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阀维护检修规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09370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蝶阀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蝶阀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蝶阀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蝶阀维护检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蝶阀维护检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蝶阀维护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蝶阀维护检修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蝶阀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 1.1主题内容及使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 WB300蝶阀及其辅助设备如限位开关、空气过 滤减压机等的维护、检修、投运时的具体要求和实施程序以 及各种作业时安全注意事项。本规程适用于在线蝶阀的维护、检修和校定。3)输出压力特性:土 0.004Mpa2.完好条件1)核对铭牌上技术参数是否符合使用要求。2)清洗阀体内腔及谍板,检查各部分有无损坏现象,各联 结部分螺栓、螺母是否松动,松动的拧紧。3)安装蝶阀时阀应在关闭位置,而且阀的中心与两边管道 对中,以便转动阀板时不与管道边缘接触或与垫片接触。4)管道法兰垫片不准伸入阀体,根据介质种类和温度选择 适当的垫片材料。5)预紧法兰螺

2、栓时,必须对称均匀地拧紧,并保证阀板能转开启位置 6)接上供气管路,连接前应用干净压缩空气将管路的污物 清除干净。3.维护3.1日常维护3.1.1 巡回检查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内容包括:a. 向当班人员了解仪表运行情况;b. 查看仪表显示是否正常;c. 查看仪表的三个接线插口是否接触良好;d. 查看仪表是否处于锁密状态;e.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定期维护定期维护内容包括:a. 每周进行一次仪表外部清理工作;b. 每半年进行一次仪表外部清理工作; 3.2定期校准321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为12个月(依使用情况,可为 6个 月)3.3 一般故障及处理故障情况原因排除方法阀杆

3、转动不灵活或卡死1.填料压缩过紧2阀杆与衬套间隙不够3阀杆发生弯曲1. 适当拧松填料压盖的螺母2. 考虑阀杆与衬套是否合乎图纸要求,不合要求的重新更换3. 将阀杆校正修直或更换1.密封面有损伤(如压1.将密封面加工修整,如损伤严重密封面泄痕、擦伤)应重新更换密圭寸面露2.密封面之间有污物附2.清洗密封面着1.填料压盖没压紧1.将填料压盖均匀压紧填料填料处泄2.填料保管不善而失效2.重新更换填料露3.填料的品种、结构尺3.应先取符合要求的与阀杆相配套寸和质量均不合要求的填料1.阀门未关到预定位置1.应适当转动阀杆,使之关到预定阀们关闭2.阀座与阀板间有异物位置不严实3.阀门密封圈加工不好2.将异

4、物清除干净3.将密封圈加以修整或重新更换4.检修4.1检查要求1)执行机构各个供气管接头不准有松动2)执行机构的气缸部分不准漏气3)连接阀体与执行机构的螺栓应拧紧4)连接活塞推杆与旋转轴的转动机构不准有异常现象5)填料压板的松紧程度应使介质不泄露4.2维修(拆卸注意事项)1)完全切断前后的流体2)阀内压力降低到大气压力3)阀体组件的温度降到常温 4.3密封填料的更换 更换填料时,阀体内腔应卸压。蝶阀使用一段时间后,再进 步拧紧填料压盖上的螺母。4.4更换阀座清洗阀座的内壁,检查零件的密封表面状况,将阀置于打开 状态,卸下保护环,拆下阀座,更换上阀座后,要求执行机 构处于关闭位置,然后输入供气压

5、力检查阀的动作是否正 常。4.5执行机构和阀体组件的拆卸与装配从阀体上拆下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在出厂时已装在阀 体上,行程限位件也预先调整好,把支架上与阀体连接的螺 栓拆除,即可以从阀体上拆下执行机构。重新把执行机构装在阀体上:1)安装之前,把蝶阀转到关闭位置2) 清洗旋转轴承和旋转轴孔,涂上油脂如Tecty1506以防腐3)根据需要,将旋转轴上的方孔对准连轴套的方孔,然后 固定支架与阀体上的连接螺栓 对于RC单作用气缸活塞执行机构,当阀体处于要求时 的初始位置时,气缸中的弹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手动操作蝶 阀时,应顺时针转动手轮使阀关闭。调整蝶阀开度的限位螺钉,调节式蝶阀开度通常限制在70。,切断

6、式蝶阀的开度是90,不准把阀板转动角度超过90。,以免损坏阀座。4.6检修质量标准检修后应达到规定的完好条件5. 投运6. 安全注意事项6.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1)维护人员由两人以上作业2)对可能导致工艺参数波动的作业,必须事先取得工艺人员的认可3)对联锁的仪表,维护前先解除联锁6.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1)对运行仪表的检修必须办理工作票2)不得带电拆除仪表及零部件3)不得使用不适宜的工具检修,以防损坏仪表4)不规范、不合格的零配件不准使用5)清洗仪表零部件和印刷线路板时,必须使用适宜的清洗 剂6.3投运安全注意事项1)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2)透运前应与工艺人员联系,并取得工艺人员的协助和配 合3)仪表投运后,应严密监视仪表运行情况和相关工艺参数 变化情况,确认仪表正常运行后,方能认为投运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