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二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90911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二篇).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食品安全法宣传知识资料一、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哪些内容。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4)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7)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二、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哪些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与生

2、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2)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3)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4)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5)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

3、清洁。(6)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7)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9)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三、要防止食物中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1、大家注意不要在野外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

4、,也不要将几种蘑菇混合在一起吃,否则一旦中毒,很难鉴别、治疗。2、选择食品时一定要新鲜、干净,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绝对不能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兽肉。夏季气候炎热,剩饭菜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食用时一定要再蒸熟、煮透。3、购买食品时,一定要购买有注册商标、厂家、产地、近期出厂的商品。不要到没有卫生合格证,经营许可证的个体摊点购买食品,以防上当受骗引起食物中毒。4、未加热透的豆浆、四季豆和发芽的马铃薯都是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因素。食品安全法宣传总结范本(二)大田中学食品安全宣传资料食品安全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在_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

5、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依照本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第六条有关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消费者购买合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有符合法律要求的标签、标识的食品。

6、第五章食品生产经营第二十七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但是,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获得食品流通的许可;获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获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获得食品流通的许可;生产者生产在本乡(镇)行政区域内销售的食品,不需要获得食品生产的许可。第二十八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拟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包装、储存等场所,并确保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

7、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有与拟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采光、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以及排放废水、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三)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四)有与拟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符合防止食品污染要求的设备、设施布局和操作流程;(五)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六)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第三十条申请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能够证明其具备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条件的相关资料。第三十一条国家对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实行许

8、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活动。申请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依照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行政法规执行。第三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第三十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在食品中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目录由_授权的部门制定、公布。销售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或者生产食品所使用的食品

9、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经检验合格。食品生产者使用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向县级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三十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食品,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没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和本法规定的其他要求。1第三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从事下列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一)生产经营含有国家明令禁用物质的食品或者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二)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三)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用化学

10、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四)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五)经营_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_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六)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的食品;(七)生产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八)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食品;(九)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污染的食品;(十)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十一)生产经营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第三十八条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原

11、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查验记录制度,查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供货者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出厂的检验报告或者其他有关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并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其_、进货日期等内容;对已经实行食品安全监管码管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还应当查验食品安全监管码;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查验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_年。第三十九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

12、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_;(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保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八)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已经实行食品安全监管码管理的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食品安全监管码。第四十条获得食品安全监管码的食品生产者,应当在其生产的食品上市之前,向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送食品的生产日期、产品检验合格信息以及实时更新的其他信息。第四十一条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其说明书或者标签应当标明

13、本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字样。第四十二条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包装,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诊断功能。食品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包装上的声称承担法律责任。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容易辨识。第四十三条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其_、销售日期等内容;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及与食品标签、说明书、包装所标明

14、的内容不符的食品,不得上市销售。食品出厂检验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_年。2第四十四条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对已经实行食品安全监管码管理的,应当查验食品安全监管码;对尚未实行食品安全监管码管理的,应当查验下列事项:(一)供货者有无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二)有无食品出厂的检验报告或者其他有关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第四十五条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其_、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_年。第四十六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储存食品

15、,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的食品。第四十七条食品经营者储存散装食品,应当在储存位臵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其_等内容。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其_和经营者名称及其_。第四十八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或者说明书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承诺其销售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对所作的承诺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四十九条在集中交易市场、柜台出租场所和展销会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条件。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_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许可证,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条件、内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和经营的食品是否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食品经营者经营不安全食品或者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因本市场经营的食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五十条运输食品的,应当使用安全、无毒、无害、清洁的运输工具,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