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回归策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89765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回归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回归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回归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回归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回归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回归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回归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个性化教育理念是激发教育系统各要素高效流动的精神中 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理论源泉。个性化教育理念旨在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实现人人共享人 生出彩的机会。实践个性化教育理念必须以教育系统关键要素、环节为突破口, 打通系统内各要素资源的结构通道,实现教育的开放性、发展性和个 性化。关键词个性化教育;教育管理;教育体制恒归策略一、个性化教 育理念的内涵个性化教育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原点,以实现人尽其 才、各得其所的和谐局面为旨归,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关照受教育者个性特征,灵活调控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评价办法。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才能实现 成人

2、和成材的统一,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愿景。个性化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满 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多层次、个性化需求的客观要求。首先,从考试招生层面看,个性化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的生动写 照,将受教育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潜能和天赋特长看成是可挖掘的财富, 关照并引导受教育个体自身兴趣进行教育。而个性化教育就是要摈弃唯分数论的选拔,保障人人受教育机会 公平,通过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从 而实现人尽其才。其次,从人才培养层面看,个性化教育是以科学的质量观来实施 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绝不以课堂的结束为教育中止点,通过学生 反馈不断调整教育策略,使学有余力的

3、学生有所拔高,使学困生有充 足的思考回味的空间。再次,从教育评价层面看,个性化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原点 的,这是教育的实质要求,但同时应当注意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 性特征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都直指使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 想成真的机会这一教育真谛。为此,个性化教育配套的教育评价系统应涵盖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等方面,同时突出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最后,从教育创新层面看,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开放性的体现,是 经济发展的反映。二、个性化教育理念的现实悖论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学校 教育的单一课程内容、教育测量、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已 然绑架了个性、活泼的学生。比如,在以考试分数

4、为指挥棒的教育选拔机制下,是难以实现人 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目标的。而考试作为教育测量和评价的手段,本应充当教学水平提高、教 育质量改善的反馈机制杠杆,却被异化为决定人生命运和孰优孰劣的 功能性工具,成为终结性的教育评价,实在是本末倒置的典型。个性化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原点的,过早文理分科,表面上 忠于学生个性的选择,实际上是学生在泛化的文理分科中迷失自我的 孤注一掷,无法代表学生个体发展的最佳选择。首先,一方面,个性化教育要求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互动覆盖 面广的信息网络,设施齐全的活动拓展室;另一方面又要求一批教育 理念先进、业务能力强、孜孜不倦的师资队伍。在学校没有充分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

5、,个性化教育的实践缺乏硬 件、软件的支持。其次,个性化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脱节无疑在蚕食着教育理念的可 贵价值和理论地位。最后,长期处在象牙塔里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必须经历一次合理回 归,发挥出教育价值和效益来才能走出悖论怪圈。三、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合理回归策略一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注重 多元化评价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多次强调 要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 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从而对教与 学双方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调节和促进等作用。1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康德的这句名言启示教育

6、者要洞察并善于挖掘培养人所具有的 能力类型。注重多元化评价,涵盖智能、人格心理、思想品德、体能发展等 方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科 学性和质量的重要保障。二创新办学体制,改善教育管理方法教育作为公益性较强的领域, 教育者更应殚精竭虑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受教育 者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个性化教育理念催生个性化教育特色,包括办学理念、育人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评价方式的个性化。这就要求学校享有充足的办学自主权,以主人翁的角色扎实探索 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办法来。三加大教育内容的启发性,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应

7、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课程 编制中所有学生都应学习相同的课程、接受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标准化 的评估的局面。为此应加大教育内容的启发性,在传授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 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提供学科前沿、探 究性强的课程素材,注重个体实践探索,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灵活变 通,绝不拘泥于有限时间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 成。同时,个性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客体, 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四打造一对一个性化教育系统,对接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明 确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 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 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此,打造一对一个性化教育系统,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课内课 外两种资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拓展教育服务的内容、规格和订 制方式,满足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愿望。作者黄卓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8. 2吴全华.中 小学去行政化与教育治理的法制化、民主化.中国教育学刊,201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