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考研经验细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91077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考研经验细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考研经验细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考研经验细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考研经验细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考研经验细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考研经验细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考研经验细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华新闻传播媒介管理考研经验谈 一、 选学校我本科学经济学,对传媒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传媒产业的问题,因此最初拟定的目的是人大的传媒经济学专业,暑假期间开始复习,但我发现人大的教师还是在用新闻的思路研究经济,此时,又碰巧发现我始终关注的赵曙光教师在清华,于是有改报清华的想法,我觉得赵教师是我接触到的非常尊重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学者师,非常专业。我报清华就是奔着教师去的。李彬,尹鸿,杭敏等等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教师。牌子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被清华凝聚的人是我最看重的。建议人们最初选学校的时候多理解某些状况,拟定了就孤注一掷的去努力,我当时就是、8月份看人大专业书,后来9月份改考清华,耽

2、误了某些时间,后期复习很紧张。二、 初试复习清华的初试涉及政治、英语、新闻与传播史论、新闻与传播业务,其中业务有A、B两套卷,媒管、新媒体答卷,全球财经、新闻学答卷,我是复习到0月份才懂得这个消息的,有全球财经的考生之前始终准备A卷,因此忽然面对卷有些措手不及。我政治7,英语65,史论2,业务123。(一)政治我政治报了辅导班,但没怎么运用好,去那里就是接受填鸭式的灌输,头晕脑胀,讲义也没怎么看。但我觉得如果运用得好,报班还是有用的。我觉得辅导班就是教师为你节省了研究历年真题预测的时间,她仔细研究后,告诉你。鉴于我个人复习经验,建议人们自始至终用一本参照书,大纲解析是最佳的。我政治进行了两轮复

3、习,一轮用任汝芬,二轮时,看过大纲解析、应试解析辅导班讲义,因此考前没有一本特熟悉的书。我觉得就是以大纲解析为主,吃透了,做好笔记。政治还是要做题,我政治多选错了6个,单选没错,和平时练习过的为数不多的习题错误率基本一致。有关做什么题,我没太多经验,我觉得做好历年真题预测很重要。提示人们别盲目买资料,买了也不做,挥霍钱还导致焦急情绪。(二)英语我花的力气很大,复习了接近三轮,但成绩不高,我觉得是翻译和作文没答好。英语一轮从四月份开始精读真题预测,每天只做一篇,精读到每个长难句,每个单词,每个标点。开始很慢,每篇做90分钟的时候均有,但做到30几篇的时候,此后接下来持续几篇全对,文章中也没有看不

4、懂的长难句,此时就明显感到自己英语阅读通过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提高。随着对考研英语套路的熟悉,做题越来越快,后期精读一篇文章,30分钟就能搞定。英语二轮我侧重对出题思路的分析,分析作者常在哪些地方设立选项?为什么在这些点设立?提供了哪些选项,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问题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我当时为自己设计了一套符号,一类在文中标记转折、因果、举例等;一类在题目后标记题目类型,例如代表细节题,M代表文章主旨题,B代表因果题,代表词汇题二轮结束后,就基本感到对阅读有信心了,读到文章的某一处就感到作者也许会在这里出题。英语三轮侧重运用真题预测学习写作和翻译。经验:自觉得背单词尚有一点心得。我开始被俞敏洪的

5、红宝书,背到P后换用星火大厚本的巧计、速记、精练,由于我发现我背单词就是把一种词的同义词、反义词、衍生词都总结在一起背,星火已经做好这个工作了。此外我背单词多是联系具体的情景,例如toug,我就想象生活中让自己感到棘手的场景,试着说一种句子,这样对英语的理解也有助于后来的应用,死记硬背不适合考研英语。教训:一是作文练习开始得晚,建议早开始,综合提高英语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二是翻译练习力度不大;三是模拟题做得很少,到考场上面对陌生的试题不太适应。(三)新闻与传播史论由于是跨专业,对专业课的不拟定性的把握,这种殚精竭虑的思考贯穿于我考研的全过程。我当时面对的困惑重要是这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框架是什么

6、?它要研究哪些问题?哪些是这个学科的重点、出题的热点?新闻与传播的题怎么答是能被接受的?真题预测是复习的核心主题!!我自始至终都特别注重真题预测,从多种层次反复研磨真题预测。第一,每一年的卷子构造,新闻、传播、中史、外史各出了哪些题,分值多少;第二,每一科历年的出题规律,例如新闻,每年几乎都考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历年传播出题按照一种什么思路;第三,思考出题人为什么这样出,我怎么答,例如我发现爱出某些概念之间的比较,例如新闻传播与创新传播的差别,那我自己就好好总结了一下,按照拉斯维尔的五W框架,总结后来发现收获非常大,也增长自信。今年看到新闻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差别,我一点不意外,由于平时复习就认真思

7、考过这个问题。自己还总结过诸多核心概念之间的差别。第四,预测下一年真题预测会出什么,我拿到史论的卷子就觉得心里踏实了,一半的题我都猜到了或是平时复习就非常注重。我有时拿着的试卷想如果我复习了此前所有的真题预测,这张卷子我能猜到吗?在完整夯实的一轮复习的基本上,我能答好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一开始就特别注重的问题,我读了李彬教师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马克思主义新闻官拓展读本,还对重点篇章做了笔记,受益匪浅。有些读到得东西未必考,但沉淀在你的知识能力中,在考场发挥时融会贯穿的使用出来。在考场的情景中,时间短暂,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和整顿思路,你能唤醒的、发挥出来的只是你在几种月的复习中积累

8、下来的最夯实的东西。(四)新闻与传播业务业务带给我的不拟定性的感觉更大。我就画了一种表格,横向是历年业务波及的真题预测的学科类别,例如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律、新媒体概念、中国老式文化等;纵向是时间,从到,然后就将名词解释和简答分类,找出规律,顺藤摸瓜,根据出的概念,懂得了教师关注的焦点,再去找到有关的概念复习。例如我发现清华爱出荣格心理学,我就准备了某些。还买了一本程裕桢的中国文化要览,找出考过的概念,然后看看概念所在的章节,例如石鼓文、程朱理学、天人合一等。复习经济类的措施也是如此,总之就是以真题预测为纲进行拓展。下面集中说说我看过的参照书,及其学习措施和收获。新闻学概论、新闻

9、传播应试精要刘建明,两本书配套使用,每个章节至少看了三遍。基本思路就是微观上把握每个概念及其间的对比,宏观上把握全书的知识框架构成,既读进去又走出来。用哲学理论去指引新闻学的学习,我觉得刘建明教师的学术研究的思路也是这样的,就是一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套路,用哲学措施指引具体学科的研究。对于概论,我先读,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摘录要点,整顿笔记,对于个别问题有自己见解的,就大胆写出来,就写在笔记上,学习知识不要见外,就把它当成自己的。复习到有关联的概念时,就前后翻翻书,比较比较。宏观上,我常常拿着目录看,看看这本书总体是怎么架构的,章节内容是怎么排列的,每章都涉及哪些内容,试着背目录,在脑海中建立一

10、种框架。应试精要前面的前言对于我答题措施有很大协助,每次对新闻学的答题措施特别困惑的时候我就读一遍前言,并用其中提到的答题措施指引平时的学习。例如学习到新闻真实性问题,我就想这个题出论述,我要答哪些内容,怎么组织,要出简答,怎么答,要出名解,又要摘取哪些核心点作答。如何在答案中体现逻辑性。我答题时尽量按分析框架或某种层次去展开,例如分析人肉搜索,我就以5W为纲展开。传播学概论:来源、措施和应用坦卡德,认真学习每章,做笔记。我觉得传播学核心是厘清传播学的基本知识框架。按照传播学说史的顺序,用活页笔记整顿各个理论,最后按一定顺序组装在一起,我是11月中旬完毕这个工作的,当时就觉得豁然开朗,也倍添自

11、信。笔记不在身边,记得不是很精确。我大体说说我总结的分析框架。一方面分为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先对比这两个学派的基本立场、观点、研究措施的异同,李彬教师传播学引论提供较好的比较。然后看批判学派涉及哪些流派,例如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经验学派总结重要看传播学说发展史,强效果理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等,这是最基本的,尚有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总结。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方汉奇,第一遍看得很仔细,第二遍、第三遍基本就是看网上买的缩略的笔记,下载的框架,背时间地点人物这些核心词。我觉得背新闻史就是把它当做故事去看待,带着好奇的心情去理解新闻界前辈都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这样饶有兴味的去理解,自然就记住

12、了,我没有感到丝毫的枯燥。全球新闻传播事业史李彬,这本书读来就更故意思了,但要是答题要合适简化或做笔记,我后来把本章摘要复印下来,再进行补充,我觉得时间充足的话做做笔记还是较好的。争取把书中提到的每个概念联系业务的真题预测都掌握。进行适度扩展,例如埃米尔?涂尔干,书中提到过,再例如CC管制原则,书中略提,没有展开,自己展开。核心概念:文化研究辞典费克斯编著,李彬译。02、的业务好多概念这里均有,的刻板印象,这里均有,我觉得这本书提供了某些概念的解释,还是非常好的。以真题预测为纲,把握其中的核心概念,对业务的名解协助很大。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李彬教师的书都通俗易懂,这个作为入门读物较好,其

13、中有批判和经验学派的比较,以及传播学的研究措施,值得好好阅读,做笔记。其中也波及,完型心理学等内容,对完整自己的传播学框架很有协助,我的框架就是从李彬教师的目录中借鉴诸多。中国文化要览程裕桢,圈出重要有关章节学习,出徐光启,是中国农学的代表人物,我当时就把医学的代表人物也看了。哲学那块,用这本书提纲挈领的复习一下,不错。理解传媒经济学吉莉安?道尔,全书就用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统筹,我是复试前的看的,也不错,是尹鸿教师作序。传播学概论郭庆光,我最初是看人大专业学时认真看过,做了笔记,答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也并不陌生。较好的,知识体例完整有序的传播学教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范敬宜,李彬,全都读过,

14、郑保卫、童兵讲的那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答题协助很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拓展读本李彬,李漫,涉猎范畴甚广,对从各方面理解中国国情有很大协助。部分读过,其中起火的世界对于全球混乱理论有协助。网络传播概论彭兰,只看了部分章节,对于网络传播写得非常好。我觉得清华网络传播方面的试题出的还是诸多的,很关注,多看看有好处。中国传媒产业蓝皮书崔保国,我复试的时候看过,的里面有产业地图,对于理解传媒产业的运作还是很有协助的。赵曙光的书,杭敏的部分文章我也零散借过,没完整看过。再就是建议人们关怀时事,多看看期刊论文。我当时复习感到很紧张,没怎么看,复试的时候恶补一番,初试前多看非常有好处,对于把握学界热点很有协助。

15、清华出题还是挺紧跟形势的,例如媒介融合、CMB都是近年热点。初试就谈到这里,下面谈谈复试。三、复试复习最初,复试复习也是特别迷茫,不懂得该准备什么,后来理解某些信息后,决定看看某些论文,读了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实践、理解传媒经济学,我推荐赵曙光媒介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较好的一本书,我当时没时间读了。下面说说我的复试以及我理解的复试信息供人们参照。个人进复试,录取了19个,其中有5个民族筹划指标,据说不占统招名额。我38分,已知第三,有391、389分的。我懂得的有个报媒管,都是特别有竞争力的,北大、两个山大(一新闻、一经济),一南开,一央财的。我懂得的录取了4个,那个不拟定。复试笔试题目,

16、群共享里有,我简要说一说。绩效管理、边际成本、传媒产业的特性,波士顿矩阵(以上名解每个8分)、论传媒转型、传播WEB2.与WEB10相比有哪些特性,传媒产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以上三个论述每个0分别)。复试面试。人们在一种教师等待,传播学方向和新闻学方向单面。各有教师引导,一般是新媒体最先面试,媒管最后,按各专业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的面试教师是范红主持,金兼斌、赵曙光、杭敏,尚有一种女教师我不结识,看来是年轻教师挂帅,李彬教师也许做为教学院长旁观,有一崔教师的博士生做引导员,面试的时候是书记员。一方面是一两分钟的自我简介。然后教师根据你的简述和呈交的个人自述提问。多是结合你自己的背景和传播学知识。例如问我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中国传媒产业的问题,合用和不合用的边界条件有哪些?(由于我自述里重点提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