大 大提高了防火性能。座椅由横向改成纵向结构,增大了载客量,提高了旅客上下车速度。增 设了橡胶风挡和渡板,后端门由折页式改为双开自动复位拉门;5、第一次在地铁车辆上米用国产的齿条式风动门机构;备注:DK6 共4辆,其中两辆在环线长久服务,就是环线的T1193、T1194,大家注意看这 两辆车的前脸跟其他16不一样。T119的其他4辆车也是原来的5型车502全列,

14、但502的 外形与16相同。可以说现在的T119整列都是5型车,但是,现在只是空有5型车的壳而已, 内部已经不是斩波调压车了,而是跟DK16 一样的凸轮调阻车。当然现在已经退出运营舞台 了。特别注意:1、DK6是北京地铁最早的斩波调压车;2、从DK6开始,客室内的座椅才改成纵向的;3、DK6增设了橡胶风挡和渡板,后端门由折页式改为双开自动复位拉门,就是说,车厢中 间是可以过人的。K8:凸轮调阻制造工厂:长客首辆制成年份:1982生产数量:52自重(t)/定员(人):33.5/180编组:全动车任意编组长*宽*高(mm):19000*2650*3509轨距(mm): 1435转向架中心距(mm)

15、: 12600构造速度(km/h): 80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 80供电电压和方式:DC750V,第三轨受流方式:第三轨上部受流器受流起动加速度(m/s2): 0.9制动加速度(m/s2): 1.2通风方式:强迫通风客室侧门数:每辆3对客室侧门高度/开度(mm): 1840/1200制动机型号:SD-1客室照明:220V交流日光灯,22*40W客室座椅方向:纵向车型:4型车配属(这里指刚到北京地铁时候的配属):太段车号(当时的):401413其他说明:1、DK8型地铁电动客车是长客厂1982年为北京地铁制造的,共制造52辆。2、DK8型地铁电动客车的车体钢结构为无中梁波纹地板薄壁焊接结构,车体内外表面均经 防腐防锈处理,钢结构内壁涂抹35mm厚的防振隔热阻尼浆,内外侧、端墙板间均敷设超细 玻璃棉作为防寒材料。3、客室两侧有风动拉门3对,由电磁阀控制的活塞式风动门机构通过钢丝绳开闭。4、空气制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