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89257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作业指导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地基处理作业2三、脚手架搭设作业3四、支架预压作业4五、模板施工作业6六、钢筋施工作业6七、混凝土施工作业9八、混凝土养生10九、预应力施工作业10十、模板与脚手架的拆除作业18十一、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19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北上行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位于N1DK001+319.06N1DK001+456.260处,北下行联络线特大桥连续梁位于N2DK000+889.540N2DK001+026.940处。两连续梁孔跨布置均为(40+56+40)箱梁,全长137.5m(含两侧粱端至边墩支座中心各0.75m),桥面横向布置:(0.2m挡块宽+0.85m人行道

2、宽+0.2m挡碴墙宽+4.5m道碴宽+0.2m挡碴墙宽+0.85m人行道宽+0.2m挡块宽),梁顶面总宽7m.轨底至梁顶高度0.65m,设计行车速度160km/h. 连续梁施工采用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由砼运输车运至各浇筑地点。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为保证连续梁混凝土内实外美,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二、地基处理作业北上行联络线特大桥38#41#及北下行联络线特大桥24#27#均为单线曲线40+56+40米连续梁。两联现浇梁并行,南北走向,地势南高北低,地面标高从90.296米渐变为87.948米,线间距为8米。北下承台均低于原地面,北上38#、39#承台低于原地面,40#、41#承台高于原地面

3、。两联连续梁基础同时处理。根据墩身施工安排,首先处理第三跨,基础顶面与承台顶平,排水沟在41#处顺接既有水沟;接着处理第二跨地基,顶面南端略高于原地面;最后处理第一跨顶面略高于原地面。为保证支架基础不被水浸泡,从线路中线往两侧设置1%的双面横向排水坡,并在适当的位置设集水井,对积水进行集中抽除。排水沟低于基础顶面20cm。表层为人工填土,其下层为粉土,地基承载力较差(最小约120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200KPa),所以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先清除表层杂土,再挖除地表以下大约50cm地表土,用实验仪器对原状土作承载力实验,并作好数据记录,当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150KPa)时,对0.

4、5m1.5m部分土层根据承载力情况采用换填砖渣进行处理,换填压实后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200KPa。承台周围进行放坡分台阶开挖,按照1:1.7的坡度放坡,台阶面宽度50cm,高度30cm。把坑内浮土清理完成后,进行用砖碴回填。每层30cm厚压实处理,每三层作一次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150KPa,检验合格后继续回填。直到与原地面相同高度,每侧比箱梁身宽至少1m。砖渣用量约1300方。对泥浆坑进行清淤,挖出坑底淤泥部分,到原土质。泥浆坑周围进行放坡分台阶开挖,按照1:1.7的坡度放坡,台阶面宽度50cm,高度30cm。把坑内浮土清理完成后,进行用砖碴回填。每层30cm厚压实处理,每三层作一次

5、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150KPa。直到与原地面相同高度,再用压路机,整体压实。压实后,用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应不低于200KPa。原地面整体达到要求承载力后,再铺一层25cm厚10%灰土,设1%的横向排水坡,压实。灰土上面再铺15cm后的C15混凝土垫层,设同样的坡度,以便排水。三、脚手架搭设作业根据桥中心线定出连续梁的线路中线位置,将线路中心线标在支撑路面上,便于脚手架布设,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放出底模模板边线,并复测连续梁底板模板标高以便控制连续梁底板模板的高度。1.满堂支架布置结构形式碗扣式支架采用万能杆件搭设,钢管下设底座上设顶托,横向间距为腹板下0.3m、底板下0.6m、翼板

6、下0.9m,纵向间距0.9m,步高1.2m,离地面30cm高处设置纵横扫地杆,脚手架每侧布设剪刀撑,剪刀撑的斜角为450600。脚手架材质为A3钢,外径=48mm,壁厚=3.5mm,顶托上纵向铺设15*15cm的方木,间距60cm,横向铺设10*5cm的方木,间距20cm。最后铺设15mm厚的竹胶板作为模板。2碗扣支架结构及搭设方法碗扣接头是由上、下碗扣和限位销按60cm间距设置在钢管的立杆上,其中下碗扣和限位销是直接焊在立杆上,而上碗扣只要将其缺口对准限位销后,就能沿立杆向上滑动。待把横杆接头插入下碗口圆槽内(可同时插4 根横杆),随后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滑下,用锤子沿顺时针方向敲击几下,扣紧横

7、杆接头。它的主要配件有立杆、顶杆、横杆、斜杆和支座五种。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其组合方法:斜撑的网格应与架子的尺寸相适应,一般情况应尽量与脚手架的节点相连,但也可错节布置,且应注意,当脚手架高度低于30m时,斜撑杆的布置密度应为整架面积的1/2-1/4;架高大于30m 时,应为整架面积的1/2-1/3,且必须双侧对称布置,并应分布均匀,脚手架横向斜杆的布置应与连墙点相对应,进行作业时可暂时拆去,作业完后应立即装上,以确保脚手架的横向稳定。 立杆的接长应错开,即第一层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则均采用相同规格的立杆,至顶再用两种长度的立杆找平,内立杆离墩身面为350-450mm。立杆的垂直度控制:30m以下

8、1/200,30m以上1/400-1/600,且全高不得大于100mm。3.支架搭设注意事项:1.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2. 脚手架钢管采用48mm,壁厚3.5mm。3.承受施工过程中各垂直和水平的荷载,因此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失稳、倒塌,并不超过允许强度、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以确保安全。4.搭设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好安全带,工具及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内,穿防滑鞋工作,袖口、裤口要扎紧。5现场作业时安排一名具有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合理组织施工。6.遇到6级大风及雨雪天气应停止作业,大风、雨雪天气过

9、后应对支架进行检查,清除冰雪后方可施工。 四、支架预压作业1.支架检查支架搭设完成后,对支架平面位置、顶面高程及预拱度等进行全面复核,并对支架安装的牢固、整体及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支架搭设、安装、受力的整体性、均匀性,保证支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确保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具体检查项目及内容为:支架搭设是否按要求的平面尺寸,各杆件尺寸及间距是否按设计要求;支架基础是否坚实、平稳、牢固,支架底座是否与基础联接密贴,保证支架及各杆件受力的整体均匀性;支架各杆件数否联接牢固,斜杆、剪刀撑是否按要求进行设置并连接锁定;支架顶纵、横梁及模板之间密贴并连接为整体;纵、横梁是否已用铁丝连接紧密,

10、位置是否准确;支架周围隔离、警戒措施是否齐备,施工专用上下通道及安全、防落网是否设置完全,保证施工安全无事故;支架周围、上下通道及支架顶是否齐全、完善、规范,要确保夜间施工安全;现场施工人员已接受安全教育并通过考核。2.支架预压支架安装检查合格后即进行预压。支架预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计算并分析确定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以根据设计高程准确定出箱梁底模的施工高程及预拱度,确保箱梁施工完成后的底、顶高程和线性符合设计要求,并检查支架砂箱的压缩量和支架的受力强度、刚度以及均匀性、整体性、安全性。箱梁采用两次浇筑成型,支架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1.3,支架预压采用砂袋,但必须对称、均匀加载,堆放顺序

11、为先底板,后翼板。支架平面位置、底面高程及拟定的预拱度检验校核无误后,竖直上在支架顶与支架底设置沉降观测点,纵向上应在跨中,1/4跨中,3/4跨中,墩边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对这些点的位置、高程做全面观测,作好记录。支架预压遵循整体、均匀受力的原则,即预加荷载时整体、均匀、分层进行叠加,严禁从支架一端开始堆高,加载,防止支架偏心受压,造成支架变形甚至支架倒塌的安全事故。支架预压过程中即进行沉降观测,每天定时两次观测各点标高,并作好详细记录,待前后两天的测量数据在3mm以内,并报测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确定支架稳定后方可卸除土袋,卸除砂袋前测量各点标高。卸除顺序为先翼板后底板,也要对称进行。砂袋卸除

12、完毕后,测量各点标高整理观测记录,计算、分析观测结果,确定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根据实验数值,加设支架预拱度,对箱梁底高程进行修正、调整,检查无误后,即进入下一步工序。五、模板施工作业支架预压调整结束后,在底模上以全站仪放线定位,经验收合格后,绑扎底板钢筋。模板安装完毕后,以全站仪及水准仪检查其平面位置和底、顶面高程,并检查接点联系及纵横稳定性,要确保牢固稳定。外模同样采用15mm厚胶板拼装,模板外设置加强肋。肋板采用10cm5cm双排方木,竖向布置,间距30cm,拼装后外侧加设横肋,横肋用直径50cm钢管2道,间距60cm,通长布置。拉筋设置在钢管与肋木交叉处,采用直径12的圆钢,拉筋

13、纵横间距均为60cm。另外内模板用拉筋与外模固定。模板安装时严格控制垂直度并固定牢固,防止移位或突出,保证腹板尺寸,同时考虑施工安全安装过程中设置防倾覆设施。模板板面平整、光滑,接缝处粘贴胶条,并涂刷玻璃胶或腻子防止漏浆。模板安装前首先涂刷脱模剂,禁止使用废机油,且脱模剂不得沾污钢筋。模板安装与钢筋制作配合进行。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其平面位置、顶面高程、各部尺寸、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检验合格经签认后浇注混凝土。箱梁顶板在每箱的上部,距墩身1/4跨处,即弯距为0的地方预留1.01.0m的天窗以备将来张拉、拆内骨架及内模使用,顶板钢筋在天窗处的搭接按规范要求执行。模板施工质量标准:模板安装位置

14、准确,尺寸正确,加固牢固,使边角线条顺直,棱角分明,拼缝严密平整,板面平顺清洁,粗糙度满足要求。立模时反复用线坠吊靠,支撑完毕请技术人员检验垂直度,有问题及时校正,保证模板符合设计线形,加强模板的保护和维修,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检修一次,板面有缺陷时,及时修整,不得用大锤或振捣器猛振模板,撬棍击打模板。六、钢筋施工作业1.钢筋加工对进场的钢筋进行外观检查验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力学性能抽样试验,进行质量鉴定,装卸钢筋时,不得抛甩,以免损坏钢筋。经检验合格后的钢筋进行调直、除锈、除油污等初加工。钢筋经过调直与除去污锈后,应达到钢筋表面洁净平直,无局部曲折,被擦伤的表面伤痕不得使钢筋的截面减小5%以上

15、。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法,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冷拉钢筋时的温度不得低于-15。用I 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 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 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钢筋必须按照设计规格、数量及尺寸加工,计算好单根钢筋长度后下料,钢筋在工作台上按设计尺寸放样,机械加工,钢筋从一端向另一端弯扎,注意起弯点的位置,先试弯扎一根钢筋,找出规律后再成批加工。钢筋加工好后,按型号分类放整齐。加工钢筋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102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203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2.钢筋的接头钢筋接头一般采用焊接,直径小于16mm的钢筋的接头采用电弧搭接焊,双面搭接焊焊缝长不小于5d,钢筋焊条均采用结502或结506焊条,直径大于16mm小于25mm的钢筋的接头以闪光接触对焊为主,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焊,焊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