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89067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专项技术方案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扬尘防治治理的总目标1三、成立扬尘防治治理领导小组及治理小组的工作职责分工、任务1四、扬尘防治治理实体管理制度及措施2五、扬尘防治管理实施办法及措施3六、工作实施要求6七、安全文明施工7八、扬尘治理检查制度8.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专项方案目的 :为有效的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身体健康,预防本工程施工中对环境污染的事故发生,认真贯彻 施工安全与卫生公约的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济南市地方性法律法规等进一步加理扬尘

2、防治治理的管理工作,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特编制本专项方案,各有关责任人应严格遵照执行。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经十东路北侧,青岛啤酒济南公司南侧,大正路东侧。 整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 万。本工程为商务公寓5# 楼(商业),建筑面积为1434.31,建筑高度9.30m ,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地上二层,无地下室。但局部基础与地库相接,故本次施工时先行将车库局部完成,留置施工缝。二、扬尘防治治理的总目标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实施确保施工现场达到济南市扬尘防治治理检查要求、重视安全文明施工, 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确保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的质量标准达到合格标准。创建绿色环保工地。三、成立

3、扬尘防治治理领导小组及治理小组的工作职责分工、任务1、成立扬尘防治治理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扬尘防治治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 项目常务副经理为副组长,总工提供扬尘防治技术支持,安全员、质量员、施工员、材料员及各班组长等为组员实施扬尘防治治理工作。2、 扬尘防治治理工作职责分工、任务.(1) 扬尘防治治理由组长负责全面指挥、统一组织、协调;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 :各组员密切配合,帮助支持,全面铺开、 严格规范,监管到位,彻底清除扬尘污染。(2) 划分具体责任区,实行各组员责任制,每天亲自带队,深入一线,全程指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治, 高效率地处置各种问题。(3)

4、由专职安全员负责每天对各自分管作业区的扬尘防治治理落实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3、现场设扬尘防治领导小组,具体如下:(1) 扬尘防治领导小组人员组长:王太祥副组长:樊宪柱18954137065陈高峰 15101086918组员:凌建忠、王海平、陶卫忠及各班组长(2) 建立 24 小时值班制度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脱岗。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及有关人员必须保持24 小时的通讯畅通。四、扬尘防治治理实体管理制度及措施1、在制定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扬尘防治控制放在突出的位置,对扬尘防治控制工作进一步深化,加大环保投入,巩固扬尘防治治理成果。2、落实好“三个一”制度。有一个专门的

5、扬尘防治治理领导组织机构;有一队专门的检查人员 (环保专员 ) ; 有一本专门环境管理目标责任书。3、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制作宣传版面、黑板报、座谈会、培训等形式, 宣传扬尘防治污染控制的重要性,使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知晓扬尘防治污染.控制的法律责任,使其利用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保障自身权益,调动其自觉参加扬尘防治污染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群策群力治理气氛。4、扬尘防治污染控制工作纳入日常化管理,项目部成立扬尘防治整治工作小组,施工现场常设工作班子,安全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扬尘防治污染控制工作例会,交流做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扬尘防治污染控制工作常

6、抓不懈。5、发挥安全员、协管员优势,在加强公司和项目部管理的同时,将扬尘防治治理工作作为安全员、协管员工作内容之一,对裸土、 绿化、 道路保洁以及工地扬尘防治治理等发挥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映,及时做好整改工作。6、突出重点,对易产生扬尘防治污染的点位加强监管,落实好“裸土覆盖、道路硬化、冲洗车辆、洒水降尘、工地绿化”;做好“六不准、六必须”及(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配冲洗设施、必须洒水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7、加强执法力度

7、、奖惩办法。把扬尘防治控制工作纳入项目部日常管理序列,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并组织巡查, 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及时、整改不到位相关单位、班组及个人进行处罚,保持良好的环境状态。8、落实检查考核制度。严格按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相关事项执行、及时制止违章违纪现象。 项目部环保专员、安全员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评分并保存记录,项目安全员牵头每周对工地进行重点排查检查,并对排查检查情况记录档案并进行综合评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整改,需要相关部门协同解决的,在会议上或书面提出,以便及时解决处理。.9、对涉及扬尘防治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扬尘防治交底,将

8、扬尘防治工作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惩制度、以推动现场工地扬尘防治污染控制进程。10 、项目部与作业班组签定扬尘防治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防治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11 、 做好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职业健康意识。12 、及时更换、维修不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防尘降尘设施设备,保障防尘降尘设施设备究好可靠。五、扬尘防治管理实施办法及措施建设工程施工的扬尘污染,是指在建设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土裸露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灰土、泥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1、施工

9、现场做到施工标准化、围挡景观化。施工工地内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加工场、材料堆场地面、 车行道路应当进行硬化等防尘处理。严禁在车道上和人行道上堆放建筑材料,建筑完工后,及时清理平整场地。2、工地进出口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设置冲洗车辆设备,冲洗设备采用自动冲洗平台及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所有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设备驶出工地前,必须进行冲洗、严格进行车辆冲洗制度、不得带泥尘出工地且保持大门进出口整洁。车辆冲洗制度、由值班门卫人员或指定的专人对车辆冲洗工作进行监督,所有车辆均应到自动冲洗平台 (或高压水枪 )进行清洗。.、对进出建筑工地所有运输车辆每次进出施工工地,必须由冲洗人员做台账,台账下班后交由项

10、目部保留。台账内容包括日期、车辆牌号(车型 )、冲洗时间、车辆所属单位、冲洗人等。、自动冲洗台需排水畅通,应经常清理疏通,保持畅道,沉淀池要定期清理,场地不得积泥积水。、所有驶出大门的车辆,必须配合车辆冲洗工作,严禁未经冲洗干净车辆强行驶出工地,严禁带泥土上路,严禁超载:运送各种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渣土的车辆必须应有遮盖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尘土飞扬、洒落和流溢,否则,不允许其驶出建筑工地,违者承担全部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值班门卫或专职冲洗人员因冲洗工作不到位或对工作不尽职,使带泥车辆外出造成城市道路污染,责其立即冲洗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对屡禁不止或整改行动缓慢的冲洗

11、人员,责令调换工作岗位,并加重处罚,或给子退场处理。、工地大门口的文明卫生和外出车辆冲洗监督工作,由项目部“扬尘防治领导小组”监督管理, 当班门卫全天候值班看管,因车辆未冲洗或冲洗不到位驶出工地,造成城市道路污染的由当班门卫负直接责任。3、土方工程作业时,必须采取淋水降尘措施。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酒水压尘等措施;应做到随挖随外运,尽量减少开挖过程中土方裸露时间。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后应尽快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裸露场地,应采取洒水、覆盖等防尘措施。在场地内堆放回填使用的土方应集中堆放,同时,在土方未干化之前,经表面整平压实后,采取覆盖措施。并定时洒水维持湿润。.4、建筑结构内的施

12、工垃圾、散装物及废弃物清理时采取搭建密闭式临时设施或专用垃圾袋袋装进行转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防止尘土飞扬。 做到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且洒水减少灰尘溢散,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现场处理。5、所有沙、石、裸土等易飞扬的材料和垃圾尘土存放露天时,应集中、分类堆放,并采用遮阳网或密目网遮盖严密或洒水降尘措施。对水泥, 粉煤灰、 白灰等易造成扬尘污染的物料,利用仓库、储藏罐、封闭或半封闭堆场等形式分类存放。6、钢筋、钢管、木材、钢结构构件等材料应高地架空堆放,露天堆放时采取防雨、防潮、防锈蚀措施。7、建筑垃圾等临时性的废弃物及时清运出场,无法在48 小时内清运完毕的,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采取洒水、 覆盖防尘网、 喷洒防尘剂等防尘措施,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放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