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898231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设备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设备管理制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检测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办法和要求。通过实施本制度,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性。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检测仪器的管理。2职责2.1品控部负责对检测、计量设备的备案,并建立设备台帐。2.2品控部负责联系技术监督部门,对不同检测设备按不同检定周期及时进行检验。2.3使用部门应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并负责维护保养。3. 总体要求3.1 建立检测设备档案:检测设备领用后,使用前化验室按下列步骤建立设备档案:3.1.1 登记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商名称、编号、生产日期及安装地点。3.1.2 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3.1.3 检查

2、并确保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各种清单。3.1.4 检查安装是否恰当,电极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3.1.5 制定使用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和维修保养记录。3.1.6 规定清洗制度。不定期进行仪器的清理工作,确保仪器正常使用。3.1.7 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料的专管人员和存放地点。3.1.8仪器分析应放置在恒温、恒湿、防震、防尘及避光等条件下使用。3.1.9操作人员应事先熟识仪器性能并确定仪器处在正常情况下,方可使用。3.1.10各种仪器除另有规定外,每半年校正一次。3.1.11 测定时的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可在1030进行。3.1.12仪器使用36个月后要进行仪器自检查工作,包

3、括线路连接、附件备品消耗品检查、清洁工作,功能试验及适用性实验等工作。4 实验室设备的管理4.1分析天平的管理4.1.1安放分析天平的房间要干燥、 温度变化小(15-35度) 没有强烈空气对流,以确保该仪器的精度及使用寿命,做好仪器的防震、防尘、防腐蚀工作。由化验员负责日常管理4.1.2处于承重工作状态的的天平不允许进行任何加减砝码、圈码的操作。开启升降旋钮和加减砝码、圈码时应做到“轻、缓、慢” ,以免损坏机械加码装置或使圈码掉落。4.1.3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光电天平的部件及砝码,取砝码要用镊子夹取。4.1.4不能在天平上称量热的或具有腐蚀性的物品。不能在金属托盘上直接称量药品。4.1.5加减砝

4、码的原则是“由大到小,减半加码”。不可超过天平所允许的最大载重量(200g)。4.1.6每次称量结束后,认真检查天平是否休止,砝码是否齐全地放入盒内,机械加码旋钮是否恢复到零的位置。全部称量完毕后关好天平橱门,切断电源,罩上布罩,整理好台面。4.2恒温培养箱的管理 4.2.1恒温培养箱工作电压为220V 、50Hz,使用前必须注意所用电源电压是否相符,使用时,必须将电源插座接地极按规定进行有效接地。 4.2.2在通电使用时,切忌用手触及箱左侧空间的电器部分或用湿布揩抹及用水冲洗。 4.2.3电源线不可缠绕在金属物上,不可放置在高温或潮湿的地方,防止橡胶老化以至漏电。 4.2.4试验物放置在箱内

5、不宜过挤,使空气流动畅通,保持箱内受热均匀,内室底板因靠近电热器,故不宜放置试验物。在试验时应将风顶活门适当旋开,以利调节箱内温度。 4.2.5应定期检查温度调电器之银触头是否发毛或不平,如有,可用细砂布将触头砂平后再使用,并应经常用清洁布擦净,使之接触良好。(注意必须切断电源)。 4.2.6每次使用完毕后,须将电源全部切断,立即清洁仪器,用软布蘸中性洗涤剂擦洗,再用干布擦干,保持箱内清洁。每月进行一次维护检查,并填写仪器维护记录4.3鼓风干燥箱的管理4.3.1使用前必需留意所用电源电压是否相符。使用时,必需将电源插座接地线按划定进行接地。4.3.2 在通电使用时,切忌用手触及箱左侧空间的电器

6、部门或用湿布揩抹及用水冲刷,检验时应将电源堵截。4.3.3电源线不可环绕纠缠在金属物上,不可设置在高温或湿润的地方,防止橡胶老化以致漏电。4.3.4 放置箱内物品切勿过挤,必需留出空气天然对流的空间,使湿润空气能在风顶上加速逸出。4.3.5应按期检查温度调节器之触点是否发毛或不平,如有,可用细纱布将触头砂平后,再使用,并应常常用清洁布擦净,使之接触良好(留意必需堵截电源)。室内温度调节器之金属管道切勿撞击以免影响敏捷度。4.3.6 在无防爆装置的干燥箱内,请勿放入易燃、易爆及挥发性物品4.3.7工作室内放置需干燥物品时,不能太密,以免影响工作室内气流的正常活动,每个物品之间须有1020mm间隙

7、,而且对称放置,每层搁板上的物品放置要交错,最底层搁板的间隔与工作室底部必需有大于100mm的间隔。4.3.8在设备附近应留一定的空间,便于设备散热及操纵和维护。4.3.9.防止尖、锐物划伤设备。4.3.10请勿随意拆装电器元件及设备的零(部)件,以免损坏电气控制线路,造成设备的人为故障而影响其机能。4.4电阻炉(马弗炉)的管理4.4.1电阻炉应在室内使用,环境温度在5-40范围内,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不超过85%,炉子周围没有导电尘埃、爆炸性气体及能严重破坏金属和绝缘的腐蚀性气体。4.4.2应定期检查电阻炉、温度控制器导电系统各连接部分的接触是否良好,4.4.1当电阻炉初次使用或长期停用再次使

8、用时,必须进行烘炉干燥。烘炉方法如下:接通电源后将设定旋钮设定在200工作4小时,并将炉门略打开进行,以放走潮气。再将设定旋钮设定在600工作4小时,烘炉干燥结束。4.4.2 烘炉完毕后马弗炉可开始正常使用。使用过程中禁止向炉膛内直接灌注液体。4.4.3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炉膛内的铁屑、氧化皮,以保护炉膛内的清洁4.5干燥器的管理实验室最常用的干燥器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玻璃容器,盖子是磨口的,可以密封,容器的上部可以放要干燥的物品,下面一般是入“变色硅胶”(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干燥剂)或无水氯化钙,一般是不放浓硫酸的,除特殊情况。因为如果万一有什么东西掉下去,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中间是一块多孔的瓷板。这

9、种干燥器不需要加温,只需更换干燥剂,变色硅胶还可以循环使用,如果颜色由绿色变成了浅红色,说明干燥剂失去了干燥作用,应把干燥剂放到恒温干燥箱中,在105-120度进行干燥,使它的颜色由浅红色变为绿色即可。4.6微生物实验室管理4.6.1微生物室通向外面的窗户不得随意打开,无菌室的门要随手关闭,以防外界微生物的进入。4.6.2微生物室内应保持清洁,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4.6.3进入无菌室前要更换专用洁净的工作衣。4.6.4无菌室内应备有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棉球,以便样品表面及意外污染消毒。4.6.5无菌室内应备有镊子、剪刀、接种针或接种环,每次使用前后应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菌。4

10、.6.6检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减少工序。4.6.7无菌操作室禁止交谈,操作过程中不得用手触摸其它未消毒、灭菌的区域,与该工作无关人员不得随便出入无菌室。4.6.8接样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再继续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酒精灯过火三次后使用。4.6.9切忌用手直接接触标本及已灭菌的器材内部,打开瓶塞或管塞时,应夹持在手中适当位置,避免污染。吸过菌液的吸管不可随意放在洁净工作台内。4.6.10无菌室每次使用前后,用紫外灯照射30min,要定期(每周)检测室内空气清洁度,确保其符合实验条件,环境不合格时,需要对微生物室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菌。4.6.11微生物检验每班必须做空白、对照试验(细菌总数做一盐水对照、一琼脂对照,大肠菌群做单料、双料各一空白培养),同时记录。当有菌生长时须保留样品及时汇报,分析原因再作外理,如果空白试验不符合要求,微生物结果不能出具。4.6.12每次微生物实验后,需用肥皂洗手,再用清水冲洗干净。4.6.13样品检验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桌面。凡要丢弃的培养物,应先高压灭菌后,再进行处理,污染的玻璃器皿要先高压灭菌,再洗刷干净,然后再进行灭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