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05262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会员独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卷12005年11月,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将下面两张清朝时期的“万世师表”拓片以人民币5000元的底价予以拍卖。这两张图片能够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清朝重视利用儒家学说来巩固统治 统治者肯定孔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孔子的治国主张获得完全认同 清朝基本肯定汉族封建教育形式A B C D2“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A注重以人为本 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 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2、。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4某思想家强调“不自是,故彰;不自戕,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位思想家是( )A老 B孔子 C王阳明 D王夫之5某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位思想家应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6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

3、有(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A B C D7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A B C D8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

4、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9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10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 B主张民主

5、 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维护君主权威11针对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大夫跳“八佾舞”,孔子表示反对,主张“克己复礼”,其实质是( )A提高个人修养 B维护传统礼制 C扭转天下乱局 D规范人际交往12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是孔子仍然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D循循善诱的说教13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14.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

6、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C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15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16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

7、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D以法为教、焚书坑儒1715世纪西欧一些地区成立了新式寄宿学校,课程设计围绕着教育学生快乐而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这一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A人文主义思潮 B理性主义思潮 C功利主义思潮 D现实主义思潮18“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能反映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是A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三权分立,彼此制衡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19在古希腊的某一天,两位哲人普罗塔哥拉与苏格拉底围绕一些哲学问题展开激励的讨论,两者最有可

8、能达成的共识是A强调人类法律,否认绝对权威 B对神持怀疑态度,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C主张“道德就是知识” D热衷于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20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21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A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思想一脉相承 B中国传统儒家思

9、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22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2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

10、制王权的压制上述观点正确的是A B C D24.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亚里士多德也说:“男子生来上等,女子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这反映出( )夫权社会里女子地位相对较低 东西方妇女都处于社会底层 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妇女都不属于公民 古代思想家均不同程度存在思想局限性A B C D25.“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 D明清统治者大

11、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26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流派纷呈的时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思想,至今对构建和谐社会仍产生着积极影响的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相爱,交相利”人贵贱有“序”A B C D27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请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这个传说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有人说把朱熹比喻成“孔夫子”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 )A. 朱熹是教育大家,也被奉为“圣人”B. 朱熹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C.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学的贡献极大D. 由于朱熹的个人努力,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2

12、8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29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指A、君权神授 B、独尊儒术C、“有教无类” D、实行“仁政”30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当时统治思想的特点是A、推行仁政 B、儒法合一C、无为而治 D、道法合一二、非选择题(共4题,31题11分;32题9分;33题12分34题8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31.(11分)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东西方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而苏格拉底则强调“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两者的思想包含了一定的民本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指出二者的民本思想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2)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7分)32.(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学而材料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材料三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 朱子语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