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023市水文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916412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2023市水文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2023市水文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2023市水文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2023市水文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2023市水文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2023市水文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023市水文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3年2023市水文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局直各科(室) 年上半年,市水文局在市水文局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仔细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和年全国、全省、全市水文工作会议精神,乐观践行“大水文”进展理念,以加强水文站网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区域水资源监测力量为重点,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圆满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水文站网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区域水资源监测力量 1、加强组织协调,组织开展全市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新时期新的治水方略,开展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工作是水文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对此我们仔细贯彻落实省用水总量掌握管理方法和省区域年

2、度用水总量监测暂行方法,依据市区域年度用水总量及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实施方案要求,乐观开展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分析评价工作,为我市进一步转变用水方式、调整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供应重要的科学依据。 我们将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在人员支配、技术装备、资金落实等方面重点保障。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进行讨论、争论,结合我市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联合市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用水总量监测工作的通知,组建成立了全市用水总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特地的工作队伍,明确了职能和任务,确定了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

3、,建立了部门之间定期沟通、乡镇静期上报数据的长效机制,为开展年度用水监测工作制造了良好的平台。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用水总量监测工作会议,分管市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对全市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为用水总量监测工作的快速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市用水总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园区、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参与了会议。在广泛调查和深化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用水总量分类调查方法和表格,对城区主要取水口取水状况实现了远程监测,初步编制完成市年上半年度区域用水总量监测报告。 2、进一步完善水文站网建设,稳步推动水文信息化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区域用水总量监测

4、,完善的水文站网和快捷精确的信息化体系是基础。 我们依据用水总量监测的需要,加强对现有水文站网和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重点做好市城市防汛水文自动监控系统项目和水文信息中心升级改造项目的筹备建设。联合市城建局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设立5处河道水位监测站、8处道路积水视频监测站,增设6处自动遥测雨量站,为城市防汛排涝供应准时、精确的雨水情信息;开展城市水文基础讨论,为城市防汛和环境改善供应技术服务。升级改造水文信息中心,建设标准化计算机机房,增设电子屏幕,配备物理防火墙,确保数据平安,实现与市水利局信息的实时共享,实现实时水文信息在公网上发布,改进雨水情信息发布的表现形式。目前两项目均已完成

5、招标工作,进入施工阶段,估计7月底完成项目建设。乐观协作市局分别在吉利河水库、孙家屯水库设立1处水文站,配套建设2处雨量站。协作市水利局开展市山洪灾难防治系统建设,并负责11个镇、169个村的防备预案编制工作。并就系统包括的28处自动雨量站、6处水位、67处简易雨量站、70处简易水位站的雨水情信息共享达成意向。我局水文站网得到进一步扩展,水文综合监测力量得到有效提升,水文信息化走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今年,我局完成的市水文自动测报综合处理平台被市政府评为“年度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协作市水文局完成中国()水文科技馆项目在我市建设的前期协调、预备工作。 二、坚持“大水文”进展理念,提升水文服务力量

6、1、扎实做好水文测报工作 我局严格根据上级的要求,及早预备,周密部署各项汛前预备工作,对各水文站、雨量站仪器设备和监测环境进行了1次全面检查维护,准时编制了市水文局年水文测验及资料整编留意事项、市水文局防汛测报应急预案、市水文局年城市防汛测报预案,并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4次专项业务培训,进行了2次模拟演练,确保在组织、技术、物质和平安等方面预备到位,为今年水文测报任务的圆满完成打好基础。仔细组织开展、大场、冯家坊、邱家庄、泊里、王台等6处水文站的测报工作,准时把握雨量、流量、蒸发、土壤墒情等水文要素信息。为规范防汛抗旱信息、水文简报等水文信息发布,出台了关于规范水文信息发布的通知,规范了各类信息

7、的发布形式、内容、标准、时间及负责科室等相关事项。目前,共发布水文简报、防汛抗旱信息共21期、手机短信1000余条,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供应了准时、精确的信息。 2、发挥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我局乐观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多频次土壤墒情监测和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为农业生产供应了技术支持,为农夫生活供应平安保障,为全市的抗旱工作供应技术支撑。针对我市春季旱情形势,为全面、准时、精确地把握我市土壤墒情及旱情进展状况,我局准时派送科技人员到滨海办事处开展帮扶,协作国土、水利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井抗旱工作,并加大对全市土壤墒情监测的频次和力度,对我市八处土壤墒情监测点

8、每五天进行一次土壤墒情监测,结合全市雨情、水情、地下水等实时资料,准时分析、猜测和预报全市旱情,并以防汛抗旱信息的方式发至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园区,为我市抗旱工作供应技术支撑。目前,共完成土壤墒情监测27批,计216点次,完成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1批,计10点次。乐观协作水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了一次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对风河下游入河排污口进行水质、水量监测,收集了精确的污水排放数据,为城市管理供应技术支持。 依托局属水文科技公司乐观联系有关项目,不断向市场要效益,先后完成或参加完成2项防洪影响评价报告、2项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报告和1项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表编制工作,另有1项水文科技询问项目正在

9、开展中。 三、突出机关规范化建设,激发水文事业活力 我局坚持以创建“创新型、竞争型、学习型、服务型”机关为目标,深化开展“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足公务员”活动,着力打造“情系水文、人水和谐”服务品牌,在高绩效机关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局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根本,深化开展了“解放思想、勇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夺标”活动,通过仔细分析和广泛调研,亲密联系自身实际,确定了“近学威海水文信息化、济南城市水文建设,远学浙江之江水质自动监测、平阳海洋水文监测”的学赶目标,确立了“确保1年取得突破,力争3年追平目标,5年实现超越”的行动目标,结合水文事业“xx”进展规划,制定了

10、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行动时间表,确保“达标、夺标”。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锐意创新、奋力拼搏、勇创一流,在“xx”期间全面赶超学习目标,把市水文局建设成为领先、全国一流的县级水文局。我局测验科被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市机关优秀科室”称号。 我局乐观参加社会活动,先后开展了送科技下乡科普宣扬活动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扬活动,乐观参加市平安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创卫、创城等活动,乐观组织慈善一日捐活动,增加了干部职工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工作中,我局不断加强水文宣扬工作。目前,共发布水文简报、防汛抗旱信息21期、手机短信1000余条,在水文信息网、

11、水文、水文信息网等刊物、媒体上发表20余篇文章和宣扬报道。 四、加强水文依法行政工作 仔细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省用水总量掌握管理方法、省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暂行方法的学习宣扬,搞好执法业务培训,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水文权益。组织水文监察大队成员做好执法业务内部培训。借“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机,联合市水利局、气象局在体育馆广场设立了宣扬站,通过宣挂标语、板报、张贴画报等形式乐观深化地宣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增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软环境建设的要求,准时梳理非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我局工作实际,做出临时不下放

12、权力到乡镇的打算。 五、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1、做好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完成市年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报告的编写工作。 2、完成市城市防汛水文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实现对我市城区重点区域降雨、河道水位、道路积水等状况的实时在线自动监测。完成水文信息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实现公网信息发布。 3、扎实做好水文测报工作,仔细完成、大场、冯家坊、邱家庄、泊里和王台等6处水文站的测报工作。 4、连续开展多点多频次的土壤墒情监测,并通过金宏网发布监测结果,为农业生产供应服务。 5、准时通过防汛抗旱信息、水文简报发布雨情、水情、旱情信息,为抗旱防汛工作当好参谋助手。 6、协作市局全力做好中国水文科技馆筹建的各项工作。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