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90527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阶段考试10月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城市201届7高三年级上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端午节,不少地方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灾难。 他不听大家的劝阻,背起行囊出了家门。 他发表言论时,滔滔不绝,又,谁能劝得了他?A. 祛除径直不容置喙B.驱除径直不容置辩C.祛除径自不容置喙D.驱除径自不容置辩参考答案:“祛除”指除去疾病或疑惧、邪恶等,用于抽象的事物;“驱除”指赶走、除掉,多用于具体的对象。“径直”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径直”指自作作主张,擅自行动。“不容置喙”,侧重于不容许别人说话;“不容置辩”指只让人赞同而不容许申辩

2、、解释。2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B. 多年来,尼古拉特斯拉无时无刻不忘刻苦磨练,从而使其左手书法与通常的右手书法明显不同,其左手书法使欣赏者感到既熟悉又有些陌生。C. 冰雪皑皑之际,鹅毛般的大雪还在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唯有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教人精神为之一振。D. 尽管贝克特一生创作过许多作品,但真正使他大红大紫、名震世界的,是他1952年发表的第一个荒诞派剧本等待戈多。参考答案:(.语序不当,顺序问题.“无时无刻不忘”把意思弄反了C句式杂糅,去掉“为之

3、”)3. 下面四项中措辞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 叨扰多日,心中深感不安。特备薄礼,敬请笑纳。B. 久闻先生大名,虚位以待,静候台驾。C. 多蒙领导垂青,自当不懈努力,不负期望。D. 大作收到,冒昧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参考答案:(雅正:客套话,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叨扰:受到款待,对麻烦、打扰对方表示歉意和谢意时用的客套语。台驾:旧时称对方。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国美学之所以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是因为美学既需要面向全人类普适性的审美价值向度,。,。,何为美、如何审美等都不是僵死划一的教

4、条。 虽然美学也需要研究人类审美活动中的普遍性问题、得出关于人类审美现象的规律性结论 但它的问题和结论都不仅仅系于客观的一维 也需要形成不同的民族化审美话语 不应以追求统一的标准性为目标 审美本身就是人类情感多元、价值多样的诗化呈现 美学不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A. B.c.D.参考答案:(根据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5. 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怀,与“双阙戎虏间,千门战场里”差别最大的一项是(3分)A.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B.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宋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C. 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D自许封侯

5、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宋陆游夜游宫)参考答案:(AC表达的都是江山沦陷的悲愤以及奋己立功的志气。表达的是人事纷杂、宦海沉浮的感慨。)二、文言文阅读(18分)(命题人:孙卫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咸69题。上冢宰许公书何景明中书舍人何某顿首,上书冢宰许公下执事:某诚至愚,窃见明公自入吏部,所推进者皆崇饰名节、砥砺廉耻之士,清议攸与,群望影附,乡鄙末进,实亦私抃。中书舍人何景明叩首致意,上书于吏部尚书大人许公门下:何某确实愚昧至极,私下也看到您自从入主吏部以来,所提拔、推举的都是注重自己名声、节操的正直廉洁之士,时议赞许,众望所归,连我这个乡野小辈,也在私下庆幸不已。乃者主上幼冲,权阉

6、在内,天纪错易,举动大谬。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然而上下之臣,未见有秉德明恤、仗义伏节者。某虽寡昧,谅明公之所必忧也。夫国有人曰实,无曰虚。以今日观之,虽谓之虚可也。某所以系大小之望,致虚实之原,实惟明公之责,是明公虽欲无忧,不可得已。当今,圣上年幼,大宦官在朝中专权用事,致使天纲不正,国策谬乱。下察人事,上观灾变,古往今来,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但是,满朝上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坚持正义,体恤国情,临危不惧,仗义执言。我虽然孤陋寡闻,却也能体谅阁下的忧虑。就国家而言,贤才在位,便有实力;贤才无权,就叫虚弱。以现今的局面来看,称作虚弱也是理所当然了。所以,我认为不辜负朝廷

7、和百姓的希望,正本清源,您是责无旁贷的,因此,大人即使想高枕无忧,恐怕也是万难如愿的。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议者难之。或谓宜少自贬以为容。夫自贬以为容者,患失者之所为也。孰谓明公表师百僚,坚立万仞者而为此乎!某于明公素未伏谒,然慕义甚深,区区之怀,不敢不露。窃为明公划二策,惟明公之自择焉。一曰守正不阿,不容于权阉而去者,上策也;二曰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下策也。夫今之计,止是二者,二者俱为不容,然守正不容,可以激颓靡与当时,流声烈于后世,损少而益者多。自贬不容,则颓靡益恣,声烈且败,益少而损多。二者曷重曷轻,惟明公之自择焉。近来听说大宦官侵犯阁下正当权限的事屡有发生,时议也

8、因此替您担心。有人甚至认为应该稍作退让,以换取宦官的宽容。作退让以求宽容,我觉得只有患得患失的小人才会这样去做。谁又能想象:先生您身为百官表率、刚正不阿的堂堂君子也肯出此下策呢!尽管我与您从来没有私交,然而对您却十分景慕,因此,心里的想法,也就不能不向您一一袒露了。我曾私下为您设想了两条对策,供您明断。其一,守正不阿,为宦官所不容,辞官而去,此乃上策;其二,屈膝忍让,以讨宦官的欢心,而为天下及后人所不容,此乃下策。当今之计,只有两条,都是有所不容,不过刚直守正,不容于宦官,却可以激励世风于已颓之际,传播美名于子孙后世,弊少利多。至于屈膝宦官,不容于天下世人,则朝政世风一发而不可收拾,自家亦身败

9、名裂,得不偿失。二者利弊,何轻何重,唯请大人自己掂量、选择。昔者子贡谓孔子曰:“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贬乎?”孔子曰:“良农能稼,不能为穑;良匠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赐,尔不务修道,而务为容,尔志不远矣。”由是观之,士而未禄,尚不可为容,况位冢宰,统百官而均四海者乎?而何以为庶官之地,天下之望乎!今时匹夫女子,咸知太息,用以为慰者,以有明公在位。望明公深惟保重。当初,子贡曾对孔子说:“先生您的道义,过于博大,而天下无法接受,何不稍微降低点标准呢?”孔子回答:“好农夫只能做到精耕细作,却无法保证五谷丰登;好工匠可以做到巧夺天工,却不能处处顺应每个人的

10、要求。君子则只有不断修身养道,并以此来规范行为,统摄言论,而不会降格以求。子贡啊,你不努力修养道德,却只想着取悦当世,你的志向也太渺小了吧。”如此看来,一个未做官的读书人,尚且不可随俗,更何况身居要职,总领百官,治理海内的当权者呢?否则,又怎能成为众臣群官的中流砥柱,天下百姓的希望所在呢!当今之世,就连匹夫、女子,都知道为国事担忧,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您老仍然大权在握。切望阁下深思熟虑,善自珍重。某积怀甚久,不敢轻造门下,谨遣家人持书,托阍者通焉。幸明公赐察,不即叱责。以上所言,埋在我心里已经很久了,我不敢贸然登门造访,谨派家人持此书信前往,托府上守门者转呈。还望阁下能够拨冗过目,不要立刻予以斥

11、责驳回。【注】冢宰:周礼以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全国政务。后人把宰相或吏部尚书也称冢宰。许公:许进,字季升,官至吏部尚书。为刘瑾所恶,坐事削籍。中书舍人:明代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从七品。下执事:原指供差役的人员。这里谦称自己不配直接讲话,请下人转达。清议:这里指舆论。攸:所。与:赞许。抃(biUn):鼓掌。幼冲:幼小。明恤:明于救弊。伏节:死节。正:通“政”。为容:指取容于人。顺:顺应每个人的要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义攸与,群望景附与:参与B.孰谓明公表师百僚表:做榜样C. 不容于权阉而去者去:辞官D.良农能稼,不能为穡稼:种田答案:A与:赞许7. 下列对原文

12、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许进自从入主吏部以来,提拔、推举正直廉洁之士,此举众望所归,连作者这个乡野小辈,也在私下鼓掌庆幸。B. 圣上年幼,权阉当权,致使国策谬乱。就国家而言,作者认为只要有贤才便有实力,没有贤才就虚弱。C. 作者和许进素不相识却对他十分景慕,并为他设想了两条各有利弊的对策,希望许进慎重选择。D. 子贡认为孔子的学说不为世间所接受,希望老师稍微降低标准取容世俗,孔子批评子他志向不远大。参考答案:B就国家而言,是有贤才(在位)当权,便有实力;贤才无权,就叫虚弱。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此时者也。(3分)参考译

13、文:下察人事,上观灾变,古往今来,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究,考”译为“考察”;“甚”译为“厉害,严重”;“于”译为“比”;语句通顺。).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议者难之。(3分)参考译文:近来听说当权的宦官屡次侵犯阁下您的政务,评议的人为你感到担忧。或:近来听说当权的宦官屡次侵犯阁下您的公正,评议的人指责(权阉主权)这件事。(“干”译为“冒犯,侵犯”,“正”通“政或译为“公正”,“难”译为“感到担忧”或为“指责”,语句通顺。).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卞策也。(3分)参考译文:贬低(抑)自己来求得被宦宣宽容(容纳),却不被天下及以后的人容纳,这是下策啊。(“自贬”为宾语前置

14、句;”容于权阉、不容于天下”均为被动句;“而”译为“却”;“下策也”为判断句;语句通顺。)9请简要概括作者写信给许进的目的有哪些。(3分)。答案:揭露阉党当权,天纲不正,国策谬乱的黑暗现实。(分)指斥公卿大臣不敢坚持正义,体恤国情,仗义执言的丑陋行径。(分)希望许进守正不阿,不屈节权阉,不负天下人期望。(分)(希望许进珍惜重位,恪尽职守,不辜负天下人的期望。)二、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注】崇让宅:李

15、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写作此诗时诗人仕途受挫,暂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长安。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濩落:空虚冷落。只尔:只是这样。(1)首联写景有何特点卜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运用比喻、拟人,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描绘出露重天寒,风摇翠竹的画面;(分)交代季节。(分)渲染烘托悲凉的氛围,衬托诗人内心的凄楚:(分)奠定了诠诗凄凉的盛情基调。(分)(2)“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寄托了诗人哪些感叹。(6分)答案:“浮世”即浮生,谓世事不定、生命短暂,人生坎坷;(分)对红荷的痛惜,对时间流逝的悲叹;(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对人生难得团聚的痛惜。(分)注释:(1)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邸宅。微霰(xidn):微细的雪粒。月:一作“风”。回塘:回曲的水池。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万竹:据韦氏述征记载,崇让坊多大竹。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唐许浑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红蕖:红荷花。蕖,芙蕖。唐李白越中秋怀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