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七课时跳绳 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893615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七课时跳绳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编【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七课时跳绳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编【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七课时跳绳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编【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七课时跳绳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七课时跳绳 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数学北师大版精品资料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第七课时 跳绳【教学内容】 跳绳【教学目的】1.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3.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有关的照片。(课件出示)师: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有2个小朋友在摇绳

2、,有6个小朋友在排队跳绳。有3个小朋友穿裙子,有5个小朋友穿裤子。有4个女同学,有4个男同学。有1个小朋友戴帽子,有7个小朋友没有戴帽子。设计意图:跳绳是儿童喜爱的活动之一,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二、探究新知 1. 计算8的加减法。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会出现: 有2个小朋友在摇绳,有6个小朋友在排队跳绳,列式为6+2=8或2+6=8。 有3个小朋友穿裙子,有5个小朋友穿裤子,列式为

3、3+5=8或5+3=8。 有4个男同学和4个女同学,列式为4+4=8。 有1个小朋友戴帽子,有7个小朋友没有戴帽子,列式为1+7=8或7+1=8。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谁来给大家提一个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教师先提。)正在跳绳的有几人?8-2=6还可以提出其他问题: 正在摇绳的有几人?8-6=2 有几个穿裤子的小朋友?8-3=5 有几个穿裙子的小朋友?8-5=3 有几个男同学?8-4=42. 分一分,填一填。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下面同学们打开教材第38页看“分一分,填一填”,自己动手用花

4、片代替桃子,帮小猴子把8个桃子分一分,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记录分的过程,并填在表格里。学生动手操作,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现在我们把9个花片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记录在教材第39页的表格中。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组织交流。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习8和9的加减法。3. 说一说。谁能说说“3+5=8”还可以表示什么? 可以是3顶帽子与5顶帽子,合起来就是8顶帽子。 可以是3只小绵羊与5只小山羊,合起来就是8只小羊。4. 巩固练习。(1)出示课件。(教材第3

5、9页“试一试”第1小题)师:图中有9个方格,如果我们只涂其中1格,可以用算式1+8=9或9-1=8表示。如果我们涂其中的2格呢?谁会列式?(2+7=9或9-2=7)涂其中的3格呢?4格呢?一直涂下去,用我们学过的列算式的方法表示出来。学生列式后组织交流。(2)出示课件。(教材第39页“试一试”第3小题)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做习题,然后交流订正。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举一反三,由扶到放,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自己学习、自主探究,最终掌握学习的方法。三、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能够自己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研究8和9的加减法,并且完成了记录过程,很了不起。今

6、后大家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8012345678876543210901234567899876543210【教学反思】借助跳绳的情境图教学8的加减法,提醒学生图中的数量信息是多方面的:有4个男生,4个女生;有1个戴帽子的,7个不戴帽子的;等等。只有发现图中蕴涵的数学信息,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借助摆花片来计算加减法、探究数的组成。在本节课上只要加以合理的引导,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自主探究8和9的加减法计算,既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和自主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