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练习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18236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练习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物理练习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练习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练习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练习二一、选择题1、大剧场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2、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A声音已传向远方 B锣面停止了振动 C锣面的振幅减小D锣的声调变低( )3、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的实验中,有四位同学的结论如下,正确的是( )A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大 B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越远C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声速不受影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

2、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见闪电B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C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 D燃放鞭炮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6、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分贝即为没有声音 B.优美动听的轻音乐不是噪声C.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传播途径和人耳处采取措施 D.制造点噪声不违法8题图7、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

3、程的平均速度为 ( ) A.8m/sB.9m/sC.10m/sD.11m/s8、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行驶,通过的路程为( )A30 B35 C40 D45 9、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 ) A.32km/h B.345km/h C.56km/h D.90km/h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

4、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11、建党90周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30km/s,当我们站在地面上不动时,在1min内,我们已随地球绕太阳经过了 A、30km B、500km C、1800km D、108 800km 1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

5、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14、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 A、1:1 B、9:4 C、2:3 D、4:915、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16、下列关于

6、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频率是80Hz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160Hz的音调高B、振幅是3cm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一定比振幅是5cm的响度大C、城市多植树,设立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都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 D不同人说话的响度可能相同1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二、填空题(16*1=16分)18、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

7、”或“响度”)19、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0、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信息)的特点。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时,不少汽车由于受到振动使它的报警声响起,此时汽车的报警声和鞭炮声对于已经入睡的人来说是 (乐音/噪声)。21、23、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_;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

8、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_; 24、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填“能量”或“信息”)。三、实验,探究题25、小明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20m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s、5.5s、7.9s、10.7s、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1)小明跑100 m

9、的平均速度是;(2)小明在第个20m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3)小明在第 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的建议是 。2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 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1)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 s1;(2)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2;(3)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v1v2,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 。为什么? 27

10、、在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3分(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 越高;(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 越大28、如图7a所示,某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大,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_是乐音的波形图四、计算题(4+5+6)29、铁桥长153m,在它的一端用锤敲

11、一下,另一端某人将耳朵贴在桥上听到两次敲击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42s,求声音在铁桥中的传播速度。 30.一辆轿车在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向前行驶,当司机发现前方有个山崖时开始鸣笛,过了3s司机刚好能听到鸣笛的回声,请求出鸣笛时轿车与山崖的距离。(设当时的气温为15)3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和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 左右,声具有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与 有关,关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