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10904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第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的比值不能保持恒定B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膨胀,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C胰蛋白酶从胰腺细胞排出,既需要消耗能量又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D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2某同学为验证Cu2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进行如下实验。试管编号实验步骤甲乙1% CuSO4

2、溶液(mL)1蒸馏水(mL)1pH 6.8缓冲液(mL)111%淀粉溶液(mL)11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各试管放入37 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取出试管,各加入1%碘溶液0.1 mL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还应增设实验以排除SO的影响B步骤的目的是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C预期实验现象:甲试管深蓝色,乙试管浅蓝色或无色D步骤可用双缩脲试剂代替碘溶液检测3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致病性主要由拟核DNA上的基因控制B吞噬细胞被破坏后不能暴露该病毒的特有抗原C患者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下降D接种埃博拉实验疫苗

3、后的志愿者,机体能产生效应T细胞4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丙过程合成物质的单体在生物体内约20种,该过程需要2种RNA参与B甲、乙、丙过程中形成的核苷酸对种类分别为2、3、2C在造血干细胞中甲、乙、丙过程均可发生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均可起始多次5植物学家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在一片草原上有甲、乙两个相邻的植物种群,它们的植株形态并不相同,花的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甲、乙相遇处,它们通过杂交直接产生了可育的后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相同B甲、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C甲、乙种群的植株形态、花色不同,可为进化

4、提供原材料D甲、乙种群的植株形态、花色不同,说明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6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生态瓶编号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AB注:“”表示有,“”表示无。A两个生态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BA瓶应放置在通风且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位置C实验结果发现A瓶持续时间比B瓶长,原因是A瓶的物质和能量能自给自足D两组生态瓶进行对比实验,说明光照是所有生态系统必需的成分选 择 题 答 题 栏题号123456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54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

5、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9(10分)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物种指标马尾松苦槠石栎青冈光补偿点(molm2s1)140663722光饱和点(molm2s1)1 4251 255976924(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和不同种植物幼苗叶片。(2)光强大于140 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的去路有一部分进入_,另一部分扩散到_。(3)光强小于1 255 molm2s1,影响苦槠幼

6、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4)森林中生产者_,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5)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_(填“增加”“保持不变”或“减少”)。30(9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如图为HIV复制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HIV主要攻击_细胞。(2)催化过程1和过程2的酶分别是_、_。(3)参与过程3的RNA有_(写出具体种类),过程3表示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_(填“一条”或“多条”)肽链的合成。(4)依据如图写出HIV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31(8分)图甲是某草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

7、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杂食性小鸟与蛇的种间关系是_。(2)研究人员对草地上的蜗牛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关键要做到_。(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草原被野火燃烧后能恢复原样,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草变绿作为一种物理信息传递给野兔,野兔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作用。(4)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简图,A、B、C、D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的4种生物成分。图中_和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32(12分)小麦条锈病是造成我国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对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将能抗条锈病的品种

8、甲与易感条锈病的品种乙杂交,结果如表所示。杂交亲本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比例甲乙全为抗条锈病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31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果说明:抗条锈病是_性状。小麦抗条锈病与易感条锈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_定律。(2)研究者在F1中发现一株缺失了一条7号染色体的植株,该植株可以用来判定抗条锈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注:配子中若缺少一条染色体,受精能力差。个体中若缺少一条或一对染色体仍可生存。)杂交方案: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则抗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若_,则抗病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请考生在第37、38两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9、37(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等产品。图甲表示玉米深加工流程,图乙表示为了获得玉米新品种常采用的一种育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才能供给酵母菌利用,纤维素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_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_;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_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2)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10、_。如果还要对土壤中该类微生物进行计数,则接种方法是_。(3)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压榨法或_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4)在育种过程中,若改变图乙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中的_,则可能不会形成愈伤组织,而是形成胚状体。若愈伤组织没有形成根,但分化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38(15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业上青蒿素一般从青蒿植株中提取,产量低,价格高。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为培育出高青蒿素含量的青蒿提供了思路。科学家先通过紫外线处理大量青蒿幼苗后,偶然发现一株高产植株。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该高产植株控制青蒿素合成相关的一种

11、关键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1)提取了高产植株的全部DNA后,要想快速大量获得该突变基因可以采用PCR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_。(2)如果用青蒿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双链cDNA片段,用该双链cDNA进行PCR扩增,进行了3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以产生约为_个DNA分子,该双链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作青蒿的_,获得的cDNA与青蒿细胞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填“相同”或“不同”)。(3)将获得的突变基因导入普通青蒿之前,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1、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切割,原因是_,构建好的重组质粒

12、在其目的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启动子,启动子是_识别和结合的位点。(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蛋白质,应采取_技术。目的基因导入组织细胞后,通过_技术培育出青蒿幼苗。高考生物模拟试题精编(十三)1C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的比值会随有无染色单体而不同,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存在染色单体,比值为2,而后期、末期无染色单体,比值为1,A正确;成熟的植物细胞在水中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外界水分子被吸收进液泡内,从而降低了细胞液的渗透压,B正确;胰蛋白酶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载体蛋白的参与,C错误;干细胞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类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D正确。2D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

13、Cu2,所以要增设实验排除SO对实验的影响,A项正确;因为酶的活性也受pH的影响,所以要维持反应液中pH的相对稳定,B项正确;因为Cu2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甲试管中的淀粉无法被催化分解,所以遇碘溶液变深蓝色,而乙试管中的酶活性正常,淀粉会被部分或完全分解,加入碘溶液后呈浅蓝色或无色,C项正确;步骤不能用双缩脲试剂代替碘液检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D项错误。3A病毒无细胞结构,而拟核是原核细胞中的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A错误;在特异性免疫中,通过吞噬细胞对病毒的摄取和处理,能够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然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吞噬细胞被破坏后,该过程无法完成,B正确;吞噬细胞在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中都可以起作用,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接种疫苗后,机体可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等,D正确。4C由图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丙过程以20种氨基酸作为原料参与反应,该过程以mRNA为模板,tRNA为运载工具,其场所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故需要3种RNA参与,A错误;三个过程中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甲过程中形成的碱基对种类有AT、TA、CG、GC,乙过程中形成的碱基对种类有AU、TA、CG、GC,丙过程中形成的碱基对种类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