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1934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二模化学试卷一、每小题6分,共36分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10号飞船所用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是单晶硅B用于制作集成电路板的酚醛树脂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工业上获得大量乙烯、丙烯、丁二烯的方法是石油裂化D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考点:硅和二氧化硅;铝的化学性质;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硅晶体属于半导体,能制作太阳能电池;B酚醛树脂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C工业上获得大量乙烯、丙烯、丁二烯的方法是石油裂解;D常温下,铝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解答:解:A硅位于金属和

2、非金属分界线处,硅晶体属于半导体,能制作太阳能电池,故A正确;B酚醛树脂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故B错误;C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主要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故C错误;DAl属于亲氧元素,常温下,铝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及制法,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知道裂解和裂化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2(6分)(2014红桥区二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1O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Fe3

3、e=Fe3+C向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D用铜作阳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HClO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BFe失去2个电子;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电子、电荷守恒;D铜作阳极电解CuSO4溶液,发生电镀原理解答:解:ACl2通入水中的离子反应为Cl2+H2OH+Cl+HC1O,故A错误;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B错误;C向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的离子反应为H2O2+2H+2I=I2+2H2O,故C正确;D用铜作阳极电解C

4、uSO4溶液,阳极发生Cu2e=Cu2+,阴极发生Cu2+2e=Cu,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涉及电极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书写,题目难度不大3(6分)(2014红桥区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B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加入浓硝酸C比较H2O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分别加入少量NaD比较I2在H2O和CCl4中的溶解度向I2水中加入CCl4,振荡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乙

5、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而乙酸乙酯不能;BFe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Cu与浓硝酸反应,但活泼性Fe大于Cu;CNa与水反应剧烈;D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解答:解: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而乙酸乙酯不能,现象不同,能鉴别,故A正确;BFe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Cu与浓硝酸反应,但活泼性Fe大于Cu,可选盐酸或稀硫酸来比较金属的活泼性,故B错误;CNa与水反应剧烈,与乙醇反应较平稳,则可比较H2O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故C正确;D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不易溶于水,则可比较I2在H2O和CCl4中的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鉴别、金属活泼性的比较、羟

6、基H活泼性的比较、萃取等,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4(6分)(2014红桥区二模)室温下,对于pH和体积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C加水稀释两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溶液pH的定义.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所以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能促进弱电解质电离,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不同的酸和相同金属反

7、应,生成氢气的速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解答:解:A向盐酸中加入醋酸钠晶体,醋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醋酸,导致溶液的pH增大,向醋酸中加入醋酸钠,能抑制醋酸电离,导致其溶液的pH增大,故A正确;B盐酸是强酸,不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不影响盐酸的pH,醋酸是弱酸,其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导致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醋酸的pH减小,故B错误;C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都减小,所以pH都增大,故C错误;D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且二者都是一元酸,所以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醋酸产生的氢气比盐酸多,故D

8、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易错选项是B,注意对于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升高温度,盐酸的pH不变,但醋酸的pH改变,为易错点5(6分)(2014红桥区二模)已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中原子总数为2NAB1mol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是3NAC在含Al3+总数为NA的AlCl3溶液中,Cl总数为3NAD1mol重甲基(CD3)含有电子数为9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标准状况下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mol,1mol氧气中含有2mol氧原子,

9、1mol臭氧中含有3mol氧原子,氧气和臭氧的组成不知,无法计算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B1mol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失去2mol电子,1mol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铝离子失去3mol电子,二者失去的电子数不同,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C氯化铝溶液中,铝离子部分水解,溶液中铝离子数目减少,氯离子数目大于铝离子数目的3倍;D重甲基(CD3)中含有9个电子,1mol重甲基(CD3)中含有9mol电子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原子数不同,无法计算1mol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故A错误;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离子,铝与盐

10、酸反应生成的是铝离子,所以1mol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小于3mol,转移电子数小于3NA,故B错误;C由于铝离子部分水解,所以在含Al3+总数为NA的AlCl3溶液中,Cl总数大于3NA,故C错误;D1mol重甲基(CD3)中含有9mol电子,含有电子数为9N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选项D为易错点,注意重甲基与甲基中含有的中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6(6分)(2014日照二模)在某2L恒容密团容器中充入2mol

11、X(g)和1mol Y(g)发生反应:2X(g)+Y(g)3Z(g)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BW点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温度在a之前,升高温度,X的含量减小,温度在a之后,升高温度,X的含量增大,曲线上最低点为平衡点,最低点之前未达平衡,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最低点之后,各点为平衡点,升高温度X的含量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解答:解:

12、温度在a之前,升高温度,X的含量减小,温度在a之后,升高温度,X的含量增大,曲线上最低点为平衡点,最低点之前未达平衡,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最低点之后,各点为平衡点,升高温度X的含量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平衡常数减小,故A错误;BW点对应的温度低于M点对应的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高,所以W点Y的正反应速率小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故B错误;C曲线上最低点Q为平衡点,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Y的转化率减小,所以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故C正确;D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平衡时充入Z,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所以达到新

13、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等,难度中等,判断最低点及之后各点为平衡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4小题)7(14分)(2014红桥区二模)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同周期,D与E和F同周期,A与D同主族,C与F同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IA族(2)C、D、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

14、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S 2O 2Na+(3)若E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应用,请写出其氧化物溶于强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SiO2+2OH=SO3 2+H2O(4)若E是金属元素,其单质与氧化铁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冶炼金属E时,用石墨做电极E在(填“阴”或“阳”)阴极得到,电解过程中,阳极石墨需要不断补充,结合电极反应说明其原因是阳极反应:2O24e=O2,碳与O2反应消耗碳(5)由A、B、C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4:2:3形成化合物X,X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土壤中含有X中的阳离子在硝化细菌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其阴离子,写出其离子方程式:NH4+2O2NO3+H2O+2H+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