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值周总结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1573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值周总结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值周总结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值周总结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值周总结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值周总结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值周总结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值周总结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值周总结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梁树中学值周工作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培育栋梁&”理念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强化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主人翁意识和才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负责任精神,打造团结向上,特色鲜明,遵规守纪的优秀班集体。二、值周生选拔标准及要求1学校值周管理由学生处负责,分南北两个校区管理。2值周班由学年轮流派出,值周时间为一周,一般需安排12名值周学生。3值周生由班主任选派,要求必须选派有一定组织管理才能,乐于助人,品学兼优,愿为同学效劳,工作认真、敢于管理的同学担任。三、值周生培训及评价1值周生培训由学生处统一组织,每周一次。2每周五第七节课,各班

2、值周生按要求到指定地点北校区多媒体教室;南校区到音乐室带笔和本参加培训,培训后进展考核,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由各班重新安排。如有班级没按标准安排值周生,在值周过程发生不认真值周,站姿不标准,检查不认真,管理不到位,评比不公正等现象发生,学生处将在值周考核管理薄做相应记录,并为该班扣分。3值周总结评价值周生必须每天一小结,并把每天检查评比情况填在值周评比板上和值周记录薄内。每周五下午放学前,值周班要把本周值周情况做以总结,对各班分数进展统计,上报学生处,并做好下周工作交接。4对值周工作管理和评价学生处每天要对值周班级和值周生进展管理和评价,对在值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值周生要予以表扬和加分,对

3、表现不好的班级和个人要提出批评和整改意见,并酌情扣分,屡教不改者取消值周资格。学校每学期都要根据学生处对各班评价纪录,评选出8-10个优秀值周班。加或扣分标准:1按时上岗,齐装满员。根底分10分。缺一岗扣1分,迟到1人扣1分2按要求佩戴值周牌。根底分10分。不按要求未佩戴者每人次扣1分3上岗认真负责,敢管敢说,工作中不懈怠、不溜号。根底分10分,不标准者每人次扣1分4各项检查要做到严肃认真,遵守标准,不弄虚作假,不加人情分根底分10分,违犯者每人次扣2分5值周期间语言文明,仪态大方,善用文明语言,遇见教职员工问好根底分10分,不标准者每人次扣1分6班级能按照学校要求安排优秀学生担任值周生工作,

4、能认真组织值周生学习值周管理制度,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得到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根底分10分,未到达要求的扣2分,严重的扣5分或取消评优资格。四、值周生检查评比职责1值周生既承担着催促、检查、评价工作,也承担着礼仪、好习惯示范岗作用。2值周检查工程:1晨检:值周生早晨7:25上岗,检查入校学生仪表,纪律。7:40-7:50检查各班卫生包括:地面、门窗、学生书桌、讲台、卫生角,所对应走廊及分担区。7:50检查迟到,8:00回班上课。本卷须知:值周生必须穿好校服,佩戴值周牌,到各班检查要尊敬班主任老师,语言文明,认真细致,检查结果要当面向班主任老师和同学说明,并做好记录。2课间检查:听到下课铃声后,值

5、周生要立即到达岗位,对同学下课秩序和纪律进展管理和检查。要求学生右侧通行,对于学生走廊跑跳、打闹、喧哗等不标准行为,加以制止、警告并酌情扣分。3两操检查:第二节下课,值周生按分工到各班检查眼操,并对未做眼操的班级提出要求,对不听从管理,不认真做眼操的班级,要给予扣分。检查间操时,值周生按分工检查各班间操出勤、做操质量等,并根据相关情况给以加分或扣分。此外,教学楼内每学年留两名值周生,检查各班留在班级人数及清扫卫生情况。4午间检查:每天中午12:30分,值周长带着二名值周生检查各班中午自习或午休情况,操场值周生要检查操场是否有逗留学生及分担区卫生。5放学及操场管理;下课期间值周班要安排四名学生在操场巡视,检查走廊秩序,是否有打闹,语言不文明等现象。放学时立即组织人员认真检查、催促各班同学按要求走一侧甬道,对在塑胶跑道上行走或打闹的同学提出警告,对不听劝阻的同学给以扣分。五、组织指导:成立值周工作指导小组:组长:z副组长:z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