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2份)_45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05316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2份)_4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2份)_4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2份)_4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2份)_4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2份)_4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2份)_4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2份)_4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也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二年。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亦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二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聚焦基层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的专业难点和困惑问题,引导幼儿园深入聚焦保教实践的薄弱环节,将科学观察了解幼儿作为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通知明确,宣传重点为:如何

2、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一、如何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教师:走进孩子内心,从倾听开始。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就在这里;静静地守护,静待花开。(一)你是小话痨,我是好听众当孩子主动分享一些事情时,教师的回应态度很重要,如果教师认真对待和倾听,孩子就会被激发出更强的倾诉意愿,并且会受到鼓励、积极表现,获取更多信息。所以,孩子爱说话,说明他跟你相处是放松且愉快的,并且也对你充满了信任。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好好珍惜那

3、个有点“小话痨”的孩子,成为他们的一名好听众,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故事。(二)你多元表达,我倾听支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自由创设符号,把自己活动中所见、所乐、所想、所悟等感受,用动作、语言、符号、图案等,代替内心的话,进行多元表达,即游戏表征。游戏表征是儿童思维内化的过程,他们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幼儿的一百种语言需要教师的一百零一次看见。幼儿表征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读懂幼儿的关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和需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惑,以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儿童的情感更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当我们学会

4、以平等、开放且耐心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探索、发现和成长的开始。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相伴成长!家长:相伴孩子成长,从倾听开始。教育就是,给他时间“胡思乱想”,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二、教育是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发光(一)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

5、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二)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倾诉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但是家长为什么能心安理得地打断正在发表言论的孩子呢?有时候家长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反而会令其变得更加美好。(三)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沟通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

6、家长在孩子想要与其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很忙”,忙不是借口,为什么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反而没时间听孩子说话呢!以“忙”为理由拒绝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四)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有诚意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得很敷衍、心不在焉等等。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任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当孩子主动说话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五)具体怎样做呢?首先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次用眼睛看着孩子,再者时不时的做出回应,但一定要避免“嗯”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最后用心听孩子

7、表达,不要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好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就在这里静静守护,静待花开。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我们在行动!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关于学前教育宣传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

8、通知)明确,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为“倾听儿童,相伴成长”。通知明确,宣传重点为:一、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二、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三、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一、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为什么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不懂得多么深奥的语言表达,更不懂得用语言抒情.他们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将自己的内心完完全全的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出来。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背后一定有一个正当理由。他们可能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是用“非正常”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这个时候,我们坐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则是对孩子最好

9、的关注和支持。所以,当我们见到他们做出某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想办法倾听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从他们的行动中知晓他们的需求,从而给予他们照顾,帮助他们成长。我们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二、成人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一起分享,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妈妈打断了:“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

10、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怎样倾听孩子的心声1.耐心倾听父母先减少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你才能够有耐心倾听下去。别忽视孩子的感受,不要让孩子觉得他的痛苦不重要。2.目光接触在我们和孩子交流时,眼睛和耳朵一样的重要。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一扇窗户。我们也能够用眼睛去传达:“我就在这里,听你说话!”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身,是不是对孩子生气的时候、命令孩子的时候,会对孩子说:“看着我,听我说话.”这样的话语呢?那么,孩子讲话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让自己蹲下来,眼神保持在孩子身上?3.全神贯注当孩子需要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要放下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面对孩

11、子,给予他全神贯注的注意力。即使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也需要先跟孩子道声歉意,给予自己一定的时间,然后要遵守自己和孩子的约定。当我们已经准备好和孩子正式交流时,就要关掉电脑、放下手机,提醒自己,这一段时间,我们要全部给孩子。4.切忌主观为人父母,总会习惯于口若悬河的指导孩子。但是,我们需要把“教”孩子和“听”孩子分开成两个场合。在孩子需要倾听的时候,我们不要主观判断打断孩子的说话。我们可以微笑、点头或拍一拍孩子,以这种方式来支持和鼓励孩子表达,但不要打断孩子说话。你的干扰会打断孩子思维的连贯性,会让他感觉沮丧。5.共情共鸣当孩子说完话后,你可以用稍微不同的词语重申一下他刚才所说的,以表示你一直在倾听他的想法。比如说,如果你的孩子在抱怨他朋友时,你可以这样说:“看起来你这一天和朋友相处得不愉快。”这样说不仅表示你在听孩子诉苦,而且如果你误解了他传递的信息,这时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机会来解释说明。征稿活动好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就在这里静静守护,静待花开。我们是如何做一个倾听者的呢?欢迎家长朋友们来稿分享。征稿要求:1.一张您与孩子互动的照片或视频,并用文字记录您和孩子的对话。2.来稿投递:请投递至本班班主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