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与视唱练耳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898093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理与视唱练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乐理与视唱练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乐理与视唱练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乐理与视唱练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乐理与视唱练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乐理与视唱练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理与视唱练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原则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本。 二、课程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初步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记谱法,音乐节奏,音乐术语,音程构造,调式等,学会基本视唱,熟悉看谱,会打节奏。 2.能力目的掌握应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曲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具有视谱既唱得能力,并能达到音准,节奏精确;听记谱的能力和听记幼儿歌曲的能力。3素质目的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三、

2、参照学时学时,开设2学期。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内容第一学期(6学时)第一模块 乐理知识单元一 乐音体系第一节音及音的性质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第三节 乐音体系及音列第四节 音名与音组、音区与音域第五节 音律第六节变音记号与等音单元二 记谱法第一节 音符与休止符第二节 五线谱与记谱法第三节 音乐中的常用记号单元三 节奏与节拍第一节 节奏与节拍第二节 切分音与弱起小节第三节 连音符单元四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单元五音程第一节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第二节 音程的扩大与缩小第三节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第四节 等音程第五节 基本音程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第七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第八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单元六和弦第一

3、节三和弦与七和弦第二节 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第三节 等和弦第四节如何辨认与构成和弦单元七调及调关系单元八 调式第一节 调式总论第二节大、小调式第三节 中国民族调式第四节如何辨认调式单元九调与调式第一节调与调式的组合第二节关系大小调第三节 同主音大小调第四节同宫系统调第五节 等音调式单元十 调式音程第一节 大、小调式中的音程第二节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第三节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第四节如何判断音程的所属调式第五节音程在音乐中的体现特性及其应用单元十一 调式和弦第一节自然大小调中的和弦第二节 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第三节属七和导七和弦的解决第四节 如何判断和弦的所属调式第五节 和弦在音乐中的体

4、现特性及其应用单元十二 转调第一节 什么是转调第二节 转调的意义第三节 转调的类别单元十三 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第一节 什么是调式变音第二节 导音的形成、解决与消失第三节 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及半音阶单元十四 移调第一节什么是移调第二节 如何移调单元十五 旋律知识第一节什么是旋律第二节旋律的进行方向第二学期(36学时)第二模块 视唱训练单元十六 五线谱视唱第一节 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第二节 调式调性的训练第三节 较复杂的节拍节奏训练单元十七 简谱视唱第一节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第二节 调式调性的训练(小调)第三节 较复杂的节拍节奏训练单元十八 看谱唱词第三模块 听觉训练单元十九 听音训练第一节 旋律

5、音程第二节 和声音程第三节 和弦单元二十节奏训练单元二十一 旋律听写训练第一节 简易基本旋律的听写训练第二节 小朋友歌曲旋律的听写训练六、教学建议.教学措施()教学措施应灵活多样富于启发性。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小组上课,使用个别抽唱、接替唱、默唱、背唱等多种教学形式。(2)基本训练和技术性较强的乐曲一般采用先固定、后首调;民歌风格的乐曲采用先首调、后固定的措施。()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多用“听觉”,注意“内在听觉”和“音乐记忆力”的培养,坚持按指挥图式划拍视唱。加强节拍、节奏感的培养。2.评价措施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指引和监控,增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考核采用全程式考核措施。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各占总成绩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加权计算。平时成绩涉及作业、课堂体现,期中考核、考勤等多项内容,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平常体现评估;期末考核采用开卷考试方式。.教学条件在音乐教室进行讲授、试唱和练耳,辅之以多媒体设备。 4.教材编选乐理与视唱练耳,金哲、马伟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