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不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点讲义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13859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不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点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隧道不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点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隧道不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点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隧道不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点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隧道不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点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不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点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不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点讲义资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总则(一)、编制目的结合项目部隧道工程情况,施工过程中由于受现场管理、工艺水平、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缺陷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主要客观因素影响,存在隧道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为了及时、有效地对塌方、冒顶、突水突泥、岩爆、软岩大变形等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对可能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重大伤亡事故以及环境破坏事件做出应急救援,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事故和环境破坏的损害程度,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2、相关方的期望及要求;3、公司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

2、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三)、适用范围适用于*集团*铁路站前标一分部防隧道塌方、冒顶、突水突泥、岩爆、软岩大变形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四)应急工作原则当项目部各相关的项目在日常施工生产中发生隧道塌方、冒顶、突水突泥、岩爆、软岩大变形等事故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一)工程概况新建*铁路为动车组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km/h。本项目管辖里程范围为:DK42+114.3DK55+410.4,正线长度13.296km,由路基、桥梁(廊岭下大桥,擂鼓山大桥;下葛村中

3、桥,石碌里中桥)、隧道(临浦隧道,石牛山隧道,乌峰山隧道,大盘山隧道)工程和无砟道床组成,工程总造价大约5.6亿。(二)危险源和风险分析1、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为隧道塌方、冒顶、突水突泥、岩爆、软岩大变形等,发生地点为项目部所属各隧道施工项目。2、可能影响范围为施工作业场所,可能影响的人数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数人伤亡,构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党工委书记()组 员:工程部长()安质部长()物资设备部长()财务部长()综合管理部长()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

4、构框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 安全质量部 工 程 部应急救援二队应急救援四队党工委书记: 物资设备部 综合管理部 财务部应急救援一队应急救援五队应急救援三队(二)、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出现施工用电突发情况时对各部门及各施工队进行统一指挥与协调,及时处理突发事件。项目总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配合组长抓好应急预案的安全质量管理,并根据工程施工特点,指导和督促质量部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并贯彻落实。党工委书记(党工委):负责在事

5、故应急过程中组织对受伤人员的疏散,对人员的思想动员和事故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时,负责组织党、团员突击队参与救援抢险。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工程部长(工程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明确有关技术指标、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和及时对作业班组交底,并配合组长、副组长合理调整应急救援的技术方案、施工任务和进度安排。并配合安质部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安质部长(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与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现场指导实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

6、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财务部长(财务部):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物资设备部长(物资设备部):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综合管理部长(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参与应急技术方案的制订,负责维持应急救援工作的秩序,参与人员疏散和警戒,为应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负责应急救援中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应急救援队:由各工点负责人和拌合站站长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参与抢险救援。四、应急响应(一)、隧道塌方冒顶应急响

7、应1、应急措施1.1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工班长负责清点人数,并将情况立即报告架子负责人,同时向项目部调度报告。1.2机械设备有条件转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领工员指挥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1.3待坍方处于相对稳定时,由电工检查线路,恢复该地段安全应急照明,确保用电安全。1.4如有水涌出时,应根据水量的大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原则是:堵、排、引结合。待施工方案确定后进行根治。1.5安质部采取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坍方情况。同时,应急领导小组会同现场监理、设计院配合组共同会勘,分析、确定坍方的性质、规模及其后果,并根据初步判断结果按下列分级程序处理:如为C级(小型塌方):根据现

8、场会勘结论及施工方案、措施,直接由项目部组织实施。如为B级(中型塌方):项目部应立即通知*铁路站前标项目部参加现场会勘,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施工方案、措施,由项目部立即安排实施。应急预案处于预警状态。如为A级(大型塌方):项目部应立即通知*铁路站前标项目部启动应急预案,同时电话报*铁路公司,并在8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书面报*铁路公司和监理单位,联合现场办公,评估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析发展趋势,采取一切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减小事件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和损失。2、塌方冒顶的整治2.1隧道发生塌方,应及时迅速处理,不得随意拖延时间。处理前,必须仔细观察塌方的范围、形状、数量大小及坍体的地质状况、地下水的分布、活

9、动情况等,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研究制定处理方案。2.2隧道塌方应根据发生的部位、规模及地质条件、采取“治塌先治水、治塌先加强”的原则,采取喷锚支护、注浆、管棚、加强二次衬砌、设置护拱等技术措施,不失时机、不留隐患地进行处理。2.3清理塌方前,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加强防排水工作:2.3.1地表沉陷和裂缝,应采用注浆填充和加固,或采用不透水土壤夯填紧密,开挖截水坑,防止地表水下渗进入塌体;2.3.2通顶陷穴口的地表四周应挖沟排水,搭设防雨棚遮盖穴顶洞内衬砌通过塌方后,陷区应及时回填,回填应高出原地面,并用黏土或浆砌片石封闭穴口,做好排水:2.3.3塌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采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无

10、法进行引排时可采用注浆堵水。2.4隧道洞口坍方应按下列要求处理:2.4.1中小型塌方应将坍体自上而下全部清除。根据塌方后坡面的情况,可选刷坡卸载的方法,同时应对仰坡面自上而下进行喷锚加固。2.4.2大型塌方的塌体不必全部清除,可采取先挖台阶的形式清除一部分,再进行喷锚网加固,并在仰坡上适当位置设浆砌片石挡墙防护。2.4.3仰坡加固完成后,洞口段已露空洞身可采用暗洞明做或改为明洞衬砌,拱圈上部可回填土石或浆砌片石。2.4.4根据仰坡塌方的规模及稳定性情况,对洞内二次衬砌应进行加强。2.5石质类塌方的围岩级别为级,岩体以未风化或轻度风化的岩层为主,节理较发育,塌体呈碎石状,黏土及砂的含量较少,一般

11、不超过30%。为塌方的围岩呈相对稳定状态。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为WNF法和WF法:2.5.1 WNF法:先清除塌体,利用围岩暂时的基本稳定状态,抓紧时间沿坍塌面采用喷锚支护技术加固未塌的地层(既W,以下称“外层初期支护”),然后沿二次衬砌外轮廓施作钢架混凝土支护壳体(即N,以下称“内层初级支护”)。同时用钢架将内、外层初级支护连成整体,待二次衬砌完成以后,沿内层初期支护外轮廓依次设防水层、1m厚混凝土护拱及1m以上的土石缓冲层(即F,简称“防护”)。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工序多,处理周期长,成本高,但安全可靠。此法适用于坍腔横断面矢跨比小于0.7时的坍方。2.5.2 WF法:当塌方高度较大,塌腔横断

12、面矢跨比大于或等于0.7时的塌方,W、F的含义同前,在塌方发生后,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抓紧时间沿塌方面外层进行初期支护,不设(也难于设)内层初期支护,待二次衬砌完成以后,设置与WNF法相同的防水层、护拱及缓冲层。与WNF法比较,WF方法未设内层初级支护及内、外层初级支护之间的联系钢架,从而成本大量降低,处理周期短很多,但因矢跨比较大,再次塌的可能性较小,仍能基本确保施工安全。由于设有1m厚的混凝土护拱及1m以上的土石缓冲层,即使在隧道完工后的运营时期,发生了一定规模的塌方,其抗冲击能力仍能确保运营安全。2.6当岩石类塌方已塌至原地面(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在浅埋隧道或深埋隧道的洞口段)时,就不能采

13、用清渣的方法,而应利用塌渣。施工时应先处理地面塌口,其内容具体如下:2.6.1塌口周围进行防排水处理。2.6.2塌口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2.6.3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地表注浆加固,以防止塌方的继续发展和扩大。2.6.4洞内塌方采用注浆加管棚的方法,即Z法进行处理,其施工的具体内容为:a、设止浆墙,一般采用素混凝土(厚度一般为1m),或浆砌块石(厚度一般大于2m);b、安设注浆孔口管:一般采用长2.53.0m,直径为80150mm;c、塌体注浆,一般采用双液浆或单液浆;d、注浆完成后,打设管棚,一般采用直径为80150mm,长1032m的长管棚;e、管棚内注浆,一般在管棚内安放小钢筋笼并灌注水

14、泥砂浆。2.7土质类塌方,除了开挖面附近,因地质或水文原因引起的局部坍塌外,一般规模较大,为大型或特大型塌方。土质隧道在开挖后,围岩的稳定主要靠土粒间的摩擦力维持,其自然坍塌的高度,达4050m,按隧道宽度为14m,坍塌纵向长度也按14m考虑,其塌方数量即可达到900016000m3,引起这类塌方的主要原因:一是初期支护的强度不够;围岩的周边收敛变形过大;二次衬砌未及时施做,使围岩暴露时间过长。土质类塌方的处理,应根据土质类塌方的特点,施工时考虑几个不同的事项:1) 注浆,一般不采用渗透注浆,因效果不理想,而采用超细水泥的劈裂注浆。2) 管棚的钻孔,因成孔较困难,故大多数情况下,应采用跟管钻机

15、钻孔。3)开挖,应采用小断面开挖,如注浆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增设临时预应力仰拱的技术。4 )支护,初期支护及时进行,并保证其强度和刚度,防止第二次塌方的发生,并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发生塌方的地段,一般情况下,其地质状态较差,故其开挖及支护应按照软弱围岩的开挖及支护要求进行,即严格遵守“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但是,对于岩石类塌方中采用Z法处理的塌方地段,如果岩石本身的强度高,呈均匀的碎石状,黏土及沙石含量较少,则采用塌体注浆加固后,其强度及整体性大大提高,此时的塌体稳定性相当于级围岩条件。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可采用全断面开挖,但进尺一般不超过2m,其初级支护及二次衬砌的施工可比照围岩的要求进行。2.8塌方地段的衬砌是否加强及如何加强。应结合回填的方式方法一起考虑。如采取将塌穴填满的方式,衬砌一般可不加强。对于采用WNF方法处理的塌方,因设有钢筋混凝土支护壳体和护拱及土石缓冲层,其衬砌可适当加强(如增加厚度)。对于WF方法处理的塌方,只有护拱及土石缓冲层,其衬砌应加强(如采用钢筋或钢架混凝土衬砌)。对于Z法处理的塌方,其衬砌一般不需要加强,但其衬砌后,必须采取注浆填充处理。(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