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士兵突击》现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913215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士兵突击》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解读《士兵突击》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解读《士兵突击》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解读《士兵突击》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解读《士兵突击》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士兵突击》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士兵突击》现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士兵突击现象士兵突击在全国大面积播出之际,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据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士兵突击比越狱好看的观众占到了78,它的迅速蹿红得益于士兵突击所宣传的精神, 在于它拨动了每一个观众的情感之弦, 更与它本身特有的叙事技巧有关。士兵突击刻画了一位普通士兵许三多成长的心路历程,塑造了一群极富个性与感染力的当代中国军人形象。 在以往关于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描写中, 我们接触到的一般是伟岸的身躯、 崇高的事迹、 不凡的故事, 它让我们普通观众感到人物形象遥不可及,而士兵突击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士兵从平凡到伟大的成长过程。来自农村的许三多,个头矮小、笨头笨脑,浑身上下冒着傻气,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2、, 他从一个木讷的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种部队精英。 本剧以许三多为视点, 刻画了围绕他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士兵突击选取许三多作为主角,他木、傻,为此还被人送了个外号“许木木”, 在新兵训练时, 简单的动作要领都把握不住, 站都站不稳, 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是最早现形的骡子”。在五班,他听不出别人的明褒暗贬;在七连,闯下了大祸却浑然不觉; 在老 A, 其木表现在久久不能从测试中恢复, 木到成才“真想把你的脑袋掰开,把我的脑袋放进去”,木到伍六一想自残。人们如果剧本单纯向我们展示这样的一个单一的“笨蛋”形象, 看过之后只会付之一笑了事; 木讷的许三多也有着感情丰富细腻的一面,他心中明白许多,只

3、是不予以表达。他对老马说:“李梦他们怪声怪气地跟我说, 后来又不那样了, 是根本不同我说话了”;初到七连,就知道自己是“七连眼中的沙子”。这说明许三多虽然有些笨, 但是笨的可爱, 这才是能引起人们关注的许三多形象。许三多形象的另一面是热爱生活, 有担当, 当许三多知道因为自己拖后腿影响到班长时, 他第一次开始明白人必须对什么事情负责班长的前程就在他手里, 班长能否提干就取决于他不给三班抹黑。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许三多以 111 个破了伍六一创下的“单杠王”记录, 腹部绕杠做了 333 个。 这些都是许三多成长的缩影, 是个体生命韧度的体现, 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折射。士兵突击 还塑造了一

4、群在许三多精神感召下的团结互助,相互鼓励的军人形象:成才天资聪颖,争强好胜,但有些自私,最后因为自己的小聪明栽了大跟头;史今胸怀博大,乐于助人,却成了部队里的“落伍者”;连长高成脾气暴躁,但重情重义;袁朗外表冷酷,内心狂热,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忠诚、认真;老马表面散漫,内心积极。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许三多一直坚持到最后,成为“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浓缩,许三多的成长是所有人成长的写照。和许三多一样, 这些人物形象平凡而有个性, 缺点突出鲜明, 对以许三多为核心的小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它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为了完成小人物的塑造, 作品选取的皆是兵营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 让人物在日常场景中进行生命的原

5、生态呈现。 正是因为展示环境的原生态和人物性格的原生态,许三多震醒了剧中人,也感染了剧外人。作品的魅力还在于特有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智慧。许三多“我不想当尖子,当尖子太累了,我想当傻子,傻子不怕人走,不怕伤心”;“人活着是为了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吴哲“平常心,平常心”;李梦“光荣在于平淡,艰苦在于漫长”。还有富有幽默意味的对白:问:“狗熊是怎么死的 ?”答:“怎么死的 ?”问:“笨死的。”答:“怎么笨死的?”还有:“这孩子真不差,让摔几下摔几下。”在平淡的语言下, 隐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增添了作品的可视性, 展示了人物成长的轨迹, 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

6、了画龙点睛作用。 幽默诙谐的语言让主旋律在轻松愉悦中被观众认可、 接受,长久以来一直倡导的“寓教于乐”终于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作品能够感人至深、深受欢迎,主要是采用了第人称进行叙述。 由于叙述者“我”许三多是作品中的一个具体人物, 作品中描写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与现实有某些对接, 给我们带来一种故事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非虚构的幻觉。在这种“真实性”的面纱 下,故事的主人公许三多的一切叙述都显得格外真诚、坦白,缩 短了读者与作品间的接受距离, 营造了良好的接受氛围。 正是采 用了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当我们在欣赏这样的一个故事时, 我们 不自觉地融入故事了,难以自拔,沉浸其中。一般情况下,第一人称人物叙述的

7、叙述者如果是一位知识渊 博、诙谐幽默的讲述者的话,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叙事的乐趣,而 士兵突击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一位木讷、冒着傻气、见识不 多的士兵,他显然不能让我们体会到叙事本身的特有魅力。不过,他通过自我揭丑的方式向我们展示自己的笨拙,这种坦直率真的处理不仅显得朴实,而且也体现出一种品德与气质上的“内 美”,这样一来,反倒赢得了我们的好感。这些足以使读者对其 产生同情,与叙述者的距离也由此缩短了。士兵突击采用许三多这样一个笨拙、木讷而又可爱的人 物形象作主角,意味着创作重点的转变:由原来的以作者为中心 转向以读者和观众为中心,这种转变的背后实际上是主体性高扬 的反映,通过欣赏像许三多一样有些缺点的人物形象来彰显自 己、肯定自己。在这里,人物的自我揭丑、自我批判成为主体性 展现的一种最好的介入途径。通过许三多,人们一起成长;通过 许三多,人们明白了生活的更为深刻的意义;通过许三多,让很 多人认识了自己;通过许三多,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通过许三 多,让很多人继续走下去;通过许三多,让很多人积极、乐观;通过许三多,让很多人学会了坚持;通过许三多,让很多人懂得 了平凡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