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育儿:尴尬的一巴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0296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外育儿:尴尬的一巴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海外育儿:尴尬的一巴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海外育儿:尴尬的一巴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外育儿:尴尬的一巴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外育儿:尴尬的一巴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外育儿:尴尬的一巴掌 张榕曾经是一位全职母亲,她的三个儿女全部生在日本,于是她就有了不少独特有趣的经历日本的幼稚园常常安排家长参观。就在家长们聚精会神、悄然无声观察孩子们的活动时,洋洋和一个小姑娘发生了纠纷,只见洋洋伸手就给了她一个耳光,啪的一声,小姑娘张开嘴大哭起来。我尴尬极了,赶快向小姑娘的母亲打招呼,赔不是。她的母亲笑着摆摆手:“没关系,没关系,小孩子的事。再说我们家美里也太爱哭了。”看她那样子不像是客气,以后和这些母亲接触久了,发觉她们确实对于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你推我一把、我拍你一下的事不太在意,也没有些人因为这个告状的。然而,我担心的是,那段时间洋洋常常抬手打人,我几次在幼稚园看

2、到类似的情况,可老师却从未向我提到洋洋打人。我向老师说出我的担心时,老师耐心地跟我解释:一孩子语言表示能力不强,就会出现“手比嘴快”的现象,不但抢玩具时会动手,当她想表示一个什么意思时全部有可能以手代嘴,譬如洋洋早上和儿童打招呼,也会拍人家一把,手上又没有轻重,被拍的孩子也会哭,这时老师就会告诉她应该说“早上好”,这么动手儿童会痛的。如此重复引导她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意思,加上孩子本身语言能力的提升,这种现象会消失的,因此,我们不能轻易给孩子扣上“打人”的帽子,何况她的这种“打人”也并非全部是恶意。我真佩服老师对孩子的心理分析得这么细,实际上正如老师所说,那不过是阶段性现象。不向孩子的哭闹投降有一

3、次,和爷爷奶奶一起带洋洋去一家大百货店,进门之前和洋洋说好今天不买玩具,不过看到那琳琅满目诱人的玩具,洋洋还是动心了。接下来的场面可想而知,哭天抹泪的孩子拉着我的衣角,周围的用户投来多种眼光,我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尽可能控制场面不能闹得太大,那个滋味真的不好受。事后,奶奶说:“看你平时挺宽容的,动起真格的来还挺厉害呢。孩子哭成那样,你也不动心。”奶奶说的没错,我是个宽容和气的母亲,但在大的标准问题上我又是很不讲情面的。有好友说,依你的经济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孩子更多的要求,何须弄得孩子哇哇哭,可我以为不是买不起,而不是不能让孩子养成以哭要挟大人的习惯,也不能想要什么马上就有什么,以至于得到任何东西全

4、部是理所应该的,不知道感谢,也没有了兴奋,不知克制和忍耐。现在孩子全部大了,但有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还是会难过地掉眼泪。这时,我不会发怒训斥,而是搂着她说:“想哭就哭一会吧。不过,不行的事情还是不行。”我想这大约就是严厉中的宽容吧。孩子的耍赖不是天生的。在地上打滚胡闹的是孩子,渎职的是家长。“父亲留”洋洋回国,看着什么全部新鲜,不论看到什么她没吃过,并认为是好吃的东西,比如油条,全部会说一句“父亲留”,意思是“给父亲留一点。”而且,她不是口头上说说的,不论我们怎样解释,说父亲人在日本,或说父亲从小就吃这种东西,不稀罕,全部不行,她一定要我们给父亲留一份。外公外婆对此大加赞赏,直说孩子懂事。日本的物价实在太高了,就我们当初的经济能力来说,很多时鲜水果、蛋糕之类的东西不可能常常买,也不可能大量买,于是,这类高级食品就成了挺珍贵的东西。每次我们把这些东西分成三份,父亲母亲和洋洋各一分。假如洋洋还想多吃,那就得要请求父亲母亲让给她一点。假如我们答应了,她会感到格外快乐,同时也对父母的谦让充满谢意。尽管从结果上看,还是大部分全部被孩子吃掉了,但不一样的是,她不是理所当然地得到这一切的。另外,在日本父亲常常加班晚回来,只有我和洋洋吃晚饭,因此,就会自然而然地给父亲留一份,这已经成了习惯。有什么好吃的父亲母亲也吃,哪怕只是尝一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