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那年高三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911545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那年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五那年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五那年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五那年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五那年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那年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那年高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那年高三你把心分给了谁?步入高三,本应开始一心一意备战高考了,可是近来却有很多同学来咨询,说自己在上课或自习时经常容易“分心” “思想开小差”,总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能专心学习,学习效率低,已经高三了,时间越来越宝贵了,希望可以得到帮助。案例一:自习课做题的时候,很容易被周围同学翻作业纸的声音吸引,总是习惯性的看其他同学的做题速度,总觉的看到其他同学做题的进展情况,自己心里才有底,但是又觉得总看别人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心理很矛盾,但又无法控制。案例二:到了高三,时间越来越紧张,认为应该心无杂念地投入到每天的学习中,但是总是会听着听着课,就会不知不觉地走神,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2、,再回过神来的时候,老师已经讲完好几道题了,事后很后悔,每次都告诉自己“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但越想控制,情况反而越严重。心理分析:“分心”是一种不能将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应该从事的活动,而指向其他无关活动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因素很多,有的是外界环境的干扰,有的是对事物本身缺乏兴趣,有的是由于同学缺乏远大的理想和顽强的意志力,因而在学习上不能全神贯注。学习中的分心现象在许多同学身上都存在,我们大可不必恐慌。上述的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刚刚步入高三,学生们对自己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总想在学习中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当发现自己分心或走神时,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自

3、责焦虑的情绪,将一些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成了异常。学习中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越容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结果真的“分心”了,于是更加苦恼,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应对策略:高三的学习任务已经很重,再加上老师、家长的高期望,学生的心理又加上一道砝码;一些同学对成绩看得很重,无疑是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因此,同学们要学会自我减压,保持一颗平常心。相信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分心”呢?第一,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增强上课的目的性。一是上课前就在心中定下一个目标:这节课的内容我要当堂消化掉。有这样的心理上的准备,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的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二是带着问题听

4、课:每堂课开始前都要做一个充分的预习,经预习后,我们就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组织自己的智力活动。比如,有的问题在预习中没搞懂,就应该加倍注意;有的问题书上并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就更要认真听,然后简要记在本子上。这样有目的地听课就不容易“分心”了。第二,训练听课技巧,学习活动要多样化。一是要做好课前预习,了解老师讲课的重难点;二是要带着问题听讲,也可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发现疑点,激发听课兴趣。单调或机械重复的剌激最容易使人注意分散或降低注意效率,让人感到疲劳,甚至昏昏欲睡;多样化的活动则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使人精神奕奕。因此,在学习中,要善于安排学习活动,使内容丰富多彩。比如,把看、读、写、做等活

5、动交替进行,使大脑相应的工作区域得到转换和调节,这样,就容易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了。第三,培养与保持兴趣。有的同学很喜欢化学,觉得化学上的那些反应是如此的神奇,因此每堂课都能全神贯注,甚至还会觉得化学课的时间特别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由此可见,注意力的保持依赖于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当对某学科不感兴趣时,就容易“分心”。培养良好的学科兴趣,有助于我们克服“分心”。第四, 积极暗示,专注现在。自我暗示能调动心理活动积极性,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如学习时自言自语地提醒自己,“不要分心,相信自己”、“努力听讲,你可以做得更好”;也可以写在小卡片,然后把它们放在你平时容易看见的地方,如

6、笔盒里、书桌前的墙上,或夹在课本里。无论是上课听讲还是写作业,只要一看到它们,就会提醒自己。当学习中我们不希望的某个念头出现来打扰我们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觉察到它的来到,不要过于紧张,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接受,然后坦然地把杂念放下,回到当下的课堂,专注于现在,不要因为“已经过去的分心”而后悔悲伤,那样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最后,同学们要明白,改变是需要过程的,要改变现在这种分心状况,需要坚持与努力,消除“分心”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相信只要按照以上几个方面采取正确的方法,并且不断实践,分心现象是完全可以克服的。苦涩的“爱”小金,高三女生,困扰她的问题是自己在高三这个关键时刻竟然陷入了一场暗恋。她对

7、一位男生产生了好感,控制不住的去想该男生的一举一动,对该男生对她无心的评价十分在意。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很明确的知道在高三不能这样,尝试着去暗示、告诫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但是并没有让学习状态好起来,反而更加痛苦,小金迷茫的说:为什么我的“爱”是苦的呢?心理分析: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过程,但是在高三这一特殊阶段出现情感问题是老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高三学生情感问题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一则新闻报道说:“30%高三学生遭遇情感问题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对本市个别学校的调查,约30%的学生在高三遇到了情感问题。今天上午该中心主任温方老师告诉记者,这还

8、仅是个保守的估计。”那么为什么高三学生易出现情感问题呢?首先,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非常在意,所以高三学生有着不言而喻的压力。在紧张的学习和精神状态下,他们很少有时间去放松自己,所以当对未来的憧憬和现实的苦恼发生冲突的时候,希望能有一个和他同样处境的人一起倾诉、分享,会让他们获得一种情感的安慰,是在借助“恋情”来进行心理减压。其次,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人有“被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异性的欣赏会使自己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从而产生对自己的认可和对对方的好感,在成绩较落后的学生中这种心理尤为强烈。所以这也是高三学生中,成绩很好和成绩不佳的学生最容易产生恋情的原因。前

9、者是由于学习好而被关注较多;而后者则因成绩不佳而需要确立自己的价值感,恋爱正满足了这种认同和自尊的需要。辅导策略:1、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心。学习和心态有关系,更和学习实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系,所以,合理面对“高三恋情”,正确的去处理“高三恋情”,高考一样会考好。2、如果一味的压抑不能让自己更释然,坦然面对反而会让自己轻松。小金说“有时只能装作一点也不在乎的样子,内心却痛苦无比”。在想他的一举一动时,心里会反复的告诫自己:不能再想,要学习再学习,要对得起父母,要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来在学习上的付出。但是反反复复这样下来,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觉得很累。其实,在这时内心的能量很多已用来压抑了,于是很难

10、静下心来投入学习。换一种想法,坦然面对反而能让自己轻松,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但不一定要现在真的再去继续往下发展这段感情。3、将这段感情“速冻”起来。如果真的认定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不仿怀着“考验对方”的态度将这段感情“速冻”起来。看看对方在没有你的情况下是什么样的。如果对方对你的感情是值得珍惜的,那么在高三过后同样有机会去获得。如果对方在这段时间又有了新的恋情,那么这个人是不值得我们去浪费时间的。4、在考虑情感的同时认真的去考虑双方的发展责任。在“爱情铁三角”理论中,爱情的构成除了亲密、激情这两大要素之外,“责任”也是重要元素之一。这也是不把“高三情感问题”称为“爱情”的原因,并且绝大多数

11、的高三恋情在进入大学后都无疾而终,虽然很残酷,但却是不争的事实。5、让自己忙碌起来,在忙碌中学会忘记。痛苦最能伤害到人的时候,不是在有所行动的时候,而是在一天里把学习都做完或者遇到自己不擅长、不感兴趣的学科,注意力容易涣散的时候。通常在这时,人的想象力就会变得异常地活跃,于是便开始思索一些荒诞不经的可能,把对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加以重复和揣摩,这时,思想就像是一头没有方向狂奔的疯牛,横冲乱撞,直至也把自己撞毁。但是,在忙碌中,我们是很少有精力去思考这些的。所以,消除痛苦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让自己忙着,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从而忘掉它。6、将这种压抑的情感发泄、转移

12、。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效的方式:1、把你的所思所想倾诉出去,避免过多的压抑。倾诉的方式有很多:1)找一个带锁的笔记本写下来,悄悄的锁好。2)写在纸上,写完之后再撕掉。3)向信任的人倾诉,比如心理老师或者极好的朋友。2、发泄你的情绪。1)在适当的场合找机会大吼,把情绪发泄出来。2)课间去操场快速的跑圈。3)美食、甜食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后记:在这样关键的阶段,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风花雪月,一个人要想有让别人爱的资本,首先就要拥有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安身立命的能力,而这一切终须现在的努力去积攒资本、夯实基础。高三,我的人际关系如何经营案例:小丽最近两次考试分数不高,性格内向的她想扭转局面争取下

13、次取得好成绩,于是减少了课间休息,也很少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对于一直视为竞争对手的小美,更是避而远之。一位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学想和她一起聊天时也被她生硬地拒绝了。这位同学觉得没有面子,就此与她翻脸,还在同学中说小丽“性格孤僻”“傲慢不合群”,结果同学们都不再理她,课余生活形单影只,小丽的情绪一落千丈,十分苦恼,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心理分析:在高三,学生要应对超负荷的学习任务,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敏感,再加上集体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少,同学间彼此互动缺乏,以及竞争气氛无形间增加,这些都使得高三学生的人际心理变得更加微妙。往往很多人都认为高三学习是最主要的。其实,高三

14、的人际关系对学习甚至高考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常常让学生身处和谐的气氛中,使人倍感温馨,心情舒畅,产生自我肯定的积极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繁重的学业负担而带来的紧张与压力感,从而增强学习效率。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速度下降等,从而影响学习和考试。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是即将面临的一次重要人生体验,此时的人际关系,又直接制约着高考的成绩。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冲刺高考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对每个高三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应对策略:1、积极主动地有效沟通 生活中常常存在着误会,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与办法。如果

15、误会不能尽快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甚至可能导致不幸。所以,不要怕耽误学习时间,主动找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相,解除误会。猜疑者生疑之后,冷静地思索是很重要的,但冷静思索后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该通过适当方式,同被疑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心。若是误会,可以及时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过谈心,了解对方的想法,也很有好处;若真的证实了猜疑并非无端,那么,心平气和地讨论,也有可能使事情解决在冲突之前。 2、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关注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价值的,我们从心底里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承认、尊重和赞赏。当这种心理需求

16、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很好的感觉,心情愉快,充满信心。 高三期间,考试是“家常便饭”,对成绩有进步的同学,特别是你的竞争对手,应该慷慨地给予赞美和鼓励,这样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更有利于彼此之间的良性竞争。但是,赞美并不是盲目的,在赞美时要注意:一是赞美的态度要真诚、大方;二是赞美的内容要明确、具体。赞美的目的是要让对方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特色,悦纳自我,增强信心,所以一定要具体、明确。使用一些诸如“你真好”、“你真棒”、“你真出色”等普遍宽泛又没有下文解释的话语,很难达到赞美的目的,反而给人以吹捧的感觉,可能引起误解或让对方盲目骄傲。 在高三紧张的学习之余,试着给同学多一点赞美和鼓励,你会发现你的高三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你也会有更好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3、保持平衡的心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与同学闹僵了,不要试图让两人的关系很快恢复如初,因为这时双方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