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2131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1、互动论(interactionalapproach)互动论的取向认为,心理现象 与社会实质环境是分别独立的个体.其研究步骤将复杂的整体现象分割 成几个元素,如环境与行为;然后探讨各元素之特质,寻求元素 之间的关系与因果法则,来描述整体现象.环境与行为有如撞球,每个球 是独立的存在,有其个别特性,经过撞击之后而改变位置.关系法则通常 是单方向的机械法则:有时是环境因子影响人的行为;有时是环境因子 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有时则是环境因子透过某种心理过程而影响 行为.研究者重视的是各个变数的准确,严格的操作形定义,以及研究可 以重复测试和推广的程度.时间是独立於现象之外的

2、变项,而变迁是不 同时间下,现象之静止状态与结构的差别.研究者则是客观中立的,独立 於研究现象之外.2、有机论(organismicapproach)有机论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有复 杂的相互作用.它与互动论的差别在於强调整体大於部份之总合.因 此,研究的单位是整体而非个别的元素.研究目的在於寻求规范整体系 统运作的有机法则,元素是独立存在的,但彼此不断地相互影响,且受制 於整体运作的法则.整体是有目的地朝向维持平衡与理想状态运行,通 常会经过几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变迁反映了系统之稳定或距理想状态的 程度.研究者同样是客观而置身於研究现象之外,并且关注研究的可验 证性与法则推广.有机论也关心人与环境

3、关系之最适化,假设人会经由 与环境的互动达到最适环境.(有机论可以和社会学里的结构功能 论比较.)3、交互论(transactionalapproach)交互论与有机论一样重视整体, 但是对於整体如何组成与运作有不同的看法.有机论认为整体是由独立 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与互动,赋予大於元素之总合的整 体特性.交互论则认为整体并非由分离的元素组成,而是由并存,相互依 赖与定义的面向(aspect)所组成.人,心理过程与环境,孤立来看时不具 意义,人的活动只有放在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等脉络里来看才有 意义.互动论和有机论视时间为独立的变项,用以标定元素所在的位置, 或通往既定理想状态

4、的距离.交互论则认为,变迁是不断进行的,是现象 所具有的本质.互动论认为心理现象可以经由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来预 测;有机论认为目的法则会引导系统朝向一既定的理想状态;交互论不 暂同目的法则,但认为人的行为是有目标,具有意向性,目标是多重且具 有弹性的.交互论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事件的形成与流动,研究者与研 究现象密不可分,研究者的角色,背景与观点也应该当成现象的面向之 一来理解.一、空间认知:地标一每个城市都有地标,地标的形成不仅是地标本 身与周遭环境的物理特性(高耸,庞大,位置等),还有其相关的历史意义 和纪念性价值,以及人们关连其上而构筑的集体空间经验和空间认知. 台北市的地标是什么?这些地

5、标如何形成彼此之间有何差异如果放在 历史的轴向来看,台北市地标的转移有什么意义是否反映了台北市的发 展历程,以及社会与政经情势的改变而这种地标的转移,是否意味了台 北市民空间认知的改变二、个人空间与领域感一我们通常利用什么东西来标示自己的领域 个人空间被侵犯之后我们的反应通常如何这其中是否有社会群体的差 异,例如性别,年龄,阶级,族群,残障等.领域感之建立与权力关系之运 作有何关连我们如何透过个人空间界线之维持与破裂,领域之巩固与侵 犯,来处理人际关系例如:爱情与领域感.在资讯时代里,各种资讯与电 讯设施的影响下,个人空间的形状变成什么样子。三、住家的意象一我们如何设想自己的家家真的都是一个安全无虑 的地方吗哪里是我们家的界线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於家的感受有何 不同父母的家和自己结婚以后居住的家,有何不同在一个搬迁频繁的社 会里,我们会有很多个家,这些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家,串连起来是一个 什么样的家的概念家作为一个隐喻,和国家的关系,以及民族情感的 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