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杨梅诗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17975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杨梅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今杨梅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今杨梅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今杨梅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今杨梅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杨梅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今杨梅诗 杨梅因其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而得名,其营养丰富,味道酸甜,是夏日解暑佳果。中国古代 有许多文人墨客为杨梅吟咏了诗句,人们也可从这些诗句中闻到幽幽的杨梅香气。据史载,人称“江郎”的南朝梁代文学家江淹是有记录的将杨梅入诗的第一人,他的四言诗杨 梅颂称赞珍过荔枝,香超木兰,并将杨梅的色、香、味、形及生长环境、装盘品尝写得极为形 象而优美:宝跨荔枝,芳轶木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日绣壑,照霞绮峦。杨梅因有微酸,古人食用时常常会加少许食盐渍浸片刻,一可杀菌,二则减少酸味。唐代大 诗人李白为友人写过一首梁园吟,就提到撒盐食梅之时,并请友人勿学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从另一个角度凸显杨梅的美味

2、: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 事高洁。北宋诗人平可正的杨梅,可能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杨梅诗,尤其是头两句“五月杨梅已 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已成描述杨梅的范句,让人久久传诵: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 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沪南荔子深。飞艇似间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诗成一寄山中友, 恐解楼头爱渴心。南宋学者、诗人项世安家中植有杨梅树,每年果实累累,他曾写下长诗杨梅,不仅写出 了杨梅的形态、味道、吃法,还由此联想到民间果农的疾苦,是一首悯农的佳作: 吾家里曲修 家木,叶如海桐实如谷。闻名谓是金作丸,见面恍惊珠夺目。直将甘软换严酸,坐使筠笼荐金屋。 越山五月垂垂

3、雨,鼎实无声渠甚武。雕盘供蜜渍中乾,犀筋下监苏齿楚。蔗糖煎实茗煎仁,枯腊 犹堪诧儿女。棱梅一种腰如束,岁岁年年官所录。城中贵卖谁得知,城外贱科人自哭。君不见沪 戎荔子翠眉须,从来尤物非人福。历代诗人作杨梅诗,常将其与同季珍果荔枝相比,多赞其胜过荔枝,彰显了作者对杨梅的偏 爱。明代嘉靖年间的大学士徐阶所作的咏杨梅诗,更加赞美杨梅之色与味,称杨贵妃如果吃 过杨梅,就不会从四川运荔枝到长安了。诗云:析来鹤顶红犹温,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 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陆岩岩我国古代,杨梅、荔枝、葡萄俱属果中珍品,但诗人笔下多偏爱杨梅。宋代诗人平可正有诗曰:“五月杨梅 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

4、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大诗人苏东坡先是大赞荔枝:“日啖荔枝 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来却又认为:“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这一评价,出自这位 美食家之口,自然吴越的杨梅就身价百倍了,故有“吴越杨梅冠天下”之誉。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有赞美杨梅的诗:“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 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诗人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杨 梅果熟时满山皆红,人们喜摘杨梅运送京城的盛况,并把杨梅比作“骊珠”,证明杨梅在南宋确是身价超出 百果。杨梅品种颇多,著名的萧山杜家杨梅则以迟熟种最佳,这种杨梅颗粒大,核小,肉柱圆,色淡

5、红,味鲜 甜,一般在夏至后5 天左右成熟采摘。可谓“夏至杨梅满山红”。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唐 李 白梁圆吟)梅出稽山世少双,情如风味胜他杨。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火齐堆盘珠径寸,酷泉绕齿朽为浆。故人解寄吾家果,未变蓬莱 阁下香。(宋 杨万里七字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五月杨梅已满林,初 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宋。平可正)绿荫翳翳 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 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宋;陆游)红实 缀青枝,烂漫照前坞。(宋;郭祥正杨梅)聊将一粒变

6、万颗,掷向青林化 珍果。仿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宋。张兹谢张户部慧山杨梅) 筠 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殷。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南宋。 方岳咏杨梅诗)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 枝焉得到长安。(明。徐玠)杨梅初熟烂湖干,接种甘香草种酸。采得金婆最 佳果,火齐颗颗泻晶盘。(清。沈堡)棕笠芒鞋小暑初,梅过如翦碎菰蒲。少 年邀吃杨梅去,行过头湖到二湖。(清。王端履)千林红绽火含珠,熟到杨梅 夏至初。风味品评何处去?南山数过是湘湖。(清。黄元寿)闲销署,露井 水亭清坐,不须料理茶磨。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饷我?况消渴, 年来最忆吾家果。(清。杨芳灿迈陂塘。杨梅)夜潮才落清晓忙,摘来颗 颗含甘浆。登盘此是杨家果,消受山中五月凉。(清。金农蔬果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