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之我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91218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之我见(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今天我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线教师,亲身接触许多留守儿童,一直非常关注着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通过半年来对我县农村中小学的走访调研,结合我校留守儿童的情况分析,总结出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衍生出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大家的正式和关注。 一、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农村

2、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爸爸妈妈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澡,不讲究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无规律;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差,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 二、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由于缺乏父母监督或其他监护人监督不当,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没有激情,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个别学生发展到经常旷课、逃学的地步。 三、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与别人沟通少 由于长期不和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母关爱,遇到困惑得不到及时疏导,心理健康失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这些家长更多的是关

3、心他们吃得饱不饱,穿的是多还是少,不要生病。对于心理方面,几乎没有关心过,孩子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家长的帮助,家长遇到还是不当行为有时不能有效制止,极大的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逆反心理严重,性格孤僻,情绪异常,难于沟通。与教师同学产生隔阂,为人格扭曲的形成提供了机会。 四、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差,良好道德品质缺失。 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关爱,祖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给予的多是溺爱,部分留守儿童常常变现出自私、固执、倔强、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道理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不遵守校规校纪。 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建议我们教师从以下方面着

4、手: 1、教师要用爱激励孩子,给留守儿童父母般的爱。 还是渴望父母的疼爱,留守儿童更加期望得到疼爱,教师这时就需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疼爱和呵护。在课堂上,关心他们学习效果,有疑难及时给他们解答,绝不让问题带回家,放学布置作业时,多对留守儿童强调两遍,要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虽然语言简单,但是效果不错。 2、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青少年儿童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十分重要。同时这也是教师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充实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效果。 3、注重引导

5、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对孩子教育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待留守儿童更应该这样,对脾气、性格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师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绝对不能简单形式,动辄动粗,臭骂,不与学生论理。这种方式,让学生口服心不服,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理产生仇恨,冷漠的情绪。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些监护人对孩子监护不力,孩子犯了错误,怕伤了孩子感情,轻描淡写说两句完事。这样放纵了孩子的坏毛病,直至无法管教,误入歧途。 总之,我们要用辩证、发展的思维看待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