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矩转动法测刚体转动惯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92131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恒力矩转动法测刚体转动惯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恒力矩转动法测刚体转动惯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恒力矩转动法测刚体转动惯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恒力矩转动法测刚体转动惯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恒力矩转动法测刚体转动惯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恒力矩转动法测刚体转动惯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力矩转动法测刚体转动惯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卩2卩1(4)同理,若在实验台上加上被测物体后系统的转动惯量为J2, 加砝码前后的角 加速度分别为B 3与B 4,则有:由转动惯量的迭加原理可知,mR( g - R0 )=40-0(5)43( 5 )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 J 为:3恒力矩转动法测刚体转动惯量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中惯性大小的量度。它取决于刚体的总质量,质量分布、 形状大小和转轴位置。对于形状简单,质量均匀分布的刚体,可以通过数学方法 计算出它绕特定转轴的转动惯量,但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刚 体,用数学方法计算其转动惯量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大多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转动惯量的测定,在涉及刚体转动的机电制造、航空、航天、航海、

2、军工等 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定转动惯量常采用扭摆法或恒力 矩转动法,本实验采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2、观测刚体的转动惯量随其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不同而改变的情况,验证平 行轴定理。3、学会使用智能计时计数器测量时间。二、实验原理1、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M 二 JB (1)只要测定刚体转动时所受的总合外力矩 M 及该力矩作用下刚体转动的角加 速度B,则可计算出该刚体的转动惯量J。设以某初始角速度转动的空实验台转动惯量为J. 未加砝码时,在摩擦阻力 矩 M 的作用下,实验台

3、将以角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即:-M = J 0/、卩 11 (2)将质量为 m的砝码用细线绕在半径为 R的实验台塔轮上,并让砝码下落,系 统在恒外力作用下将作匀加速运动。若砝码的加速度为a,则细线所受张力为 T= m (g - a)。若此时实验台的角加速度为B 2,则有a= R B 2o 细线施加给实验台 的力矩为T R= m (g R B 2) R,此时有:m(g - R卩)R - M = J 卩“、2 卩 1 2 (3)将(2)、(3)两式联立消去 M 后,可得:mR(g - R0 )J =13 二2 - 1B 4,由(4),(5),(6)式即可计算被测试件测得 R、m 及 B2、B 3、

4、 的转动惯量。2、B的测量 实验中采用智能计时计数器计录遮挡次数和相应的时间。固定在载物台圆周 边缘相差n角的两遮光细棒,每转动半圈遮挡一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光电门,即产生一个计数光电脉冲,计数器计下遮档次数k和相应的时间t。若从第一次挡光 (k=0, t=0)开始计次,计时,且初始角速度为得到的任意两组数据(k , t )、(k ,m m n9m0,则对于匀变速运动中测量t ),相应的角位移0、0 分别为: nmn1t + P 120 m 21t + P0 n 2m (7)从(7)、(8)两式中消去e0,可得:2兀(kt - k t )P =n_mm_nt2 t t2 tn m m nt2n (

5、8)9)由(9)式即可计算角加速度0。3、平行轴定理 理论分析表明,质量为 m 的物体围绕通过质心 O 的转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J0最小。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d后,绕新转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为:J = J + md 2绕线塔轩0(10)图 1 转动惯量实验组合仪三、转动惯量实验组合仪简介1、ZKY-ZS转动惯量实验仪转动惯量实验仪如图 1 所示,绕线塔轮通过特制的轴承安装在主轴上,使 转动时的摩擦力矩很小。塔轮半径为15, 20, 25, 30, 35mm共5挡,可与大 约5g的砝码托及1个5g, 4个10g的砝码组合,产生大小不同的力矩。载物 台用螺钉与塔轮连接在一起,随塔轮转动。随仪器配的被测试样

6、有 1 个圆盘,1 个圆环,两个圆柱;试样上标有几何尺寸及质量,便于将转动惯量的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圆柱试样可插入载物台上的不同孔,这些孔离中心的距离分别为45,60,75,90,105mm,便于验证平行轴定理。铝制小滑轮的转动惯量与实验台相比可忽略不记。一只光电门作测量,一只作备用, 可通过智能计时计数器上的按钮方便的切换。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准备在桌面上放置 ZKY-ZS 转动惯量实验仪,并利用基座上的三颗调平螺钉,将 仪器调平。将滑轮支架固定在实验台面边缘,调整滑轮高度及方位,使滑轮槽与 选取的绕线塔轮槽等高,且其方位相互垂直,如图 1 所示。并且用数据线将智能 计时计数器中

7、A 或 B 通道与转动惯量实验仪其中一个光电门相连。 2、测量并计算实验台的转动惯量 J1(1)测量0 上电开机后 LCD 显示“智能计数计时器成都世纪中科”欢迎界面延时一段时间后,显示操作界面:1 、选择“计时 1 2 多脉冲”京TrLTLaWUInput 1 or Input 22、选择通道,A或Bo使实验台有一初始转速并在摩擦阻力矩作用下作3、用手轻轻拨动载物台匀减速运动。按确认键进行测量。4、5、载物盘转动15圈后按确认键停止测量。6、查阅数据,并将查阅到的数据记入表 1 中;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将第1和第5组,第2和第6组,分别组成4组,用(9)式计算对应各组的0 1值,然后求其平均

8、值作为0 1的测量值。7、按确认键后返回“计时1 2多脉冲”界面。(2)测量0 21、选择塔轮半径 R 及砝码质量,将 1 端打结的细线沿塔轮上开的细缝塞入, 并且不重叠的密绕于所选定半径的轮上,细线另 1 端通过滑轮后连接砝码托上的 挂钩,用手将载物台稳住;2、重复(1)中的 2、 3、 4步3、释放载物台,砝码重力产生的恒力矩使实验台产生匀加速转动;记录 8组数据后停止测量。查阅、记录数据于表1中并计算0 2的测量 值。由(4)式即可算出J的值。3、测量并计算实验台放上试样后的转动惯量J2 ,计算试样的转动惯量J3并与理 论值比较将待测试样放上载物台并使试样几何中心轴与转轴中心重合,按与测

9、量J1同样的方法可分别测量未加法码的角加速度0 3与加砝码后的角加速度0 4。由 (5)式可计算J2的值,已知J、J2,由(6)式可计算试样的转动惯量J3 o 已知圆盘、圆柱绕几何中心轴转动的转动惯量理论值为:11)圆环绕几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为:4、J = m(R 2 + R 2 )2 外 内12)计算试样的转动惯量理论值并与测量值J3比较,验证平行轴定理X 100%计算测量值的相对误差:13)将两圆柱体对称插入载物台上与中心距离为 d 的圆孔中,测量并计算两圆柱 体在此位置的转动惯量。将测量值与由(11)、(10)式所得的计算值比较,若一 致即验证了平行轴定理。数据记录表格与测量计算实

10、例表1测量实验台的角加速度匀减速匀加速R = m =k1234平均k1234平均t(s)t(s)k5678k5678t(s)t(s)1(1/S2)2(1/S2)表 2 测量实验台加圆环试样后的角加速度 R = R = m =匀减速外内圆环匀加速R = m =k平均k1234平均t(s)t(s)kk5678t(s)t(s)3(1/s2)4(1/s2)表3测量两圆柱试样中心与转轴距离d= 时的角加速度 R = m X 2 =匀减速圆柱匀加速R圆柱=m =k1234k1234t(s)t(s)k5678平k5678平t(s)均t(s)均3(1/s2)4(1/s2)1、将表 1 中数据代入(4)式可计算

11、空实验台转动惯量 J1= kgm22、将表 2中数据代入(5)式可计算实验台放上圆环后的转动惯量 J2= kgm2 由(6)式可计算圆环的转动惯量测量值 J3= kgm2 由(12)式可计算圆环的转动惯量理论值 J= kgm2 由(13)式可计算测量的相对误差 E =3、将表 3 中数据代入(5)式可计算实验台放上两圆柱后的转动惯量 J2= kgm2 由(6)式可计算两圆柱距轴心为 d 时的转动惯量测量值 J3= kgm2 由(11)、(10)式可计算两圆柱距轴心为d时的转动惯量理论值J= kgm2 由(13)式可计算测量的相对误差 E =4对平行轴定理加以讨论。注意事项:1 一定先将仪器调平

12、。2 测匀减速时初速度要小。3 拉力一定与塔轮相切。选作:理论上,同一待测样品的转动惯量不随转动力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塔轮半径或 砝码质量(五个塔轮,五个砝码)可得到 25 种组合,形成不同的力矩。可改变 实验条件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其规律,寻求发生误差的原因,探索 测量的最佳条件。附件:智能计时计数器简介及技术指标(1)主要技术指标: 时间分辨率(最小显示位)为 0.0001 秒,误差为 0.004。最大功耗 0.3W(2)智能计时计数器简介智能计时计数器配备一个十9V 稳压直流电源。智能计时计数器:+9V直流电源输入段端;122 X 32点阵图形LCD;三个操作 按钮:模式选择/

13、查询下翻按钮、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 、确定/开始/停止按 钮;四个信号源输入端,两个 4 孔输入端是一组,两个 3 孔输入端是另一组, 4 孔的 A 通道同 3 孔的 A 通道同属同一通道,不管接那个效果一样,同样 4 孔 的 B 通道和 3 孔的 B 通道统属同一通道。4孔输入端(主板座子) 3孔输入端(主板座子)电源接口(主板座子)(3)智能计时计数器操作:上电开机后显示“智能计数计时器 成都世纪中科”画面延时一段时间后,显示操作界面:上行为测试模式名称和序号,例:“1计时”表示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 钮选择测试模式。下行为测试项目名称和序号,例:“1-1单电门 ”表示项目选择/查询上

14、翻按钮选择测试项目。选择好测试项目后,按确定键XCD 将显示“选A 通道测量”片,然后通 过按模式选择/查询下翻按钮和项目选择/查询上翻按钮进 A 或 B 通道的选择, 选择好后再次按下确认键即可开始测量。一般测量过程中将显示“测量中 *”,测量完成后自动显示测量值,若该项目有几组数据,可按查询下翻按 钮或查询上翻按钮进行查询,再次按下确定键退回到项目选择界面。如未测量 完成就按下确定键,则测量停止,将根据已测量到的内容进行显示,再次按下 确定键将退回到测量项目选择界面。注意:有AB两通道,每通道都各有两个不同的插件 (分别为电源的 光电门4芯和电源 9V的光电门3芯),同一通道不同插件的的关系是互斥的, 禁止同时接插同一通道不同插件。AB通道可以互换,如为单电门时,使用A通道或B通道都可以,但是尽量 避免同时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