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894446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智慧型社区建设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篇一: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关于智慧民生的盘点和总结智慧浦东建设纲要 (iPudong_20XX)(3)社会事业亲民工程,推动教卫文体从“单一渠道”向“多维共存”明显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服务为先,重点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等领域信息化建设, 逐步形成新型的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全面提高教卫文领域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实施“数字健康”计划,建立新型的卫生管理和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卫生医疗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强化“医疗联合体”价值, 着重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 电子病

2、历应用、 实时医疗影像等信息整合和共享为核心的数字健康工程, 实现新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和互联互通。建立集健康远程教育、医疗在线咨询、医疗健康信息分享、网上互动社区为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信息服务。加快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和应用, 整合各级医院业务流程和医疗信息资源, 远程实时监测慢性病人和居家老人健康状况, 实现网上远程诊断、 专家会诊、在线检查等应用。 加强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控系统建设, 有效应对和控制季节性、 突发性、规模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提高对重大或高危传染疾病的预测预警和控制能力。实施“数字教育”计划,建立智慧型终身教育体系。整合各方教育资

3、源,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推广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管理、家校互动中的创新应用。在中小学校开展“电子书包”试点, 普及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的“一机通”式的教学管理、 生活管理、小额支付、 信息查询的信息化服务与应用。 构建和推广终身教育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以电视、 手机、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终身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快推动科普信息化,鼓励科研院所、社会企业提供科普资源共享服务, 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音像等资源,并加以数字化和网络化,提升科学技术教育、传播和普及的效率和效益。实施“数字文化”计划,拓展先进文化传播途径。创新浦东文化资源的管理

4、和共享机制,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和提升浦东网络电视制播平台功能, 加快文化作品的数字化、 网络化进程。 加快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级, 以新区图书馆为依托,建设网上图书馆和一批社区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形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贴近居民的新型图书馆网络服务架构。探索建立浦东公共文化交流与服务机制,整合新区各种文化资源, 通过网络建立面向国际的文化交流渠道, 扩大浦东新区优秀文化的影响力。(4)民众生活关爱工程,推动智能服务从“分散低效”向“智能互动”明显转变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居民提供更为安全、便捷、健康、愉快、高效、绿色的智慧化生活环境。 实施“

5、智慧社区”计划, 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转变。以街镇为依托,构建亲民便捷的社区服务信息综合平台,并将社区事务延伸到居(村)委;针对浦东新区面积大、 部分居民“人户分离”等特点, 本着“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安全可控”的原则,逐步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模式从“本地受理本地办结”向“本地受理全区通办”转变。试点推进电脑、电视、手机“三屏互动”, 探索应用电视作为公共服务渠道, 完善通信运营商、 有线电视提供的为民声讯服务, 形成“网上和网下相结合, 网络和实体相结合”的新型社区服务形态。范文 TOP100到 20XX年,完成 100%街镇的社区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城市区域智能小区覆盖面达到 5

6、5%。试点推进“市民卡”计划。以上海市推进二代社保卡工程为契机,扩展社保卡应用领域,有效整合多种公共服务功能(如医疗保险、小额支付、乘公交车、租借图书、租公共自行车等),并在自助服务终端方面积极创新,形成“多卡合一、全区通用”的“市民卡”。实施“智慧家居”计划,建立智能生活新模式。建立“科技助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为居家养老人员提供远程体质监测、健康咨询、紧急救助等快速、畅通、安心的服务,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开展“智能小区”应用示范, 围绕终身教育、 社区安全、居家养老、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应用移动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技术,让居民享受到智能、环保、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开展“数字家庭”应用示范,

7、 通过家用电器和社区公共设施的信息互联,思想汇报专题实现实时远程控制、安全监控等,提升居住的舒适性、便利性、娱乐性和安全性。 建设智能呼叫中心, 集热线电话、 互联网查询和单键呼叫“三位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民生一体化服务。实施“数字人保”计划,使社会保障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救助等信息资源的多维共享,加快信息系统向社区、农村全面覆盖。 提升劳动就业信息服务能力, 有效对接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需求信息, 提供适合于各类劳动者的培训、 就业、维权和生活服务等的网上受理和信息推送,实现城乡劳动力信息资源引导和共享。“智慧城市”(扬州)建设行动计划(六)实施民生幸福体

8、验计划推进医卫、教育、食品安全等民生保障信息化工程,推动民生服务的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 使得全体市民更好的分享城市信息化与智慧化的建设成果, 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在医疗卫生领域, 建设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智能医卫平台,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在全市范围的共享, 确保全体市民获得快捷、方便、均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教育领域,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智慧校园(数字校园)试点示范工程,为教育均衡化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应用延伸渠道。在住房保障方面,建立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范文写作分配、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进一步规范保障房的管理。在食品安全领域,建设扬州市民生产品追溯系统

9、, 实现对重点食品和药品的“正向可跟踪, 逆向可追溯”目标,确保食品、药品生产与流通安全。在文化传承领域,建设具有扬州特色的文化资源库, 整合各类文化资源、 文化遗产,建设多渠道的文化信息化传播渠道和文化交流信息平台, 促进扬州市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建设数字档案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的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数字档案综合管理和开发利用。在文娱生活方面,以三网融合为契机,建设智能综合视听信息化系统,以电视为载体为公众提供便捷丰富的视听综合体验。“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 5 个项目:智能医卫建设项目、智能教育建设项目、民生产品追溯系统项目、 名城文化传承项目、 智能综合视听信息化系统项目。20

10、、智能医卫建设项目在现有卫生门户网站的基础上,整合各类卫生业务信息,构建区域医卫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医院专家信息、在线预约等功能,并通过网站、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向市民提供发布、查询、咨询、预约等服务。推进中小医院的 HIS 平台建设,为中小医院、社区医院、农村医疗机构提供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平台,实现医院经济管理、药品监管、临床诊疗、统计分析等基本功能,提升中小医院信息化水平。 发挥大医院龙头作用, 试点推进区域卫生协同平台建设, 以电子病历的统一共享为核心, 实现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在医疗资源共享、 患者病历信息共享、双向转诊、 远程医疗等协作功能与流程, 形成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协同

11、与业务协作, 推进全市医疗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 整合、对接市民卡系统、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实现一卡预约、挂号、就医、结算等服务。与扬州市应急指挥平台对接,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加强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 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力争到 20XX年,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在中心城区覆盖率 80%,县(市、区)覆盖达到 30%,市区和县(市、区)医院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覆盖率分别达到 100%和 50%;HIS 平台覆盖 100%的中小医院, 60%的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实现双向转诊和区域医疗资源协同。20XX年,构建区域医卫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医院专

12、家信息、在线预约等功能,推进中小医院 HIS 平台建设。20XX年,试点推进区域卫生协同平台建设,实现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在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协作功能与流程,并与市民卡系统、 社会保障信息平台整合、对接。20XX年起,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平台。21、智能教育建设项目立足于“资源的整理发布平台、信息交流的沟通平台、教育应用的推广平台”三点定位, 搭建教育信息资源库系统, 完善全市面向学生的课程资源库、 面向教师的电子备课资源库以及面向专项应用的教育专题库, 实现全市教育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建设扬州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以数字媒体等远程数字化应用为支撑手段,推进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工程。 推进“智慧

13、校园” (数字化校园) 示范项目,通过多种先进信息化手段, 整合学校的各类应用系统, 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快捷、安全和智能化的校园教学、校园科研、校园生活功能,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整合的校园安全、校园设备和一体化校园综合管理功能。 重点推进面向中小学的“电子书包”智能应用和面向大专院校的“智能校园卡”系统。 以城市带动农村, 形成数字化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力争到 20XX年,实现市区和县(市)学校的(义务)教育课程资源库电子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 70%,重要教育工作执行情况信息化管控覆盖90%的中小学校,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应用覆盖率达到80%。20XX年,建设课程资源库、电子备课资源库、教育专

14、题库,建成教育信息资源库系统。 20XX年,推进“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示范项目,先期选取两所中小学、两所大专院校开展试点示范, 突出展示“智慧校园” (数字化校园)信息化综合应用成果,制定扬州“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与规范。20XX年起,将教育资源、教育服务通过电子化手段推送给全市农村学校,提升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水平;规模推广“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形成扬州“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的新模式。22、民生产品追溯系统项目基于 RFID技术、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 建设扬州市民生产品追溯系统。率先围绕放心肉工程“一个规划, 四个系统”建设展开。 建立监管平台, 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建立包括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冷冻销售的冷链配送系统。利用 RFID、条码、 CPU卡等多种技术,建立各个加工环节的正向可跟踪,逆向可追溯系统。设立配套机构,构建整合 12315 商务举报投诉在内的服务平台,建立商务行政综合执法系统。 在放心肉工程基础上, 将民生产品追溯平台的系统服务覆盖范围向县、 乡两级延伸, 逐步扩展到主要食品行业的监管和可追溯, 并向农产品、药品等其他重点行业拓展, 最终实现扬州重要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