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1536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6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心理健康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心理健康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心理健康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心理健康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人教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心理健康人教版 教案宋水亮 / 心理健康人教版 教案第一节 和谐人生 共享成长教学设计周晖(一)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2 2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改变的。4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二设计意图一般来说,学生们都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当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学生也知道一般的应对方法,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却经常被无视。此外,衡量身体健康的标准是比拟客观和容易理解的,而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却是比拟主观和抽象的,再加上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待普与,所以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往往并不清楚。对

2、心理健康重要性的理解可以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和积极参与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此是引领学生通往心理健康道路的航标。学生们只有理解了这些标准,才知道自己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因此,本节作为教材的第一节,首先要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内容结构四课堂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几幅风景图片,包括一幅充满生机的花园图片,一幅荒芜的沙漠图片。2导入通过呈现给学生不同的风景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人的心理是有健康、不健康之分的。然后,进入对教材内容的教学。3重点、难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节的知识点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标准以与促进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方法。其中,重点是

3、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学生来说,比拟难掌握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对本节重点和难点局部的教学建议如下: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首先,根据教材内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对学生身体健康、学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然后,让学生与身边的同学进展讨论,心理健康对于自己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思考心理健康和他们自身的关系。2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前,给学生一道思考题:你认为,在你认识的人当中,哪些人是心理健康的?你为什么认为他们心理健康?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的人的特征,结合教材,总结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一一讲解。讲解完毕后,请学生反思,自己目前的状况是

4、否达到了心理健康的各项标准。五健心活动建议为了促进学生对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关系的理解设计了本活动。提前一周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把辩题交给两组同学进展准备,一组为正方,辩题为身体健康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另外一组为反方,辩题为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并请每组各推荐4名同学作为正式辩论的辩手。教师要准备好辩论用的计时器。上课时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让学生认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活动的具体过程如下:目的: 掌握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标准。 了解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时间:45分钟地点:教室过程:1辩论会主席介绍辩论会概况教师作为辩论会的主席,先向大家介绍本次辩论会的规如此,正方和

5、反方的论点,以与双方的辩手。2正式辩论的过程辩论会各环节与时间安排建议如下:1立论:正反双方陈述本方的论点,正方先发言各3分钟。2自由辩论:正反方辩手轮流发言各5分钟。3总结陈词:双方总结陈词,由反方先总结各3分钟。3问答环节为了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请在座同学向辩手提问,由双方辩手回答。4主席总结教师对辩论双方的表现进展简要的评论。最后教师总结: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对人成长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互影响的。六心理驿站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先对活动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本课开始时,同学们看到了几幅风景画。请课后根据你目前的心理状况画出你心灵的图画,并把这幅图画保存下来。七趣味阅读引导

6、教师在课堂上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心理状况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并思考问题的答案。第二节 穿越迷雾 追寻真我教学设计周晖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生理开展的特点。2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开展的特点。3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生理和心理开展的不平衡。4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开展。二设计意图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向父母撒娇,大家会觉得这很正常。但是,一个16岁的孩子像5岁孩子那样向父母撒娇,就会让人很不舒服了。所以,人的行为要与其年龄相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理解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一般的生理和心理开展特点,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合的言谈举止。其次,青春

7、期的到来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的学生会不知所措,有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是大人了。因此,向学生介绍他们自身的开展特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各种变化。三内容结构四课堂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准备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学龄时期以与青春期的相片可以是教师自己的照片,或者在课前请学生把自己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带到课堂上来。2导入先呈现给学生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相片,或请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照片,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理解,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也在不断地开展变化。3重点、难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节的知识点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开展特点。对学生来说,比拟难掌

8、握的是脑的开展变化,以与青春期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对本节重点和难点局部的教学建议如下:1脑的开展变化。教材中的内容说明了脑的开展使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对于脑如何开展,以与脑的开展如何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日常生活,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是比拟困难的。相关的知识在参考知识局部进展了详细的阐述,请教师根据需要选择内容和确定教学方法。2心理开展中的矛盾和冲突。学生矛盾的心理往往会让他们变得很焦虑,但是要明确地觉察到让自己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又非常困难。因此,教材提供的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矛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每个人说说自己有哪些性格特点;这些特

9、点有没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等等。五健心活动建议本节教材健心活动中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操可以在本节课学习,并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中反复做。活动前,教师最好先熟悉健康操的过程,以便带领学生完成。当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操后,鼓励他们在感到压力、紧X的时候自己做一做。具体过程如下:目的: 改善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对减轻心理压力等有一定的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时间:5分钟地点:不限方法: 自然站立或自然坐在座位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面带微笑。 双手抬起与腰部同高,手掌相对,手指略微弯曲。 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的第二关节曲成约90度,同时默念“健字。 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的最前端曲成

10、约90度,同时默念“美字。 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迅速X开,再迅速握拳,然后再迅速X开。在X开、握拳、X开的过程中,心中默念“幸字。 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紧握拳,心中默念“福字。念完后,双手迅速向前推510厘米。机理: 良性意念的积聚。 微笑的心理效应。六心理驿站引导本节心理驿站的内容是一个心理适应性的小测验,考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否符合他们的年龄开展阶段。本测验从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方面对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进展评价。评价的结果从适应非常好到严重适应不良。结果非常好或不好都可能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因此,在学生自己完成测验前,教师应该告诉他们:心理适应是一个过程,根据本测验得到的结果只

11、能反映暂时的一种状况,提醒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心理适应状况。不论暂时的状况好或不好,每个人都可以经过努力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状态。七趣味阅读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随着人们年龄的变化,心理和行为有什么开展特点?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并思考问题的答案。第三节 千千心结 与君化解教学设计周晖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准确评价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3引导学生树立对待心理问题的正确态度,即:心理问题是常见的,并且可以科学地预防和化解。4帮助学生掌握最常用的化解心理问题的方法。二设计意图心理健康最根本的条件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不过,正如身体再健康的人有

12、时也难免生病一样,心理再健康的人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对于身体上的问题,人们比拟容易理解和觉察。但是,什么是心理问题,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呢?没有心理学知识的人是很难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心理问题的根本知识和诊断标准有所了解。本节向学生介绍心理问题的根本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什么是心理问题,并学会觉察和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对于身体出现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对于心理问题也是如此。因此,介绍一些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存在的困难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问题存在,以与如何有针对性地处理这些问题。最后,虽然人

13、们面对的心理问题各不一样,但却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化解普通的心理问题。因此,本节教材介绍了当遇到小问题的时候,学生自己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化解,以与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怎样寻求帮助。三内容结构四课堂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根据教材中的介绍,许多著名的人物如林肯、卡朋特等都受到过心理问题的困扰。准备好这些名人的图片或个人资料,如卡朋特演唱的音频或视频,用于增添课堂的趣味性。2导入播放卡朋特的歌,或向学生呈现林肯、X永元等人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这些人物的特点。在学生发言之后,告诉学生,这些有名的人物都曾经被心理问题困扰。之后,进入对心理问题的介绍。3重点、难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节的知识点

14、包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诊断、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与如何自我调适和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对学生来说,比拟难理解的是如何诊断和区分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要学生真正运用到自己身上却不容易。另外,在什么情况下以与如何寻求专业援助也是学生比拟难以掌握的。对本节重点和难点局部的教学建议如下:1心理问题的分类。教材中心理问题分类的依据是问题的严重程度。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类,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进展分析。例如,一个学生要在正式场合向大家做报告,他对此感到焦虑、担心,这就是普通的心理困扰,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解决;如果他从报告前一个月就焦虑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脾气也变得烦躁不安,常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正常的生活被打乱,问题就比拟严重了。也就是说,他可能出现了心理障碍,需要进展专业的心理辅导。如果他开始出现幻觉,如自己正在做报告时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