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主题班会材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889040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信主题班会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诚信主题班会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诚信主题班会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诚信主题班会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诚信主题班会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诚信主题班会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信主题班会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盛顿砍樱桃树 美国开国大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是个诚实的孩子。他跟父亲之间,曾有过这样一段故事。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华盛顿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小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来吧,小华盛顿,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华盛顿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只听“咯嚓”一声,小树成了两截,躺倒在地上。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一手举着小斧头,一手扶着小树根,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

2、很生气。他问华盛顿:“是谁砍倒了我的树?”华盛顿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试小斧头快不快。”父亲听了华盛顿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株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华盛顿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上。 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早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

3、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晨,一位老太在南,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认知:知道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撒谎、不讲信用的危害。情感:1、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2、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行为:1、努力做到说话做事

4、诚实、不撒谎。2、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教育重点: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资料、学生自制一张书签、多媒体课件、调查表、小品等一、诚信调查,导入新课1、观看ppt问卷调查选择:(1)拾到他人钱包,你会( )A据为己有 B找到失主,交还钱包 C交还钱包,索要报酬(2)昨晚忘记做作业了,早上组长收作业时,你会( )A告诉组长忘记写作业了 B骗组长说掉在家里了C把别人的本子当成自己的来交(3)你约了朋友出去玩,妈妈却说要带你出去玩,你会( )A跟着妈妈去 B和妈妈说明原因,和朋友去(4)今天你是学校值日生,发现自己班上有两

5、个同学打架,你会( )A记下来,班级扣分 B当做没看见,不扣自己班上的分(5)假如你是推销员,明知你推销的商品有缺陷,你应对顾客( )A只讲优点,不讲缺点 B讲清商品的真实情况C什么也不说,由顾客自己决定请在符合自身情况的表格中打“” 从未出现 偶尔出现 经常出现抄袭作业2、要求学生如实填写,不需要写姓名,不需要交3、教师过渡:如果你刚才是真实地填写了这张调查表,那就是诚信的表现。什么是诚信呢?学生自由发言。4、出示诚信名片:“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真诚,不欺骗别人,为人处世光明磊落。“信”就是守信、讲信用,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凡是自己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实现。5、让学生读、记

6、,明确诚信的含义。二、故事讨论,知道诚信的重要性1、听手捧花盆的孩子的故事录音,边听边想:为什么端着空空花盆的小男孩被选为王位的继承人。2、交流。3、教师小结:因为杨平的诚实让他能成为王位的继承人,这个故事让我们所有人都明白了诚信是多么重要!4、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来谈诚信的重要性。1. 中国传统道德观中的诚信 诚信无欺,讲求信用,构成为人处事的根本道德标准。 2.西方的诚信观念 诚信观念发源于古希腊,体现于商品经济活动中,是契约的基础。 编辑本段二、诚信:从传统走向现代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

7、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如

8、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地继承了“诚”这个范畴,肯定诚实是社会公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诚实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渐明晰为

9、:忠诚、正直、老实。忠诚的主旨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当然,这种忠诚不是盲目和狭隘的“愚忠”,而是认同于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坦率。老实,则特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从字形上分析,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隋国大夫季梁说:“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后来,由于私有经济和私有观念的发展,原有的纯朴的社会被逐渐破坏。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得不订立誓约。但誓约和诺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

10、鬼神的威慑力量维持。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信”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文公4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

11、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对“信”作了较详尽的论述:“竭遇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他认为“信”要求诚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现,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说:“以实之谓信”,其说与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信,诚也”,“诚”与“信”的意思十分接近。 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 编辑本段三、诚信的网络化发

12、展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诚信这个词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看重,任何人和机构都不能保证其他人是否诚信,所以在建立诚信档案的整个过程中,靠的就是这个企业自己不断的积累,是帮助企业建立诚信,而并非是证明诚信。无论是阿里的诚信通,留学专搜的诚信章以及同程的诚信录,似乎在人们的心中,诚信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这也就必将会打造一个互联网的诚信时代。 阿里巴巴作为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诚信通是他们为从事商业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提供的一种全方位网上贸易服务,并对享受该服务的对象,进行第三方认证机构核实认证身份。 留学专搜作为国际留学最大的专业搜索引擎,诚信章以“功自诚心利从信来”全力打造国际性互联网

13、商业信用体系,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诚信平台信息服务。 同程网是以诚信录档案和相互评价为核心,建立一个中国最大的旅游信息平台,中国最大的旅游交易平台;中国最大的旅游支付平台,在整个旅游行业里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诚信在传统的理论中可能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准则,会作为取信于人的良策,那么在现代的网络时代中,诚信仍然占据着无可取代的位置。 四、与诚信有关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他是一位极讲信用的人,有一次,他约他的老朋友晚上到人家中吃饭,他答应了。“我等你来一起吃。”吴起对他的朋友说,结果老朋友整个晚上都没来,但吴起一直馍饿着肚子,直到第二天,吴起差人去找他的老朋友,然后才和

14、他一起吃了饭。吴起之所以不吃饭等朋友,是为了怕自己说的话不算数。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守信用到如此程度也就是他能统率三军的缘故吧! 在迈阿密街头,一位稽查员在停车计时器边检查停车超时情况,有人问:“你又没有当面抓到这些人,就把罚款单帖到人家车窗前,要是人家不认帐怎么办!”“没关系”,稽查小姐满脸笑容的说:“我计下他的帐号和罚款单,假若他三次不交,那对不起,事不过三,我将把他的这些事情记录到美国信誉局。当他找工作或干其它事时,企业部门将查一下他的档案,发现在信誉局中有一个污点,他就会被拒绝。”美国这个信誉局使诚实者一路通行,使不诚实者备受阻碍。 曾经有这么一家企业出现在法国,这家企业的最高领导人是

15、一位年近60岁的老人,他规定每种商品最多只能赚一块钱,并把所有产品的成本费及其它杂费都明确的写在一个公共厅院,虽然企业中每种商品营利少,但是这家企业越来越壮大,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原因是这家企业的诚信吸引了大多数消费者,而且消费者到这里购物过后,感觉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比其它企业都更好,然后就一直到这里来购物或其它消费,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都来,这家企业自然壮大起来。 (一)诚信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信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古代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

16、比如:孔子的“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以诚而立”;孟子论诚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们这么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实和信用都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