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电线路除冰措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91118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输电线路除冰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输电线路除冰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输电线路除冰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输电线路除冰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输电线路除冰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输电线路除冰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输电线路除冰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输电线路除冰措施前言我国最早有记录的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出现于1954年。覆冰现象对电XX输电线路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过负载事故;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引起的机械和电气方面的事故;绝缘子串覆冰过多或被冰凌桥接,绝缘子串电气性能降低;不均匀覆冰引起的导线舞动事故。目前国内外除冰方法有30余种,大致可分为热力除冰法、机械除冰法和自然脱冰法三类。1热力除冰方法J.L.lforte列举了4种关于输电线路的热力除冰方法,如表1所示:表1热力融冰方法在表1中所列的四种针对导线所采纳的热力除冰方法中,前两种是利用焦耳效应加热导线使之融冰,带负荷融冰法所采纳的是通过改变线路的潮流分配从而增大目标线路上的

2、负荷电流,因为焦耳效应使导线自身的温度达到冰点以上,这样落在导体表明的雨雪就不会结冰。另两种则是靠电阻性伴线或铁磁线中有交流电产生的边际电流进行的间接加热,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低居里铁磁材料,这种材料在温度0时,不需要融冰,损耗很小。低居里热敏防冰套筒和低居里磁热线已投入工程有用。在上述四种方法中,短路电流法是目前技术上较成熟的融冰方法,融冰电流既可采纳交流电流,也可采纳直流电流。鉴于直流电流在融冰时的众多优点,可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有用性。俄罗斯直流研究院研制成功了2个电压等级的可控硅整流融冰装置:14kV(由11kV交流母线供电,额定功率为14MW)和50kV(由38.5k

3、V交流母线供电,额定功率为50MW)。50MW装置于1994年在变电站投运,用于一条315km长的110kV输电线路的除冰。这种融冰装置包括1台型号为的三绕组的(115/38.5/l1.0kV)变压器、具有典型保护的高低压侧开关和刀闸、可控硅整流器(包括操纵系统、调节系统、保护系统、自动化系统、整流阀强迫空冷系统等)、连接110kV线路和融冰装置的母线及开关装置。通过计算选定采纳板状可控硅(型号T153630),可控硅单元如图1所示。图1BYnT-1000-50型可控硅单元电气接线(1T-153-630型可控硅;2分压与阻尼回路;3,4限流电抗器;5雪崩保护;6,7阳极保护元件;8操纵脉冲形成

4、回路;9操纵变压器)整流器工作于配电装置区专门的小间内,此小间的墙壁为发泡聚胺酯制作,其中安装有三相交流和直流正、负极绝缘子(套管)。可控硅整流融冰装置工作时要在电XX中产生电流和电压谐波,应该在交、直流两侧安装滤波器。考虑到滤波装置造价较高,可按用户要求选择是否安装。实践中采纳的融冰方式为:退出运行的线路,其中一相接正极(或负极),另外二相并联接负极(或正极)。融冰时间(包括开关倒闸操作时间在内)为22.5h。在上述融冰装置的基础上,很容易通过增加一些元件构成无功静止补偿装置,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2机械除冰法利用各种机械动力使冰产生应力破坏从导线上脱落称机械除冰方法。可以分为

5、4种基本方法,如表2所示。表2机械除冰方法滑轮辗压铲刮法(icingrolling)已在加拿大的Mnitob使用了50多年,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输电线路除冰的机械方法。它由滑轮、牵引绳及涂漆的胶合板或环氧树脂板等器件构成,加在滑轮上的力要足够让导线产生弯曲,这样,产生的应力才能使冰破裂脱落。但拉扯时注意不要损伤线缆、避雷线和绝缘子。滑轮铲刮法的最大优点是效果很快,且不需要特别的设备和专家,简便易操作,耗能小,价格低廉,较为有用,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费时,安全性能不完善,且受地形限制。据统计,要对一公里长导线进行滚压除冰约需12h。通过外部振动器使冻结导线和拉线振动的方法由于要求提供外振动源,并且因

6、振动会加速线缆疲劳,对雾凇有一定效果,对雨凇效果有限,除冰效果不佳,因而很少在实际工程中采纳。“dhoc”法由线路操作人员在现场使用木制套圈套在导线上,用绳子顺着导线拉,以消除覆冰,这种方法只是权宜之计,既不安全,又不十分有效。因此,很少有人推举使用。电脉冲除冰法(electro-lmpulseDe-Icing,EIDI)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其基本原理即是采纳电容器组向线圈放电,由线圈产生强磁场,在置于线圈附近的导电板(即目标物)上产生一个幅值高、持续时间短的机械力,使冰破裂而脱落。此方法在飞机除冰方面曾有成功的经验。EIDI装置的电气原理如图3所示:EIDI装置的电气原理实际运行中,每根

7、电线杆上安装1个EIDI单元,其中包括了贮能电容器,可控硅及相应的电子线路。每个柱上单元可以带6个EIDI执行器,每一个执行器包括脉冲线圈和目标物,目标物是与导线直接相连的线圈。贮能电容器及EIDI单元中其他部件直接由线路上的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供电。EIDI单元可以遥控,并且可以通过几种形式的冰探测器来自动操纵其动作:当探测器给出指示除冰情况的信号后,EIDI单元动作,向执行器中的脉冲线圈发出脉冲电流,执行器由此获得的冲击力将使冰雪从导线脱落。3 自然脱冰方法自然脱冰方法是不需要外界供给能量而靠自然力除冰防冰的方法。刷涂吸热涂料利用太阳能除冰只在有足够辐射时才有效但它难于应用到高压线上,因

8、为在夏天它会增加导线的温度,但也许可以用于地线上。在导线表面涂憎水性材料以达到防冰目的已引起广泛兴趣,憎水性涂料虽有好的憎水性能,但对覆冰的影响不明显,然而它可以显著的降低与导线表面之间的粘附力。在导线上安装阻雪环、平衡锤等装置,可在导线上安装阻雪环,平衡锤使导线上的覆冰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依靠风力、地球引力、辐射以及温度突变等作用自行脱落。该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因不均匀或不同期脱冰产生的导线跳跃的线路事故,不能保证可靠除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表3自然脱冰方法4 结论导线覆冰为一热力学及流体力学问题,影响因素很多,重点应研究覆冰机理、舞动机理,建立更准确的模型及开发更有效节能的防、除冰技术及装置。目前应用得较为广泛的是热力除冰与机械除冰两类方法,而其中又以热力除冰法效果更佳。自然除冰法虽然效果欠佳,但具有设备投资少,简单易行等特点,在线路覆冰初期仍起到一定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