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前后路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89641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期前后路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期前后路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期前后路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期前后路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期前后路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期前后路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期前后路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关键词】颅底陷入症斜坡齿状突型经口腔入路术经口腔入路最早由Kanavel在1917年用于切除环椎前弓的弹片,从19世纪60年代初去除结核病灶开场,随着显微器械和技术的开展,使经口腔入路疗效大大进步。对于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多数作者是先行经口腔入路减压,12周后X线片复查,假设有不稳定因素存在,再期行后路枕颈或环枢交融固定。本科自19932022年手术治疗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43例,19932001年期间12例为前后路分次手术,5例为经口腔入路减压后行头颈胸石膏固定;20022022年间26例均为一期前后路手术,疗效较好,现将26例一期前后路手术患

2、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术前常规作口、鼻腔专科检查,确保无感染灶存在,假如患者有慢性鼻窦炎长期脓性分泌物进入口腔鼻腔得不到控制的暂时不考虑经口手术。同时帮助患者进展张口训练,防止术中颞下颌关节损伤。对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应该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尿糖在正常范围之内。术前5d开场常规以14朵贝尔液漱口,每天46次,漱口时头稍向后仰,使漱口液流至咽部稍作停留后再吐出,以到达清洁、消炎作用。同时给予卡那霉素或氯霉素滴鼻,每天6次。防止进坚硬食物,以防损伤口腔粘膜。术前1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一般气管导管留置24h后可拔除,然后行呼吸道超声雾化吸入,术后24h内予胃肠减压,一般在术后第2d停顿胃肠减压,开

3、场鼻饲饮食。7d以后咽部黏膜根本愈合,可以拔除鼻饲管,给予流质饮食,2周左右可以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一周后可佩戴颈胸支具活动。表1术后与术前比拟术前例术后例显效有效无效肌张力高2114201锥体束征阳性2111183声音嘶哑3230吞咽困难3330饮水呛咳3130深浅感觉障碍1391122讨论颅底陷入属先天性,是一种以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颈交界部骨组织内翻陷入于颅腔。压迫延颈髓,产生相应的神经病症那么称颅底陷入症。颅底陷入分两型,即环枕型和斜坡齿状突型,前者后路减压、固定即可,而后者延颈髓受压来自后上移位的枢椎齿状突及内翻的斜坡下端,因此需前路经口腔入路减压,去除环椎前弓、枢椎齿状突及内翻的斜坡

4、下端,据报道1,经口腔入路行环椎前弓和齿状突切除术后,半数病人出现颅颈不稳,因此需重建颅颈部的稳定性。虽然有报道2经口腔入路环枢椎钢板内固定,但毕竟经口腔入路视野孝深、植骨量小,不利于交融;植骨块易移位、吸收、易感染,一旦感染那么难以控制均为其缺点。早期也有在经口腔入路行环椎前弓和齿状突切除术后用石膏固定,但仍可发生了神经病症恶化,说明石膏固定不能完全防止环椎脱位的发生。因此,为了重建颅颈部的稳定性,作者采取后路植骨交融内固定。但是为了到达一期前后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3。关于是否行气管切开,作者早期和多数作者1、4、5一样为了防止气管插管,术野不

5、受气管导管的影响,在行经口腔入路术前1d常规行气管切开插管。但这样毕竟增加了一次气管切开的时机,亦增加了感染的时机。如今作者采用内腔加强的气管导管插管,并用拉钩将舌与气管导管一起向前上方牵开,这样做并不影响术野的显露,术后为防止咽腔操作后水肿引起的通气障碍,可将气管导管保存24h后拔除。拔管后常规给予雾化吸入,使患者平安度过术后咽部水肿期。本组病例均未行气管切开术,无一例发生呼吸道梗阻或肺部感染并发症。一期前后手术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最关键的是前路经口入路减压。在用自动口腔撑开器撑开口腔时,一定要有牙套固定在撑开器上保护牙齿,否那么牙齿容易脱落,牙齿一旦脱落,可

6、请口腔科医生行牙齿再植术,但这种回填的牙齿数年或者十数年后仍会脱落。由左右鼻孔引入细导尿管两根分别与两侧软腭缝合并向外牵引,以此扩大术野,这样可防止切开软腭。由于颅底陷入症为先天性畸形,它还可出现上颈椎旋转,因此,切口显露后,切勿将环椎侧块当成环椎前结节,当对环椎前结节的判断有疑问时,还可通过型臂X线片透视确定。对于后路枕颈交融固定术,无论枕、颈侧块或椎弓根固定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关键是良好的枕颈交融,防止假关节形成,采取燕尾状髂骨块植骨是保证枕颈交融成功的一个良好方法(图3)。对于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一期前后路手术是目前比拟理想的方法,首先可在前路减压后即刻后路获得颅颈部的稳定性,防止

7、延颈髓的继发性损伤;其次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患者的费用。但需注意的是,前路手术完成后,翻身时一定要有专人保护头颈部,以防止环椎脱位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要有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尽可能防止神经损伤的发生。一期前后路结合手术是将平时的经口入路手术和颈后路手术一期完成,单个手术技术并无改变,但需强调的是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最关键的是前路减压,经口入路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视野,假如先后路固定交融,此时头颈部已固定,再行前路手术时,头颈部不能过伸,那么经口入路视野明显受限而不利于前路减压的完成。但也有作者报道6颅底陷入症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均为先后路减压固定植骨交融,再行前路经口入路磨除齿状突。由于这些患者主要为后路减压,而前路减压的范围和要求比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小,因此对于他们可以先后路再前路手术,而对于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手术关键为前路彻底的减压,因此必须先前路再后路手术。一期前后路手术的主要难度在于手术创伤增加,仰卧位与俯卧位的交替可能带来脊髓损伤的风险,加重原有的脊髓损伤,此外失血量的增加,手术时间的延长可能对患者机体代谢带来影响。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一期前后路结合手术,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复位减压及内固定图4。但应强调的是此类手术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具有娴熟的手术技术的医生来完成。此外,手术室应具有一定的设备,如型臂X线机、磨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