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办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21586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某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某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某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某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办法(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E 售后管理 售后服务管理办法文件编号: DE01 版本号: 1:00 生效日期: 共 4 页 第 1 页1. 总则1.1. 制定目的为加强售后服务工作,提升公司形象,特制定本办法。1.2. 适用范围本公司产品销售之后,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工作,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办法执行。1.3. 权责单位(1) 售后服务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2) 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工作。2. 售后服务规定2.1. 售后服务种类(1) 免费服务在本公司产品售后免费保修期限内,为客户作产品保养或维护时,免向客

2、户收取服务费用(包括免收零配件费用及维修工时费用),称为免费服务。 (2) 合同服务在本公司产品售后,依与客户订立之产品保修合同或约定,为客户作产品的保养或维护时,向客户收取一定费用(一般收取零配件成本费用,免收维修工时费用),称为合同服务。 (3) 有偿服务在本公司产品售出且逾保修期后,为客户作产品的保养或维护时,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包括零配件费用及维修工时费用),称为有偿服务。 (4) 其他服务除上述三种服务类型之外的其他服务,包括产品咨询服务、产品使用或日常保养指导、客户额外要求的满足等工作。2.1. 售后服务流程(1) 服务部或分公司接到客户需作产品维修服务之电话或文件时,应立即登记于

3、客户服务需求表,并委派区域服务责任人员前往服务。营销业务管理E 售后管理 售后服务管理办法文件编号: DE01 版本号: 1:00 生效日期: 共 4 页 第 2 页(2) 服务人员行前应根据客户预留的联络方式与客户取得联系,约定上门服务时间,并进一步核查故障或其他需服务的情形。(3) 服务人员到达客户现场,应尽快查明原因,并向客户作合理之解释,凡可当场处理妥当者,均应立即着手维修完成。(4) 确属无法当场处理妥当之项目,服务人员应耐心向客户说明,并承诺完成时间,然后将需带回本公司或分公司处理之零组件、产品取回。(5) 取回零组件、产品应与客户办妥书面交接手续,同时按时处理完成交还客户,并安装

4、调试完好。(6) 服务人员在保养、维修完后,应于客户之产品保修卡上注明维修时间,内容,供下次维修时参考。(7) 服务人员应请客户在客户服务需求表上签字,作为认可维修工作之凭证。(8) 属合同服务或有偿服务的,服务人员应填妥正式发票给客户,并向客户收取合理之费用。2.3. 其他服务规定(1) 售后服务部应根据客户购买本公司产品的时间,定期向客户垂询产品使用状况,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对产品的满意状况。(2) 上门服务之人员应保持仪容整洁大方,注意言行举止礼貌有节,尊重客户的习惯,保证维修现场的整洁。(3) 任何人员接获客户电话,应注重礼仪,满足客户的咨询要求,委婉解释客户的误会。(4) 针对客户维修需

5、求或抱怨,接获电话或信函、邮件投诉者,应耐心记录记录问题,及时回复客户,予以适当的抚慰,承诺服务时间,委婉消除误会。(5) 客户服务需求表应当日上交分公司主管审阅存档。(6) 服务部或分公司应于客户服务次日向该客户填寄客户意见调查卡,了解客户对本公司的服务满意度与建议。(7) 客户意见调查卡应包括对服务人员态度、技术能力、赴约时间、服务事项的满意状况以及客户的建议与其他需求。营销业务管理E 售后管理 售后服务管理办法文件编号: DE01 版本号: 1:00 生效日期: 共 4 页 第 3 页(8) 对客户的建议,需求或抱怨,各分公司应及时予以处理,向客户作出承诺和适当之抚慰。(9) 分公司无法

6、处理之客户服务需求事项,应转报公司服务部,请求协助。(10) 总公司服务部应经常与各分公司、服务部保持密切联系,催办督导各项客户服务工作,并协助其解决实际困难。3. 附件 【附件】DE01-1客户服务需求表营销业务管理E 售后管理 售后服务管理办法文件编号: DE01 版本号: 1:00 生效日期: 共 4 页 第 4 页 【附件】DE01-1客户服务需求表 NO. 日期: 客户名称电 话地 址需服务内容服务讯息获得方式时 间记录单位主管: 经办人:服务记录 经办人:客户意见 客户:审阅 主管:营销业务管理E 售后管理 客户抱怨处理办法文件编号: DE02 版本号: 1:00 生效日期: 共

7、6 页 第 1 页1. 总则1.1. 制定目的本公司为使产品销售过程中客户所发生之抱怨,能予以适当有效的处理,并防范类似的状况重复发生,以维护公司信誉及促进品质改善与售后服务,特制定本办法。1.2. 适用范围凡客户与本公司交易过程中,有下列情况发生时,均应依照本办法之规定办理:(1) 产品品质有瑕疵者。(2) 产品于运送过程中发生损坏者。(3) 包装不良或因而发生损坏者。(4) 品质、规格、型号、数量与销售合同不符者。(5) 其他品质上有缺陷或违反合约规定者。(6) 需要产品改进者。1.3. 权责单位(1) 管理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2) 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

8、核准工作。1.4. 名词定义客户抱怨是指客户对本公司产品品质或服务状况有所不满,而直接(对本公司)或间接(对销售店)所提出的退货、换货、减价、免费维修及赔偿等要求或改善建议。2. 抱怨处理规则2.1. 抱怨处理流程抱怨案件 调查 处理 对策 检讨 实施 报告 统计。2.1.1. 抱怨管理营销业务管理E 售后管理 客户抱怨处理办法文件编号: DE02 版本号: 1:00 生效日期: 共 6 页 第 2 页对客户抱怨之管理,应注意以下事项:(1) 对抱怨之处理流程是否加以管理,对处理不当之案件有没有加以改善。(2) 对客户采用替代品、退货、换货、减价、免费维修及赔偿等方案的处理,是否恰当及令客户满

9、意。(3) 有关产品品质、售后服务或产品销售政策等是否存在客户抱怨。(4) 有没有对同样之抱怨在同一期间内所发生的频率是否统计,是否有对策,有没有立即改善。(5) 对部分容易忽略之抱怨来源(下列所示)是否能适时立即反应,受理单位是否依规定处理,并采取防范措施。(A) 售后服务之维修日报表。(B) 销售经销商之品质联络书。(C) 营业人员之工作日报表。(D) 异常之品质退货、功能退货。(E) 委托加工公司之书面联络或口头抱怨。(F) 本公司同仁之书面联络或口头抱怨。(G) 其他之书面联络或口头抱怨。3. 实施程序3.1. 受理体系客户抱怨应由本公司业务部受理,并以本办法之流程处理。3.2. 受理

10、态度本公司所有职工于接到客户抱怨时(尤其是电话),除须注意应对礼貌外,应迅速转交承办之营业单位处理。3.3. 受理原则(1) 营业单位于接到客户抱怨时,应先查证其内容,若因客户误解或其责任不在本公司者,须向其详细解说无法受理之原因。(2) 营业单位于受理客户抱怨后,应负责下列事项:(A) 客户抱怨案件内容调查整理与处理协调。(B) 对客户抱怨处理原则之拟订与研议。营销业务管理E 售后管理 客户抱怨处理办法文件编号: DE02 版本号: 1:00 生效日期: 共 6 页 第 3 页(C) 对抱怨客户之联系与答复。(D) 其他处理工作。3.4. 处理原则3.4.1. 营业单位营业单位对于已受理之客

11、户抱怨,除须填具客户抱怨联络单外,并应依其状况予以处理:(1) 如系品质、规格、数量与产品之标准有差异者,应将客户抱怨联络单转送品管单位,并在“对策单位”栏内填注对策单位。(2) 如与产品品质、规格、数量完全无关,纯为合同之问题,则应于客户抱怨联络单上签注处理意见后,呈报主管核定,并在“对策单位”栏内填注对策单位。(3) 如系业务作业程序所发生之问题,则依照内销业务处理办法之规定处理,并在“对策单位”栏内填注对策单位。3.4.2. 品管单位(1) 品管单位于接获营业单位所转来之客户抱怨联络单后,对抱怨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认分析属于工厂哪个单位之权责,并将客户抱怨联络单转送到对策单位作详细检查。

12、(2) 探讨抱怨客户之要求并研拟适当之解决方式。(3) 将解决对策填报于客户抱怨联络单内,转回原提报之营业单位。(4) 品管单位应对每一客户抱怨个案之调查进度、状况加以掌握与促进。(5) 定期制作客户品质抱怨案件之统计报告。3.4.3. 其他对策单位(1) 对策单位于接获营业单位所转来之客户抱怨联络单后,须详细调查分析客户抱怨所发生之原因及抱怨内容与事实是否相符。(2) 探究抱怨客户之要求并研拟适当之解决方式。(3) 将解决对策填报于客户抱怨联络单内,转回原提报之营业单位。(4) 对策单位应对每一客户抱怨个案之调查进展度,状况加以掌握与督促。 营销业务管理E 售后管理 客户抱怨处理办法文件编号: DE02 版本号: 1:00 生效日期: 共 6 页 第 4 页(5) 定期制作客户抱怨案件(产品品质之外)之统计报告。3.4.4. 总经理室(1) 总经理室应定期召开“客户抱怨检讨会议”,并责成相关单位于期限内针对会议决定提出改善措施,且监督执行绩效。(2) 品管单位应在召开“客户抱怨检讨会议”前,对有关产品品质之内的客户品质抱怨案件加以统计、讨论并作成结论报告。(3) 其他对策单位应在召开“客户抱怨检讨会议”前,对产品品质之外的客户抱怨案件加以统计、讨论并作成结论报告。3.5. 客户抱怨事件责任单位人员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