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0013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阶段实验报告摘 要: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进行,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已引起基础教育理论界及学校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主题对我校的课程资源及校本课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关键词 生物教学 课程资源 开发 一、课题的提出从03年九月开始,新乡市被列为国家级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我校作为课改骨干学校,三年来,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课改成果。然而,这次课改实验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在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还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

2、课程资源短缺问题是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个最大障碍,是使用新教材中最感困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课程资源短缺问题,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适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课程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哪些?如何利用好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体,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可能的途径与方法?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生物教学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课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全面提高。二、课题变量的界定和理论基础(一)变量的界定1、自变量 生物教学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因变量 促进学生的发展,

3、促进教师的发展。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 (二)理论基础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三、实验目标1、开发和利用新乡地区的生物学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学课程资源系统。为国家课程的开设、实施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来自课改前线的最具参考价值的认识与思

4、考。2、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学生“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促进教师的发展。四、课题实施1.确立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我们将课程资源开发在内容上定位于两大方面。一是对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如补充文字材料,录音、录像、电子、多媒体素材,以及社会自然资源等,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二是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这类课程资源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很广,更需要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2.制定课程资源实施的计划课程实施对象:七八年级在校学生。实验

5、老师:七八年级全体生物教师。课时安排:集中安排和分散使用相结合。集中安排:每周三下午一节;分散安排:由各实验老师和学生自由协商安排。组织领导:学校统筹安排,教务处与科研处负责落实;生物教研组长、课题组长组织实验老师负责实施。学校科研处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课题的评估和验收。五、研究成效(一)开发与生物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1、生物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资源。我校已于02年建成千兆校园网,全校以校园网为基础,形成了办公、备课、教学、管理、访问互联网等多形式、多层次的综合应用网络,使我校网络化教学真正步入了网络时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能

6、为生物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随时抽取播出,可以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因此,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生物课程最占优势的资源。由于我校历年来特别重视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生存能力普遍较高,因此,教师有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强有力的学习工具。现在,我们几乎每节课都要在网上搜集查阅资料,制作和使用课件,而且各实验教师资源共享。目前,我校生物教师基本上构建成了与北师大版教材配套的生物信息资源库。2、开发教师潜能,挖掘课程资源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

7、的体系,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师群体之中蕴藏着极大的智慧潜能,如果充分挖掘出来,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课程资源。针对教材中出现的大量新的活动内容,我校生物教师经常定期、不定期的进行集体备课,教材中哪些活动可以做,哪些活动目前条件做不了,应该怎样改进等。经过反复研讨,我们已经开发设计出符合学校实际、学生乐于接受的新资源。(1)改进和调整活动内容 考虑到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我们认为一些课下活动可以改为课上活动,一些课上活动也可以改为课下活动,有些探究活动可以改为建议活动,有些建议活动也可以改为课堂探究活动

8、。比如七上教材有一个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探究活动,安排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说明不同植被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实验要求学生分3个小组,确定实测地点,分别在早、中、晚实测3次,每次测量3个数据,间隔时间8分钟。考虑到许多学校有早读、晚自习等实际情况,再加上学校、家长对学生安全方面的重视,这个活动布置下去,学生实施的可能性会很小。为此,我们将这个活动进行了改进,在校园内利用生物课堂时间当堂完成实测活动,当堂得出实验结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活动效果。该活动的改进意见已发表在06年第8期生物学通报上。八年级上册

9、有一个“制作并观察纸飞机的落地”的建议活动。建议活动的安排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或对生物学有很大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完成,这类活动不作为考查学生的内容。但是这个活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空中飞翔运动)的理解,同时又不受材料、场地的限制,所以,我们特意把这个建议活动安排在了课堂上。还有像“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活动,考虑到学生兴趣和可操作性,我们干脆把学生拉到操场,上了一节类似于体育课的生物课。需要注意的是,上这样的活动课,老师必须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课堂驾御能力,要能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要特别强调纪律,比如

10、像室外课,就是上下楼梯无声音,在室外不吵嚷打闹、不践踏草坪、不损坏仪器、注意个人安全等。(2)研究替代性活动材料 有些很好的活动,因为材料的限制而经常无法开展,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此,老师们还重点研究这些活动,找到了一些实验材料的替代材料。这些材料简单,在我们当地及易找到,又具有明显的实验效果。比如,七年级上册“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建议活动,能够很好地说明细胞大小与细胞物质扩散的关系,我们设想让学生利用豆腐、凉粉、果冻等身边随处可以找到的材料来替代酚酞琼脂块,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再比如七年级下册“维生素C的检测” 实验,该实验用到的一种实验材料是吲哚酚试剂。因为新乡市的各个化学试剂

11、药品店买不到吲哚酚,我们生物组的几个老师经过共同探讨和反复实践,找到了吲哚酚试剂的替代品氯化铁溶液,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再比如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实验,透析袋价格昂贵,而且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我们决定用猪肠衣替代透析袋。但实验没有成功,因为仍有淀粉从“透析袋”渗出到烧杯内的水中。后来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淀粉是从“透析袋”的端口处渗入水中的。因肠膜极薄,在用线绳系扎肠膜两个端口时,稍一用力,肠膜就会破裂,用力较轻,容易造成淀粉外渗。为此,我们将此实验中的一个步骤进行了改进,把“透析袋”的两个端口吊起来,脱离水面,从而保证了实验效果。这两个活动的改进意见发表在05年第4期生物学通报上。3、学生

12、分工协作,丰富课程资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最重要的资源。重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课程资源建设。比如,发动学生制作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材料,搜集学习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等,一方面弥补了学校资源短缺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七年级上册安排了一个探究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用实验法探究生物学现象的方法。该实验的难点是实验材料的准备,每一个四人小组需要准备一个具备明、暗两种环境的纸槽和10只以上的鼠妇。虽然在上课前一天,

13、我已经将准备实验材料的任务布置给了同学们,但心里仍然没底儿,城市学校,到处是硬化环境,学生能找到那么多鼠妇吗?学生语数外作业那么多,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找鼠妇吗?担心是多余的。生物课上,每个实验小组都带来了按要求准备的纸槽和远多于10只的鼠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情绪高涨,效果非常好。再如“种子的结构”教学时种子的准备、“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实验中热量测定仪及食物的准备、“观察鸡卵的结构”活动中鸡蛋的准备,“模拟自然选择”活动中针、夹子、汤匙、大豆等的准备都可以布置给学生来完成。另外,可以经常性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主解决

14、问题。(二)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拓展、深化学科内容1.“青春期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资源青春期是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转轨阶段。在青春期,人的体态、生理机能、智力和行为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的普及,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身心发展普遍提早,适时地对他们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性健康教育,正确加以引导,已被列为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七、八年级全体学生中开展了“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1)“非常青春,非常自信”校本课程青春期中,同学们长得很快,变化很多,并且可能产生各种生理、心理上的困惑,那么,如何帮助同学们

15、摆脱各种困扰,正确认识生命成长过程,让同学们健康、自信、快乐地度过人生的青春期呢?我们借助“非常青春非常自信”教学片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教育。主要内容为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正确看待人的身高问题、客观对待肥胖和整容问题、正确对待异性同学之间的爱情与友情、学会和异性同学的交往、加强与家长和老师沟通等。通过此活动的开展,解除了同学们因生理跃变而造成的心理困扰,避免了因性发育带来的心理危机及行为上的“叛逆”,同学们更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同时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树立严谨的生活作风。(2)“珍爱生命,预防艾滋”校本课程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青少年学生性观念已经发生较

16、明显的变化,吸毒人群增加,且静脉吸毒的比例逐渐增高,并且预防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保障,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袭,甚至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只要人们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而良好的卫生观念和行为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培养。为此,我们在全校七年级学生中开展了青春期与艾滋病的专题教育,内容有艾滋病的流行趋势、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及预防、关爱艾滋病患者等。这一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对艾滋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中,同时也使孩子们具备了宽容、理解和关爱艾滋病人的人文情感。2.“生物与环境”校本课程资源在学习生物与环境单元前夕,我们我们在八年级全体学生中开设了生物与环境校本课程。组织学生收集生物与环境资料,制作“生物与环境”宣传小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