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潜力人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管理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1713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潜力人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管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潜力人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管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潜力人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管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潜力人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管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潜力人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管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潜力人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管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潜力人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管理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潜力人才”企业未来开展的关键 管理资料 随着企业间竞争日益剧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竞争的关 键,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核心人才的拥有和保存, 在这种大环境的驱使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面临巨大挑战人才 流失严重,员工的选择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开展保存我们的人才 ?白 艳女士小结时说:公司只是建立一个平台帮助你成为有用的人才,但 知识和技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需要自己去把握。 人才培养必须定期回忆,并且对关键的业绩指标进行跟踪和评估。这 会加强企业各层级主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切实贯彻执行,防止 主管只顾忙于短期业务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长期的人才梯队建设。 但何谓“高潜力人才” ?无论

2、是对想要选拔人才的领导者,还是对想成 为领导者的年轻精英,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 才兼备”看似很有道理,但在现代社会中,不仅“德”很难衡量,而 且“才”也是因岗位而异,变得很难衡量了。那么,有没有一些通行 的方法,来衡量一个人的领导力潜力,从而判别他 ( 她)是否属于高潜 力人才呢 ? 首先,我们来谈谈“高潜力人才”的定义。不同企业的定义或有不 同,有些甚至没有正式区分高潜力人才和普通员工,但我们的研究显 示,企业往往采用以下标准选出最的 3%- 5%勺人才:高潜力人才在各 种场合和环境中的表现,总是显著地优于同事。在取得优异表现的同 时,他们的行为也堪称典范,表达了公司文化

3、和价值观。此外,他们 显示出在公司职业道路上成长、开展并取得成功的卓越能力且比他们的同事成长得更快、更强。这些人才,往往被用人单位称之为 “明日之星” !员工资质各不相同,有些人的能力就是比别人强,相信谁都不会对此 有异议。大家有分歧的是该不该给高潜力人才特殊待遇。反对者认 为,人各有特点和优势,因此大家应享有平等的开展时机,在少数人 身上投入过多精力和资源或会导致公司无视大多数人的潜在奉献。但 无论如何,绝大多数公司还是会有意识地甄选高潜力人才。特别是在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确实会在它们认为有能力引领公司迈向未来 的人才身上投入更多关注与精力。美国创造性领导力研究中心(CCL)的全球性研究

4、也说明,这是企业在培 养高潜质人才成为下一代 时所得到的最大教训之一。对于很多在中国 的企业来说,确保高潜质人才在准备好担任重要职位之前有足够的领 导经验,仍然是个很大的挑战。在中国这样的商业环境中,出色的员 工通常 1218 个月就有一次晋升时机。企业意识到,很多人才在跨入 中高层管理队伍之前,都没有获得足够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经验 和教训对于培养一个领导者战略思维和管理复杂变革方面的能力至关 重要。大多数公司希望在员工事业的初期识别出有潜质担当重要职位的人 才,这些有潜质提升两个或以上级别的员工被认定为“高潜质”。公 司也会投入更多资源,以开展这些高潜质人才。可是,根据商业研究 公司 Con

5、ferenceBoard 的数据, 67%的公司以不同的方法甄选出有高潜 质的员工,其中只有 15%的公司满意它们的甄选方法。多数用来评估潜 质的指标都不够准确,有些甚至比光靠运气来判断还要差。在现今不景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无疑会在它们认为有能力引领公司的人才身上投注更多的精力,所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当下有增无减。而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挑战是,高潜力人才的标准应该如何 衡量?每家企业对高潜力人才的定义不同,但这个群体普遍具有四大特 征:首先是战略眼光。通常,有这种眼光的人能将组织利益放在部门或个 人利益之前,他乐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与同事友好协作。第二大特征是好奇心。在组织或战略发生变化的

6、时候,他们能较快地 拥抱新想法和新思路,愿意投入精力和激情学习新的知识。这类人不 会惧怕变化,心胸比拟开放。第三个特征是同理心,又称换位思考,这是指员工能站在同事或领导 者的角度感受别人的想法,获得相同的体验。这是所有素质中最难培 养,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决定了一个人具有多大的柔软性,是否能 真正欣赏或采纳别人的观点。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够在任何一种 新的文化或工作挑战下全身心地投入。最后一个特征那么是成熟度, 过去经历的考验和磨难能让人迅速成熟起来,人生沉淀的越多,在面 临新问题时便越能沉着地发挥。第四个是情商。“情商”一词的概念提出者丹尼尔。戈尔曼在哈佛 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是什么造就了领导

7、者,就研究了专业技能、 智商和情商对一个人出色业绩的奉献率,发现情商的奉献至少是其他 因素的两倍。而且,在公司中职位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重要。在身 居高位的领导者中,佼佼者和平庸者的业绩差异 90%源于情商因素。 按照情商的标准,“高潜力人才”往往有自知之明,对人对己都比拟 老实,并抱有务实不苛求的态度。他们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常常会自 我反省,深思熟虑,不断成长。他们追求成就感,对工作充满激情, 乐于学习并富有上进心。他们具有同理心,善于和别人交流,并能够 培养人才,凝聚团队。他们善于社交,能帮助人们管理团队,调动人 脉资源。尽管这些特征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管理 团队在

8、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时都会陷入一些误区, 一、微软、寻找“聪明”人,不限于计算机专业“微软一直在寻找自己需要的聪明人,而聪明人的含义又很特别。” 微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考查人的“聪明”程度。比方,微软的人员会 给你“ 3388”四个数字:看你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加减乘除得出 24. 还有一些问题,更是“刁钻乖僻”,比方考官会问你“美国有多少 加油站”等。而这些问题当然不是考你的记忆力和常识,事实上也没 有什么标准答案,关键是考查你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找到一个切入 点。2、青睐“失意者”和具有冒险精神的人 “微软之王”比尔。盖茨认为:当一个人为生计发愁时,他就会发挥 自己的潜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

9、,盖茨一旦发现本行业中比拟出 色、但又因所在公司经营败落而失业的人才,就会在适宜的时候聘他 来微软工作。微软还青睐具有冒险精神的人。要想成为微软的一员绝 非易事,你要对软件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敢于冒险 的精神,微软宁愿冒失败的危险选用曾经失败过的人,也不愿意录用 一个处处谨慎却毫无建树的人。二、联想选人标准是有上进心、悟性强。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选人有两 条标准:第一是看有没有上进心。“年轻人能不能被培养,上进心强 不强非常重要。企业真正要做好,总得有一批这样的人,真的是为国 家、为民族富强,把职业变成事业的人。纯粹求职的人,在联想没有 大的开展。” 第二是看悟性强不强。“什

10、么能阻碍悟性的开展呢 ?是自己对自己的评 价过高。悟性无非是善于的意思,但过高地看自己,容易无视别人的 经验,不能领悟别人的精彩之处,这种人挺多。有很多人有一定的能 力,聪明而已,达不到智慧的程度。有的人个性很强,强到外力砸不 破的时候,这个人也没有培养前途。”三、德国 SAPSAP看重于一个人的素质潜力,因为在 SAP看来,技术和知识都是可以经过实践来获得的,而人员的素质、品德是与生俱来的,与学历的上 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学历和技 术,工作的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对企业的忠诚等,对员工个人的工作 表现,对整个企业,往往更重要。所以,SAP在招聘员工时并不在乎 对方

11、现有的学位和文凭,而更在乎他还能吸收多少新知识,还能提高 多少,只要有这个空间,进入 SAP之后,经过培训、学习以及具体企 业文化的熏陶,成长就有可能。 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而“高潜力人才”更是公司未来开展的关 键所在。然而,许多公司对“高潜力人才”的培养往往毫无章法,他 们要么是对“高潜力人才”的衡量标准模糊不清,要么是让那些踏实 可靠的员工因落选而士气低落,要么制订的培养让有开展潜力的管理 者脱离了日常经营。结果是那些“高潜力人才”要么离开,要么被废 掉。公司如何去管理这些“高潜力人才”呢 ?我们先来看卢克的故事。卢克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极有天赋,工作不 久便获得许多嘉奖与表彰。上司对他

12、的潜力充满信心,让他担任开发 团队主管,负责开发一款瞄准全新消费群体的延伸产品。卢克欣然领 命,但没有认识到单凭技术能力缺乏以完成这个任务。在几次出现未 能按时完工的情况后,管理层给他安排了一个聊保颜面的高级“专 家”职位,并委派另一位技术出色且拥有工程管理经验的人接替卢 克。此时的卢克已不再被视为高潜力人才,他作为技术专家的职业生 涯依然可圈可点,但不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岗位上继续开展。通过案 例,谭小芳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以供各位业界同仁参考首先, 人才培养与公司战略协调一致。潜力取决于环境,因此,高潜力人才 管理方案应与公司的战略相匹配。例如,如果公司的战略是要在新兴 市场实现开展,那么它的

13、重点应该是一个更全球化的人才库,以及那 些能够灵活适应各种陌生环境的人。相反,如果公司致力于成为低本 钱领先企业,那么它就应该瞄准那些高度自律,并以结果为导向的 人。其次,认真选拔后备人才。对人才的选拔可以采用提名和客观评估相 结合的方式,除了内部考核,公司还可以听取外部合作伙伴 。很多公 司不愿意公布“高潜力人才”的 ,主要原因是选拔流程过于主观或不 公正,因此缺乏说服力。有研究说明,让员工知道他们被选为高潜力 人才,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留在公司的意愿,以及他们的生产力。最后,对高潜力人才的培养除了正式的培训课程,还应该包括自主学 习和其他培训形式,其中最有效的工具就是轮岗体验。轮岗体验可以 包括更大管理规模、更大工作范围、从一线到行政或从行政到一线的 调动、跨领域调动、新创工程、扭亏为盈、变革管理工程、海外任职 等。改变级别、组织部门、工作地点、行业和环境,都有助于管理者 成长。很多公司认为,入选“高潜力人才”库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奖励。但 是,那些拥有最正确实践的公司不仅考虑参与具体培养方案的好处, 还会斟酌“高潜力人才”的薪酬。当然,经济鼓励不应该过多,而且 必须符合为公司打造长久优势这一目标。因为金钱等外部鼓励手段要 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和渴望获得成就与认可等内部鼓励因素相结合。 模板,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