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8)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88957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模拟试题及答案(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种族成见是下列哪种效应的表现( )。A 、乐队效应B 、首因效应C 、定型效应D 、新闻效应2、下列选项中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 、地区成见B 、职业成见C 、性别成见D 、指鹿为马3、下列现象中属于政策终结的是( )。A 、工人罢工B 、中国电信免收手机入网费C 、学生罢课D 、微软公司与苹果公司价格大战4、政策评估阶段的最终产品是( )。A 、评估报告B 、政策目标C 、评估标准D 、评估说明书5、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

2、,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属于( )。A 、政策均衡B 、政策终结C 、政策持续D 、政策调整6、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评估事实标准的是( )。A 、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B 、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范围C 、政策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团结D 、政策是否坚持了社会公正的原则7、下列对委托评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被委托的对象只能是营利性机构B 、被委托的对象只能是非营利性机构C 、被委托的对象可以是营利性机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机构D、被委托的对象只能是高等院校8、政策评估中最主要的形式是( )。A 、非正式评估B、委托评估C 、前评估D、正式评估9、从20 世纪 70 年代

3、起,一些学者提出政策评估要注重( )。A 、政策价值B 、政策效能C 、政策效率D 、政策效益10、对于某个特定的政策过程来说,其最终阶段的活动是( )。A 、政策监控B 、政策评估C 、政策终结D 、政策创新11 从组织功能看,政策研究组织以( )为目标,这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首要特征A、改进政策制定B、提高政策效率C、保障社会公正D、发现问题12 从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看,政策研究组织尤其强调是坚持( )A、客观公正B、维护真理C、有利于经济发展、D、实事求是13公共政策的( )为求回答的是“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价值分析D、可行性分析14 政策分析中的定量方法

4、及技术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A、科学B、理性C、超理性D、伦理15( )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思维角度进行的政策咨询。A、政策信息咨询B、决策咨询C、理性咨询D、经验咨询16、一项公共政策具有( )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均衡状态。A、合法性B、合理性C、有效性D、稳定性17、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 )A、政策断裂B、政策僵化C、政策均衡D、政策失效18、下列哪项政策不属于政策替代( )A、利改税的政策B、费改税的政策C、改革开放政策D、医疗保险代替公费医疗19、( )是通过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缩小政策实施范围,放松对政策执行的控制等 措施,来达到最终完全终止政策

5、的目的。A、政策缩减C、政策合并20、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 )B、政策分解D、政策替代A、渐进性的C、删减性的B、补充性的D、修正性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 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 选、错选均无分。1、在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做出评估后,该项政策的去向存在有下列哪些可能性( )A、持续B、调整C、终止D、变更2、政策调整的原因很多,其中突出的因素表现在( )A、决策者的价值取向B政策本身的不合理性C、政策环境D、政策资源E、政策效果3、政策调整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涉及公共政

6、策的各个子系统,主要包括:( )A、主体调整B、客体调整C、目标调整D、方案调整E、关系调整4、一般来说,推动政策终止的力量主要有( )A、反对政策者B、明智领导者C、锐意改革者D、政策受益者E、政策评估者5、政策终止有助于促进政策的优化,主要表现在( )A、政策功能的优化B、政策人员的优化C、政策组织的优化D、政策效果的优化6、 政策目标一般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问题的针对性B、未来的预期性C、公平性D、效率性E、可选择性7、 确定政策目标的实事求是原则要求我们一定要()A、从主观愿望出发B、从实际的公共政策问题出发C、切实可行D、志存高远E、降格要求8、确定政策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A、

7、实事求是B、面向未来C、系统协调D、明确具体E、伦理考量9、政策方案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原则()A、紧扣政策目标B、规划多重方案C、方案彼此独立D、方案要有创新E、方案切实可行10、政策合法化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政策内容合法化B、决策过程合法化C、有关政策的法律化D、以法律形成颁布所有政策E、政治体系的合法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6分,共30分)1、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2、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3、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及其相互关系?4、简述我国目前政策监督系统的构成。5、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四 、 论 述 题 ( 本 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8、分 , 共 20 分 )1、试述绝大部分政策变通都要遵循渐进调整路线的原因。2、一项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和障碍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本题 10分)1950 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之前,兰德公司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个事件进行精 心研究,他们预测的最终结果:“中国将出兵朝鲜”,兰德公司准备以 500 万元的价格将这 一研究成果卖给美国国防部,当时由于咨询机构在美国政府机构决策中的作用还没有被充 分认识到,政府官员在做决定时还没有向民间智囊团进行咨询的习惯,兰德公司的预测结 果被忽视了。另外,美国国防部坚信中国决不会为了朝鲜冒险跨过鸭绿江,将本来就赢弱 的国家拖入战争的泥潭。同时国防部认为

9、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出价过高,遂拒绝了兰德公 司的研究报告。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鸭绿江,与美国逐鹿于朝鲜战 场,美国因为做了错误的估计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兰德公司的预测成现实,美国政府正 是从这个事件中接受教训,它虽然懊悔不迭,但是还是以 280万美元的价格买回了兰德公 司这过时的研究成果,此后,美国政府就一直致力于创建象兰德公司这样卓有成效的政策 研究机构,遇到问题随时向他们咨询,避免决策失误。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政策咨询的主要作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答案CDBADBCDA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ADCBBDBC题号1920答案AA二、

10、多项选择题题号12345答案ABCACDABCDEABCEBC题号678910答案ABBCABCDEABCDEABC三、简述题1、答:公共政策研究组织最主要的职能和作用就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直 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政策职能作用,为政府 机关的有效运行服务。其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咨询性参政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2)作为知识的积累者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出高质量的官员 和专家。

11、(5)作为宣传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2、答: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 5 个方面。(1)客观的社会现实;(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与组织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3、答:(1)元政策也称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 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 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2)基本政策指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 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3)部门政策指为在某一个特定

12、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 则。(4)它们之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4、答:我国目前的政策监督系统主要由下列几方面构成:(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2)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3)纪检、监察部门;(4)审计、统计部门;(5)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5、答:制定政策和组织实施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实现其职能的基本手段,而公共权力机关 在使用这一手段时也就对它的功能做了设定,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四种:(1)管制功能:就是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 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2)引导功能

13、: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 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3)调控功能:公共权力机关的治理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或者说,政策是公共权力 机关实行治理的手段、工具和杠杆。(4)分配功能:在通常情况下公共政策容易把价值或利益分配给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 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及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四、论述题:1、答:绝大部分的政策变动都要遵循渐进调整路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刚性的限制。引起极大损益的政策决定,往往容易导致严重的社会紧张状态, 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分裂乃至造成冲突,而那些只是部分增减或修正的政策,则容易在

14、决策层达成协议。(2)现行政策的制约。没有一个决策者是在一种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原初状态下工作 的,从本质上看任何政策包括重大创新政策都是对现行政策某种形式的延续。(3)公共意志的趋中。一般说来,民意也是一种正态分布,总是中间大,两头小。中 间的主体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公共利益,它的变化通常不会太大。(4)变革成本的约束。现行政策可能已投入巨额的资源,因而排除了任何根本上的变 革,现行政策越完善,调节能力越强的国家,变革的能力就越小。(5) 人类理性的局限。全面的政策变革是对决策的理性能力的严峻挑战,决策者并没 有时间、经费和智慧,用以调整所有的政策方案。(6) 社会稳定的需要。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获取社会支持,通常希望保持现行的 计划,而不愿从事全面性的政策变革。2、答:社会中的政策问题往往很多,但真正能进入政策议程的并不多。一个政策问题 要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一定的条件,许多政策问题不能进入政策议程是因一定的障碍因 素所致。(1)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主要有:A、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一些问题必须充 分暴露且表现得非常严重才有可能引发社会公众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