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期末阅读专题训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90053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阅读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阅读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阅读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阅读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阅读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阅读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语文期末阅读专题训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下期末阅读专题训练一、 文言文阅读(一)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

2、,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字词。(1)邑人:(2)利其然:(3)扳:(4)环谒:2、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注音。(1)不能称( )前时之闻(2)泯( )然众人矣3、翻译下列句子。(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_。(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4、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_。(二)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虽人有百手,

3、手有千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5解释下列加点词。会宾客大宴 宴:几欲先走 走:宾客意少舒 少舒:奋袖出臂 奋:6理解填空。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 文段中描写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 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 ”一词可以看出。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几句为什么不能删去? 8试比较画“”与画“”两处对声音的记叙描写,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写法加以评析。 (三)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

4、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9、补出省略成分。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10、翻译。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11、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

5、脚扑朔,雄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2、将横线上的诗句补写出来。 13、解释下列加线的词。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策勋十二转木兰不用尚书郎14、由最后一段引申而成的一个成语是;你能用该成语造一个句子吗?。15、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像花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你能举出一二例吗?姓名: 事例: 二、 现代文阅读(五)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

6、: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16.这段文字选自小说_,作者是_国作家_。17.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后为什么会变得“脸色惨白”? _ 18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的形象高大起来?_19.语段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_ _等描写方法。20.韩麦尔先生最后“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这一举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六)贝多芬神往地说: “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

7、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和巴赫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

8、,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21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1)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2)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22.第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段末加点的“永恒”指的是什么?23.假如你是贝多芬最后一次指挥的音乐会观众,当时会有什么感受

9、?请简要地写在下面。24.第节中贝多芬为什么会说“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谈谈你的理解。(七)善待生灵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