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基坑围护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1882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基坑围护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基坑围护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基坑围护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基坑围护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基坑围护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基坑围护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基坑围护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本工程为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由岱山县丽都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位于岱山县环岛北路(衢山大道)与长河路交叉口的三角地,北与岱山新区相望,南为曙光路,东侧为新建的中心绿化带,环境优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外界交通十分便利,处在繁华的商业地段。工程施工场地较为狭窄。由岱山县丽都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开发建设。2、建筑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0818,建筑总占地面积8874,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局部十四层),总高度55.70m ,属一类高层建筑;0.

2、000m相对于绝对标高为3.30m,自然地面相当于绝对标高2.50m;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45m,主楼设有六座电梯(其中二座为消防电梯);裙房共五层(不包括地下层)。地下共一层,建筑面积5665,坑底面积6029,坑底周长344m,层高4.6m。根据现场总平面布置,施工场地非常局促,故塔吊布置的位置在主楼的北面,轴交E轴布置一台ZT5710附着式塔吊进行施工。(详见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平面图一)另出安装专项方案。本工程公司目标创建文明标化工地, 现场实行标准化文明施工管理,确保获得舟山市“文明标化工地”的标准。3、地质情况:本工程场地地貌属于滨海海积平原地貌,场地类别为类。自然地面标高约-0

3、.8m左右,相当于黄海高程2.50 m,0.000相对黄海高程3.30m。从上往下:第一层为素填土,层厚约1.40-2.20m,主要由碎石、砂土、块石及粘性土等物组成;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0.6-1.30m,主要土呈褐色,软可塑为主,局部呈软塑,厚层状,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偏高压缩性,含少量贝壳砂片,含粉土及粉细砂,局部含量较高;第三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1.40-5.90m。主要状态为灰色,饱和,流塑,厚层状,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压缩性,含有机质及腐殖质,含粉土及粉细砂,局部粉土、粉细砂含量较高;第四层为砾砂,层厚0.60-7.5m,主要为黄褐色,局部呈

4、灰色,饱和,中密,含圆砾约占5%-25%,砂占55%-70%,粉粒及粘粒月占10%-20%,含铁锰质氧化物,局部含贝壳碎片,砾石以亚圆性为主,该层颗粒组成变化较大;第五层为粉质粘土,层厚0.80-14.70m,呈黄褐色,可塑,局部呈硬塑,厚层状;第六层为含粘性土砾砂,层厚0.4-5.00m,呈黄褐色,中密,湿,含角砾占15%-35%,砂占20%-40%,粘性土占25%-35%,粗颗粒粒径2-10,大的可达40,粗颗粒以棱角状为主,颗粒间空隙小,以砾土和粘性土充填;第七层为强风化凝灰岩,层厚0.40-3.80m,呈黄褐色,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破碎,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有铁锰质氧

5、化物分布,锤击声哑、易碎,全场地分布;第八层为中等风化凝灰岩,层厚2.10-5.50m,呈黄褐色、浅红色,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较坚硬,风化裂隙较发育,风化裂隙由灰黑色铁锰质充填,锤击声较清脆、难碎,全场地分布。地下水位0.30-2.20m。4、基坑概况: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周长约344米,基坑底相对标高-4.600m,-5.700m,-6.750m,-7.650m。电梯井处局部承台基坑底标高为-6.750m,-7.650m。(岱山丽都国际大酒店工程基坑平面图二)二、基坑支护设计本工程由于周边环境复杂,两边紧邻马路,两边紧邻民房,基坑变形控制要求较高,施工场地非常局促。设计根据实际

6、情况及基坑支护设计比较,采取钻孔灌注桩支护形式,2根钻孔灌注桩之间采用1根600素混凝土桩作为止水挡土。基坑外采用明沟排水方式,围护结构组成构件如下:1、围护桩:围护桩采用600钻孔灌注桩,东南、西,西北面分别采用桩长为17.3m、11.0m、9.0m、16.0m的600钻孔灌注桩;上述桩钢筋均为全笼。围护桩之间(间距900)嵌入一根600素混凝土桩作为止水挡土,围护桩顶标高为-2.3米。立柱补桩采用700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砼均为C25。2、冠梁、支撑梁及角撑桩顶上采用一道压顶环梁GL1 1000800;支撑梁及角撑ZC1 800600、 LL1 600500、LL2 500700 、LL

7、3 500500作为整体平行边间传递水平力的构件,承受各种荷载。3、水平支撑的立柱水平支撑的立柱补桩采用桩长为13米,钢筋全笼的700钻孔灌注桩,标高为相邻工程桩标高,主筋与焊接钢柱埋入不小于1000mm,钢柱采用4L10010并间距为250的-3202006铁板,钢柱规格为390390,穿过基础底板时用铁板止水。4、竖向止水本工程竖向止水采用一根600素混凝土桩作为止水帷幕,素混凝土桩相邻桩的搭接宽度为150mm。5、基坑外排水及护坡压顶梁顶标高为-1.5米,相对低于自然地面0.7米。因施工场地非常局促,压顶梁完成后,在围护桩压顶梁上再采用370砖砌挡土墙约高于自然地坪面,周边做明沟及集水井

8、。详见平面图五。6、在围护桩压顶梁上再采用370砖砌挡土墙隔4米做240370的构造柱(预埋围护钢管)高于自然地坪面,周边做明沟及集水井。(详见开挖剖面图五)三、基坑支护施工1、施工准备工作(1)在施工前认真熟悉“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和“地质勘察报告”,充分了解设计围护结构重点、难点。(2)充分了解支护桩与素混凝土桩及压顶环梁、支撑梁及角撑施工情况,并由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组分别进行技术交底。2、施工班组人员配置根据工期要求在120天内完成工程桩及支护桩的施工,工程桩合计290根,桩长为5-25米左右,桩径分别为700、800、1000;支护桩为383根,桩长分别为17.3米、11米、9米、

9、13米,桩径为600素混凝土桩为383根。综合上述工作量及地质情况,决定采用6台15型钻孔桩机施工工程桩,6台XY3-4型钻孔桩机施工支护桩。支护桩施工在工程桩施工期间穿插进行。(1)压顶梁、支撑梁及角撑等施工由木工班组、钢筋班组、泥工班组负责施工,木工班组施工人员12人、钢筋班组施工人员15人、泥工班组施工人员15人。3、材料配备(1)施工用的水泥、黄砂、石子、钢筋、模板、48钢管、木桩、槽钢等,分别按采购任务单备料。(2)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采用C25水下混凝土,压顶梁、支撑构件采用C30混凝土。(3)排水沟:MU7.5粉煤灰粘土实心砖,1:3水泥砂浆砌筑。(4)钢筋:-HPB235(Q23

10、5)级钢筋,-HRB335(20MnSi)级钢筋。4、施工机械工具钻孔桩机XY-3-4型 6台注浆泵 1 台 泥浆泵6台砼搅拌机 1 台 电焊机1 台钢筋切断机 1 台 弯曲机1 台切割机 1 台 交流焊机 1 台水准仪 1 台 经纬仪 1 台 动力电缆 400 M 配电箱 4只其他零星工具5、施工计划工期支护桩和水泥搅拌桩施工在工程桩结束后进行,压顶梁、本工程支护桩钻孔灌注桩共计766根,灌注桩桩长8.3米至16.6米, 80天完成。(10月1日12月20日完成)。6、坑中坑围护坑中坑围护设计未作明确要求,在实际土方开挖中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准备应急材料。四、基坑土方开挖1、施工准备工作1)在

11、施工前认真熟悉“地下室土方开挖设计方案”和“地质勘察报告”,充分了解设计对土方开挖施工要求及施工步骤。2)充分了解基坑开挖时对工程桩、支护桩与水泥搅拌桩及环梁、支撑梁及角撑的保护措施,并由技术负责人对(包括施工员)施工开挖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由施工员指挥基坑开挖路线、深度及要求。2、施工班组人员配置选择有专业基坑开挖施工单位进行土方开挖,以保证开挖的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要求。挖掘机机操工二人,测量员、安全员、电工各 1 人,人工开挖时一般20人,在挖掘底板与桩周围时人员增加至30至40人,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施工机械工具挖掘机 2台 配电箱 5 只空气压缩机 1 台 泥浆泵 6台砼搅拌机

12、 1 台 水准仪 1 台 动力电缆 400 M 其他零星工具4、施工计划工期土方开挖工期为25天。5、基坑土方开挖(详见基坑土方开挖挖机平面走向图)根据“开挖设计方案”进行放线,在基坑边按设计的尺寸用钢筋(打入地下)做出记号,并用石灰放线。第一步:先进行土方开挖至-1.80左右,开始围护桩压顶梁及支撑梁施工,待支撑和压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放可开挖。1)基坑开挖严格遵循“分层开挖、先撑后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分层开挖宜薄不宜厚,分段跳挖宜短不宜长。2)本工程基坑开挖采用履带式液压反铲挖掘机,容量为1立方挖机和0.4立方挖机各二台。挖土的顺序从主楼东南角、西北角开

13、始挖土,在东面留一条斜坡道作为出土口,当大面积开挖完成后,挖土机由此坡道边退边挖,结束机械挖土施工。3)第一层基坑开挖至压顶梁底标高,控制在0.81.5米范围内。(开挖剖面图五)第二步:待支撑和压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依试块为依据开始开挖地下室到基础底板板底标高-4.250(留350厚垫层:100素砼;250片石层用人工开挖)分二次开挖,第一次开挖至-2.50米左右;第二次开挖至-4.7米左右。开挖前先在东北角进出口做临时施工道路,主要控制施工挖掘机、车辆在基坑中运送土方道路在支撑梁和压顶梁上,如挖土机在支撑上行走,应先在支撑梁和压顶梁上部回填塘渣,填土高度必须高出支撑顶部200,然后

14、在其上铺设路基,在此处作为机械车辆的通道。基坑中间临时用塘渣做一条施工运输道路。每次宜开挖高度为1.50左右,上面一层开挖时宜采用容量为1立方挖掘机二台,第二次开挖至1.3米左右;此层开挖时宜采用容量为1立方挖掘机和容量为0.4立方挖掘机各一台,进行翻驳,从0.4立方挖掘机翻驳至1立方挖掘机再翻驳到运输车上外运。在支撑梁之间开挖时宜采用容量为0.4立方挖掘机,防止支撑构件被碰撞造成围护体系损伤。(详见开挖剖面图四)5)基坑挖掘到底板底标高-4.25m以上留土,进行人工开挖至坑底,在基坑底施工时,基坑底暴露时间不宜过长,应及时进行边人工开挖土;边施工基础垫层;地梁、承台土方采用人工开挖,边开挖土

15、方边施工垫层;并及时砖模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底板相邻区块的开挖。6)支撑拆除:一般在基础底板施工并换撑完成,剪力墙施工前进行拆除,拆除采用空气压缩机泵,打碎混凝土碎屑直接外运。基础底板施工后,底板和围护桩之间采用C20商品混凝土浇实换撑;原厚度为350650斜坡;增加换撑厚度及强度,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拆除柱支撑。(做强度试快)支撑拆除后,需重点观察墙顶水平位移观测。6、开挖要求1)基坑内侧周边分层、分段开挖,长度不得超过20米,采用跳挖的形式开挖;2)开挖到底后,应立即进行地下垫层作业,减少坑壁暴露时间;3)周边地梁和承台部分宜采用人工开挖,地梁一次开挖长度不得超过10米,开挖到底后,各有关单位必须立即进行垫层施工,然后隔10米跳段开挖下一段、直至施工完毕;4)土方开挖后必须外运出去,不得堆放在坡顶或场地四周。7、开挖施工注意:1)基坑周围5m范围内不得堆载,支撑上严禁堆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