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14840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1. 工作活动分类编制一份工作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2. 危险源辨识辨识与各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3. 风险评价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4. 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职业安全卫生措施是否足以把危险源控制住并符合法规的要求。5.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 如有必要 )编制计

2、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采取的和已有的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6.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容许。工作活动分类组织执行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首先要准备一份工作活动分类表 。工作活动的分类要考虑对危险源的易于控制和必要信息的收集,既要包括日常的生产活动,又要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等。工作活动的分类方法可包括:(1) 组织厂房内 ( 外 ) 的地理位置;(2) 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阶段;(3) 计划的和被动性的工作;(4) 确定的任务 ( 如:驾驶 ) 。在工作活动分类的基础上,全面有针对性地执行对危险

3、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组织应设计一种简单的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格式,一般内容如下:(1) 工作活动;(2) 危险源;(3) 现行控制措施;(4) 暴露于风险中的人员;(5) 伤害的可能性;(6) 伤害的严重程度;(7) 风险水平;(8) 根据评价结果而需采取的行动;(9) 管理细节,如评价者姓名、日期等。危险源辨识1. 危险源分类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这在辨识上给我们增加了难度。如果把各种构成危险源的因素,按照其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划分成类别,无疑会

4、给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带来方便。(1) 安全科学理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 能源或能量载体) 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 故障 ) ,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

5、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a. 物的故障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b. 人的失误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c. 环境因素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

6、题,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2) 此外,还可从一些广义的角度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例如: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与爆炸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和生理性、行为性、其他。(3)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也

7、可列出一份问题的提示单,例如:在平地上滑倒 ( 跌倒 ) ;人员从高处坠落;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上空间不足;与工具、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车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和爆炸;对员工的暴力行为;可吸入的物质;B11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B12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B13可通过摄入 ( 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 造成伤害的物质;B14有害能量 ( 如电、辐射、噪声、振动) ;B15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B16 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B17照明度;B18易滑、不平

8、坦的场地或地面;B19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B20合同方人员的活动。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必须根据其工作活动的性质和工作场所的特点编制危险源提示单。2. 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目的性和应用的范围。下面介绍几种可用于建立体系的危险源辨识方法:(1) 询问、交谈。对于组织的某项工作具有经验的人,往往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害。从指出的危害中,可初步分析出工作所存在一、二类危险源。(2) 现场观察。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要求具有安全技术知识和掌握了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3) 查阅有关记录。查阅组织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

9、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4) 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组织存在的危险源。(5) 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组织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6) 安全检查表 (safetychecklist,缩写为SCL)。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7)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ardandoperabilitystudy ,缩写为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它通过指导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以辨识系统存在的危

10、险源,并确定控制危险源风险的对策。(8) 事件树分析(eventtreeanalysis,缩写为 ETA)。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分析各环节事件“成功 ( 正常 ) ”或 “失败 ( 失效 ) ”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预测各种可能结果的方法,即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对系统各环节事件的分析,可辨识出系统的危险源。(9) 故障树分析 (FTA)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去寻找与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分析,可辨识出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有关危险源。上述几种危险源辨识方法从着入点和分析过程上,都有其各自特点,也有各自的适用

11、范围或局限性。所以,组织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往往使用一种方法,还不足以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必须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SCL、 HAZOP、ETA、 FTA 是比较规范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下面进一步重点介绍。1. 安全检查表 (SCL)所谓安全检查表,就是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具体地讲,就是为了系统地发现工厂、车间、工艺过程或机械、设备、产品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把大系统分解成小的子系统,找出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和标准要求,将检查项目按系统的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避

12、免漏检,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必须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者共同编制。编制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1) 全面细致地了解系统的功能、结构、工艺条件等有关资料,包括系统或同类系统发生过的事故、事故原因和后果。还要收集系统的说明书、布置图、结构图、环境条件等技术文件;(2) 收集与系统有关的国家标准,法规及公认的安全要求,为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提供依据;(3) 按系统的功能、结构或因素方法,逐一列出可能影响部件、零件及整机系统安全性的因素,并列出清单;( 4)危险因素清单,从有关法规、标准等安全技术文件中,逐一找出对应安全要求及应达到的安全指标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形成一一对应的系统安全检查表;(5) 有关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检查,可列入安全检查表中。对于安全检查表的格式,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采用的格式是:(1) 序号;(2) 检查内容 ( 项目) ;(3) 检查方法;(4) 结果确认 ( 是否,或打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