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919464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1.1 声环境现状评价1.1.1 声环境现状特点根据现场踏勘,安庆新城东区地块建设现状,主要分为建成区和未建成区。 建成区主要企业是位于西南部的安庆电厂,环境噪声源主要是:道路交通、企业 设备声源;未建成区现状用地多为农田,间有市郊老峰镇和长风乡部分村庄建设 用地,主要声源是既有道路交通噪声等。1.1.2 噪声现状监测1.1.2.1 监测点位本项目为区域评价项目,现状评价的目的是了解整个区域的环境状况,同时 考虑到新城东区内大部分区域尚未建成,因此本次现状调查根据区域建设现状, 采用下列方法,设点实测:(1) 建成区区域声级:建成区主要集中在新城东区西南部的电厂

2、区,对该区 域声环境的调查主要参考网格法设点,区域每隔 500m 设一个监测点(测点避让 道路、企业固定源)。(2) 未建成区区域声级:未建成区地域广阔、功能单一,区域调查采用按功 能区、均匀设点的方法。在新城东区沿长江区域、新城东区东部铁路以南区域、 新城东区东部铁路以北区域的农田空地、村落农宅等分别设点监测。(3)建成典型道路交通噪声:主干道一侧约1.5km设置1个测点(不足1.5km 道路设1点);选择区域内其他已建非主要道路35条各设1点。具体监测点布置见图 7-1。1.1.2.2 监测方法区域、交通噪声监测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区域代表测点,测点位置

3、位于企业厂界1m外、距离既有通车道路150m以 远、1.5m以上高度。在已建区域、未建区域农宅测点中各选1个测点连续24小 时监测,其他各点分昼、夜时段监测,每次连续采样 10min。既有道路交通噪声测点避开道路交叉口 100m以远、距离道路红线10m25m 范围(监测结果中标明)、1.5m以上高度。监测同时统计车流量(分大、小车型)或 经过列车数量。非主要道路各选1测点连续24小时监测,其他各点分昼、夜时 段监测,每次连续采样 20min。1.1.2.3 监测因子区域噪声、交通噪声:Leq、L10、L50、L90、SD。1.1.3 监测结果与评价 新城东区噪声现状监测于2004年5月31日6

4、月2日期间进行,监测结果 详见表 1 和表 2。1.1.3.1 区域声环境区域声环境监测包括建成区共设监测点位8个(网格布点)、未建成区6个测 点(典型功能区布点),共14 测点。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见图7-1,统计结果列于 表 7-1 。新城东区区域声级昼间在5257dB(A),面积计权后的平均声级为54dB(A); 夜间在4249dB(A),计权平均声级48dB(A)。区域环境达到2类标准。各点夜间时段Leq与L90的差值大多在34dB(A),声级起伏较小;昼间时段 主要受到邻近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Leq与L90的差值在811dB(A),起伏较大, 特别是未建成区域。表 1-1 区域声环境现

5、状监测统计结果区域时段Leq平均值Leq范围L9O平均值L范围90 111建成区昼间54.352-5746.540-51夜间47.546-4943.442-45未建成区昼间53.652-5643.041-45夜间47.842-4644.042-46计权平均昼间5452574440-51夜间4842494441-46图 7-2 列出的是西南部已建成区域与未建成区域农宅处典型代表测点的 24小时声级变化曲线。未建成区主要受到居民出行及环境背景(区域路网等)噪声的影响,在 7:008:00、16:0018:00 出现 2 个声级高峰时段,夜间声级明显降低,接近 1 类 标准。建成区主要受到邻近道路交

6、通的影响,高峰小时不明显、昼夜声级起伏不大。1.1.3.2 道路交通噪声 既有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列于表 7-2。主要道路 24 小时分布曲线列于图 7-3。交通干线两侧噪声主要受大型运输车辆的影响,因此虽然车流量不高但昼间声级普遍较高,平均声级约74dB(A),超过4类标准4dB(A);夜间车流量很小, 各道路几乎均不足50辆/小时,平均声级约55dB(A),超过4类标准ldB(A)。一般道路车流量较小,路边声级昼间低于70dB(A),达到4类标准;夜间低 于51dB(A),接近2类标准限值。交通干道与一般道路24小时声级起伏规律基本一致,夜间21:006:00时段 声级较低;昼间 11:0

7、013:00时段声级稍低,高峰小时不明显。表 1-2既有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道路声级dB(A)车流量昼间夜间昼间夜间辆/小时大车比例交通干道64.160.37845%各道路流量 均很小,不 足50辆/小 时,以运输 车辆为主64.460.36986%63.766.16933%39%63.962.96329%38%65.654.87188%63.365.97456%75%一般道路其他非主要道路6270495111415615%偶有自行车1.1.4 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新城东区区域声级满足 2 类区标准,环境质量为安静(见表 7-6)。既有道路 交通噪声是主要噪声源,受大型运输车辆的影响(昼间较大)

8、其两侧“吵闹”。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采用污染指数法。噪声污染指数PNI = dn 式中:S0L 为昼夜计权噪声级,计算公式如下 dnL,= 10 x log丄丄(16 x 10 Ld/10 + 8 x 10 (L”+1)/10)S;为环境噪2声最大忍耐声级75dB(A)。表 1-3 噪声功能区达标率及分值等级换算等级综合评价分数噪声污染指数上限值相当于质量标准感觉10101.00劣与4类昼间很吵闹表 1-4 声环境综合评价区域LddB(A)LndB(A)LdndB(A)噪声污染指数新城东区区域环境5448560.75,安静1.2 噪声预测评价 新城东区建成后,影响区域环境的主要噪声源及其影响特点

9、为: 主要干道交通噪声大型运输车比例高,声级较高且起伏较小、影响时段长、影响范围较大;非主要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声级一般、夜间较低,深入各功能区域腹地, 影响范围较大;公建、企业设备等固定源噪声位于工业区、公建区域,与住宅等敏感目 标有一定距离,根据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相应将噪声措施后达标排放,影响程度、 范围均较小。1.2.1 预测内容预测新城东区昼、夜时段区域声场分布。考虑到固定源噪声影响较小,且企 业布置尚未确定,固定噪声源的影响无法做定量预测,主要针对规划路网,包括 主次干道道路等噪声源。1.2.2 新城东区昼、夜时段区域声场分布预测1.2.2.1 预测模型声级计算的基本方程为:LfT(DW

10、) = LW + DC - A一每个声源及其镜像源(63Hz8Hz各倍频程频带)对声源下风向接 L fT ( DW )受点影响声级, dB;L 各倍频程频带声功率级, dB;LWD 声源指向性修正, dB;A 声波由声源传播至接受点产生的衰减,dB。有下列各因素构成:A = A + A + A + A + Adiv atm gr bar micsA 几何距离引起衰减;divA 空气吸收引起衰减;atmA gr 地面作用引起衰减;grA 屏障引起声衰减;barA 其他各种作用引起衰减,如绿化带、企业用地、建筑物等mics对于多声源影响的A计权等效声级,接受点的声级方程:N影W声源数量律100-1

11、T C / Afi=1L j=1JJ63Hz8kHz之间各个倍频程频段;AfA 计权网络各频段标准修正量。本报告中新城东区噪声分布模拟计算主要针对道路、铁路交通影响的预测计 算, Cadna/A 采用的计算方法为:(1) 交通噪声源强车辆产生的噪声L定义为:m,ELm, E = L 俨)+ Dv + Dstro + Dstg式中:仆、为自由声场中,距车道中心线水平距离25m、高度2.25m处平均声级:L(25)mL(25) = 37.3 + 10 x lg m x(1 + 0.082 x p )m式中:M 为单车道道路小时平均车流量,对于多车道道路,计算最外侧2条车道, 每条车道流量为M /2

12、 ; P为2.8吨以上车辆占有百分比。D 不同车速的声级修正vD 不同道路表面的声级修正;D StroD 不同坡度的声级修正。Dstg(2) 交通噪声影响声级计算多车道道路声级,假定最外侧2条车道中心线位置、高度0.5m处为2 个线声源,分别计算后叠加得到道路噪声的平均声级Lm:0.1xL0.1x Lm , nm , fL = 10 x lg 10m,n +10 m,f )式中 L 、L分别为距预测点最近、最远车道的平均声级。对于单车道道 mn mf路最近、最远车道的位置相同。单一车道声级用 L 表示m,jLm,i = Lm,E + Dl + Ds + D BM + D B 式中L 车辆产生的

13、噪声;m,ED 计算中采用的声源分段长度 l 引起的声级不同,计算公式如下lD = 10 - lg( l)lD 不同距离及空气吸收引起的声级不同,计算公式如下sD = 11 .2 20 - lg( s) s /200 ss 为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D 不同地面吸收和气象因素引起的声级不同,计算公式如下BMD = (h / s) x (34 + 600 / s) 4.8BM mD 不同地形、建筑物引起的声级不同。B1.2.2.2 预测参数(1) 主要道路交通根据新城东区“结构形态”规划,远期居住人口约增加1 倍、建设用地增加1 倍,则估计区域内交通量也将增加1 倍。另外,物流产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区 的开发建设,吸引外来物流及游客,游客主要集中在白天。综合上述分析,主要过境道路流量昼间按现状放大 3 倍、夜间按现状放大 2.5倍估算;其他主、次干道流量按现状放大 1倍估算,规划道路类比现有道路 估计车流量列于表 7-8。“两纵三横”干道计算车速为小车80km/h、大车70km/h;其他主干道小车60km/h、大车 50km/h; 一般道路小车 40km/h、大车 30km/h。表 1-5 新城东区主要交通道路及预测流量道路名称走向红线宽度车流状况备注流量(辆/小时)大型车比例()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元山路东西40m19002006060以货运为主的交通干道长风路南北60m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