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5)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10559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 (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草船借箭 (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草船借箭 (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草船借箭 (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草船借箭 (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 (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求发展草船借箭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草船借箭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19课。课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赞扬了诸葛亮神机妙算。课文结构严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本课时的教学是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至自然段。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起到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启迪智慧,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增加历史知识,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二)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时,使学生知道草船借箭整个过程。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上,要掌握前后联系的的

2、读书方法。并能加以运用,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学目标定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妒忌、擂鼓”等词语。(2)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3)紧扣人物对话,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的个性特点。(4)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认识文中的人物。(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认识人物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诸葛亮胸怀坦荡、机智过人、胆略超群的形象。(2)激发学生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2)扣住课文语言,感

3、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二、说教法、学法说教法:语文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以及第一课时的教学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即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领会,划词划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课文内容。、采用由“通读研读”教学。读中有思,读中有悟。、采用课件演示法教学。课件演示能起直观作用,有助于突破难点,此外运用讨论法、激励法、讲读法、板书法多法并举。

4、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运用“起因、经过、结果串联法”学会理清文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 合作学习法。课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后的讨论、更正,学生互学互鉴,找文章的突破口,以“妒忌”设疑,以词绕文,探究事情的起因。在“兵教兵”的相互交流中不断得到启发,会的学生在教不会的学生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合作,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重点段入手,抓重点词语,避免面面俱到,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三、说教学准备1.教师:生字新词课件;相关句子课件。.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四、说教学设想本课分两课

5、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清生字新词障碍,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借箭的原因,品析人物形象。第二课时:从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三个方面去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下面我详细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五、说教学流程草船借箭第一课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出示书本:三国演义。谈话:老师手里的这本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课后的“资料袋”。课件出示资料袋内容: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

6、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板书课题。19 草船借箭【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课文资料袋,让学生说说对三国演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加深学生的知识积累。适时进行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故事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以上设计,基于以学生为主体,文本为本考虑,从学生的已有的学习经验入手,力求达到平实、有效。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请同学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读不准的字音可以查字典。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分钟后我们来交流。.同学们在学习中,都遇

7、到了哪些难读的句子?我们来交流一下。.出示句子:()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出示词语:妒忌推却都督迟延丞相调度水寨擂鼓幔子呐喊()指名读。()齐读()难写生字指导。(寨丞)、理解词语:妒忌都督丞相。【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等,一定要认清形、读准音,并且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理解词语,又加深对文中主人公的了解。三、梳理文路,了解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分钟后我们来交流。.指名交流。这篇课文是

8、按-顺序写的。.分析文路,采用起因、经过、结果串联法来进一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本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枝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2)、课文以“借”为线索,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受任务)。接着写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写了草船借箭的(过程)(妙计借箭),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如期交箭)。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故事发生的起因。【设计意图】紧扣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造成了悬念,不仅帮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教学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培养

9、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四、学习对话,体会人物导语: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知道周瑜的居心叵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要陷害诸葛亮,把造箭的人任务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又是怎样接受任务的呢?他们的对话很有意思,请同学们划出来,同桌分角色读,体会他们的特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对话中体会人物的形象,并做旁批。分钟后我们来交流。.指名交流,并读出相关的语句。3.指导朗读。()同桌合作读。()展示读。【设计意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结合课文时代背景的介绍,遵循“研究性阅读”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从文本语句的前后

10、联系中品析人物形象,在字里行间洞悉人物的内心,然后自由发挥,各抒已见,提升语文素养。五、小结本课,设置悬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周瑜因为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让他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可诸葛亮却答应只用三天完成任务。那么诸葛亮能顺利完成吗?周瑜的如意算盘又将如何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了学生质疑,还要教学生解疑,我让学生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去自主研究刚才提出的问题,这样降低了难度。紧扣重点,再次质疑。紧扣重点设疑问难,以学定教,为下边的阅读明确了方向。六、作业设计,安全教育1、作业内容:记忆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第46回。2、安全教育:进出教室不要拥挤或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行。【设计意图】语文绝不仅仅是学习课文中的几篇文章,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只有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只有那句老话说得:“只有阅读,才能阅读”,所以让学生的注意力从书内转移到书外,由课内转移到课外,让学生体会阅读名著的兴趣。板书设计:草船借箭妒忌 陷害周瑜诸葛亮【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能显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以及借箭成功的原因,又能显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看过板书就能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从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故事情节,为整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