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学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89115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2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2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2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2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学案 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主干知识综合导图 教材自我导向学习复习目标预览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探讨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回归教材温故知新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1背景: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条件资本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科技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劳动力欧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补充说明:个人因素:科学家不断进行探索,将科学成果应用到生产中。2内容: 主要领域发明意义电的广泛使用发

2、电机、发电机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内燃机汽车、飞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大大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改变出行方式。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化学工业的发展染料、塑料、药品、炸药、人造纤维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传统工业的进步炼钢技术的改进,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纲铁时代”。钢铁成为制造业、建筑业、和铁路业的重要材料。3影响:(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产业结构:诞生了电力、石油和汽车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重化工业

3、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3)生产关系:垄断组织的出现。(4)世界:世界市场发展。二、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推动殖民扩张,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表现:(1)政治上,19世末20世纪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的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影响:(1)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艰难发展历程。(2)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4、起来。 重点问题思考1. 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发明者是科学家或科技人员,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和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发展也比较迅速。(3)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俄国、德国等,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4)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2.举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与市场的关系。关系说明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的开展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作了准备。19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殖民扩张的加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

5、命的开展。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对市场的争夺工业革命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殖民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垄断组织的影响。 (1)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因而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2)政治上,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

6、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3)对外关系上,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通史链接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经济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文化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进化论、相对论、量子理论出现核心问题多元解读一、自主探究通过题源材料认知历史 【史料研析】主题1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

7、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说,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科技发明有何不同特点?答案提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发明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材料二 1769年,一种全新的蒸汽机终于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它大大促进了机器的运用和工厂的生产,使工业技术的变革出现了新的飞跃。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何飞鹏蒸汽机与英国经济的发展材料三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

8、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亇卡特尓。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问题2:材料二中英国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表明当时生产组织形式有何变化?答案提示:据材料二中“机器的运用和工厂的生产”等信息可知,生产组织由“手工工场”变为“工厂”。据材料三中的“管理的集中”“大规模生产”“1904年”等信息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大企业时代到来,垄断组织出现。主题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一 1

9、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钠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问题一:材料一表明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提示: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流通、掠夺性贸易、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是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材料二

10、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个中心的新格局。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问题二:材料二表明19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趋势?答案提示:19世纪中期,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独霸世界经济的格局被打破,世界形成了多个贸易中心。【总结升华】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1)相同: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

11、方式、生产状态和社会经济结构。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工业革命确立了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补充说明: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化。都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都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变化。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不同: 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机器蒸汽 电力、内燃机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工程师科学技术结合程度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广度和深度首先在英国发生,然后向欧美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如德、俄、日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产业结构局限于轻工业领域;代表产业是

12、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 以重工业为主体;代表性产业是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思想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的信条。开辟时代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补充说明: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前者,工厂制度建立,中小企业占多数,规模小;后者,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组织。产品质量 成果:前者,多数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后者,多数是科研产物,量多质高世界市场:前者,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后者,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殖民扩张:前者,商品输出、掠夺资源、全球扩张;后者,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经济格局:前者,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后者,欧美其他工业

13、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2.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主导世界市场的国家。 时期 说明15世纪末至16世纪伴随新航路开辟,西、葡在世界市场占据主导地位。17世纪17世纪,荷兰几乎垄断了当时海外贸易,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海上霸权止于英帝国崛起。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相继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确立了“日不落帝国”地位,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战期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几乎共同主导世界市场。二战后二战后,美国取得了世

14、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主导世界市场,形成了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但直到今天,美国仍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二、合作探究思悟历史 (一) 横向整合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滞后的原因。(1)对中国的影响: 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侵略: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反抗: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动。反抗: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