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886835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开采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煤矿开采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煤矿开采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煤矿开采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煤矿开采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开采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开采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生态环境保护依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的现 代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坚持突 出污染防治,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目标任务,分步落实措施;坚持全面推进,实 现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彻底解决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本项目环保计划的 总体目标如下:1、整个矿区植被覆盖度不低于建设前的植被覆盖度;2、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 9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 85以上;3、工业场地绿化率占 20以上;4、扰动土地治理率 98以上。二、保护重点对于大气、水、固废以

2、及噪声的环境保护措施都是“三同时”工程,必须同 时设计、同时动工、同时投入使用。因此本次环境保护计划将重点对沉陷区的综 合整治及生态恢复措施作出计划。三、生态恢复的范围和期限1、范围生态恢复的范围包括整合改造工程的工业场地、地面防排水防治区、供排水 管线、施工便道、施工区、供电线路防治区以及运输道路等,并考虑对周边草地 的保护。2、整合改造工程的生态恢复规划由于该项目的工业场地尚处于整合改造阶段,工业场地建设的同时就可以陆 续对煤矿进行种草种树等植被恢复,实现“三同时”工程。自工程开工起,大饭 铺煤矿就应该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整合改造项目的环保计划主要分为施工期

3、、运营期和退役期三个阶段。 对于进厂道路、工业场地等,区域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恢复时间较长,应 以生态建设为主,施工期应以生态保护为主。1 建设期环境保护对策1.1 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1.1 土壤与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 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尽可能地不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壤,以免造成土壤与 植被的大面积破坏,而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对于植被生长较好的地段,尽量 不要在这些地段设置工棚、料场、弃渣场等。对于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破坏区,施工结束后应按照国务院土地复垦规 定进行土地复垦

4、和植被重建工作。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均要进行土地平整、 耕翻疏松(要求深翻表土3040cm),并在适当季节进行植树、种草工作(根据不同地段的生 态环境特点选择适合于当地生长的树种、草种),保持地表原有的稳定状态,其造林成活率要 达到 70%以上;植被总体恢复系数要达到 95%以上。妥善处理建设期及运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生活垃圾等,要进行统一集中处理,不 得随意弃置。施工结束后,要进行现场清理,采取恢复措施。1.1.2 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措施在地面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在春季大风季节以及夏季暴雨时节进行作业。对于施工破 坏区,施工完毕,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

5、侵蚀。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要合理布置弃渣场。不得将废弃土石任意裸露弃置, 以免遇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1.1.3 项目开发占地补偿、恢复措施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给村民合理的经济补偿。从而减少因项目 建设对农业生产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耕地的补偿和恢复, 能够保证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不会降低,同时项目在当地建设,给当地居民提供也一定的结业 机会,也提升了当地发展潜力,因此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将因本项目建设得到较大程度的提 升。1.2 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地表水 由于本项目建设周期将近 23 个月,在矿井施工现场需要为施工人员建设临时集中生活 区

6、,施工人员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此外是井下初期少量涌水和施工废水。建设期间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SS和COD。这些污水若不进行处理不能满足排放标准 或农田灌溉水质要求。所以评价提出在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区要设一体化二级生化处理装置, 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要求。处理后用于场地四周绿化 对于施工废水和井下初期少量涌水,采用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或场地降尘洒水。地下水 井巷掘进过程会有少量井下涌水,井筒施工过程中将揭穿部分地下水含水层,对浅层地 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资源可能产生影响。评价提出在井筒施工揭穿地下水含水层,尤其是对本 区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时要及时封堵

7、,封堵时使用隔水性能优良且毒性小的高标号水泥等 材料。井巷掘进过程的淋水等井下少量涌水要排入地面沉淀池,与其他施工废水一并处理后 回用,不能排入地表水体。采取上述措施后,建设期对地表水体质量、以及地下水资源影响较小,而且是短期的。1.3 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以重型卡车、拖拉机为主 的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为井筒与井巷施工服务的通风机和压风机。在所有施工过程中打桩阶段昼间影响范围最大,夜间必须禁止施工。地面设施地基施工 阶段夜间影响范围达377m,工业场地北约200m为肖家圪旦村,因此会对该村居民产生不利影 响。为防止噪声扰民生,应在施

8、工前将该村居民实施搬迁,或者禁止地面设施地基夜间施工。为将建设期的噪声影响缩减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严格遵守GB12523-90关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要 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工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夜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高噪声设备。如因连续作业确需在夜间施工的,应在开工前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 民,以便取得谅解。在村庄附近施工时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如用钻孔式灌注桩或静压桩代替 冲击式打桩法等。物料进厂安排在白天,避免夜间扰民。1.4 环境空气影响防治措施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施工作业面和施工

9、交通运输 产生的扬尘;场地平整形成的裸露地表、地基开挖、回填以及散状物料堆放等扬尘;推土机、 挖掘机及交通工具释放的尾气;施工单位采暖锅炉排烟。为减小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必须采取如下防治措施:散装物料装卸应尽可能降低落差、轻装慢卸,车辆上应覆盖篷布;车辆出工地前应尽 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每天洒水45次,并及时清扫道路,碾压或覆盖裸露地表。可 使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散装易起尘物料应尽可能避免露天堆放,若露天堆放应加以覆盖。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地选址时,尽量远离居民区,并使其位于居民区下风向。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施工过

10、程中采用的锅炉应符合环保要求,并配备高效消烟除尘设备,使烟尘达标排放。沥青熬炼应采用封闭式厂拌工艺,沥青混凝土拌和场集中配置,拌和在封闭的条件下 进行,可以不产生沥青烟。在建设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要求施工单位坚持对施工队伍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矿井建设期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显著减轻施工活动对环境空气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1.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施工期间多余的弃土弃方与井巷基建矸石用于铺垫工业场地和铺设道路。 项目地面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少量建筑垃圾充填工业场地附近的山沟,少量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送到垃圾转运站统一处理,

11、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此外,施工期的岩土和煤矸石也可用于平整填高工业场地、填筑厂外公路路基。1.6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理工作为减少建设项目建设期给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单 位的监督管理,按照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聘请具有环境监理资格的人员对工程建 设期进行环境监理。由12名施工环境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经常性检查、监督,查看施 工单位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改正。施工环境监理人员要定期以书面形式 (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报告)及时向有关 部门汇报,其内容主要是落实施工方是否严格执行了工程初步设计和本工程环境 影响报告规定的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2 运营期环境保

12、护对策2.1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2.1.1 地表沉陷区防治及缓减措施煤炭开采形成的塌陷表现在开采一定时期后,且随着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地表塌陷 过程也将逐渐显现,对地表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大。下面针对塌陷表现出的不同 形式分别制定措施:塌陷裂缝的复垦 本矿井在开采过程中,未采取保护措施的地表每一处均可能发生塌陷裂缝,但最终表现 出的位置一般发生在采空区正上方或地表移动盆地内边缘区与中间区,且分布极不规则。依 据塌陷破坏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针对不同地层构造和土层厚度,裂缝处理方案及工艺如下 地表轻微变形的土地:这类形变一般不影响农田耕种及植被生长。对农田 可适当给予整平费,由土地使用者自

13、己整修即可恢复土地使用。灌木林、植被自 然恢复。此种类型适宜恢复到原有土地状态。 地表塌陷比较严重的土地:需对地表裂缝和坡坎进行填充、整平。对受影 响的林木、植被进行扶正、移栽和重新植草,达到林业复垦。 地表严重塌陷破坏的土地;这类土地由于受塌方的作用,农田将减产,土 地数量减少,林草不能正常生长,应作征地处理。对农田中裂缝较大,坡坎高差 大于 1m 以上的,以机械平整为主。对地表塌陷的土地复垦费由矿方支付,可由矿方对破坏土地进行复垦、复垦 后移交给农民,也可由农民自己复垦,矿方支付合理复垦费。塌陷耕地的复垦井田塌陷影响区旱地为2.53km2,约占塌陷影响区的30.34%,由于本矿井开采后形成

14、的塌陷程度并不大,对受影响的耕地进行平整复垦即可。塌陷区有林地、灌木林地的复垦本井田塌陷影响区内有林地、灌木林地分别为1.97km2和1.67km2,共占评价区面积的 43.60%。具体复垦方法如下: 塌陷林地、灌木林地的复垦采取两种方案:一是对受损的树木,及时扶正树体,填补 裂缝,保证正常生长。二是对塌陷严重的地块,根据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等, 采取适宜的整地措施,选择适宜的品种,适地适树,增加植被覆盖度。 裂缝处理,如前所述。 缓坡区整地。一般情况应全面整地,清除杂草、灌木、石块。全面整地对幼林生长较 好,但投工多,成本高。在林木生长初期,可实行林、粮间作。不宜全面整地的缓坡地,

15、可 沿等高线将地整成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 坡度较陡区整地。一般多采用鱼鳞坑。破土面半圆形,坑面低于坡面,呈水平或稍向 内倾斜凹入,有时坑内侧有蓄水沟与半圆两角之引水沟相通。有出水口,使坑间相连。 无论何种整地方式,均要生土作埂,熟土回坑。 整地后的空地选择适宜的植物,及时再植。再植应作好选苗、植苗、浇 水和抚育管理。选苗:遵循良种壮苗的原则,按立地条件选配的树种,从育苗单位选购良种壮苗,确保 造林质量。本区可选用的抗性强的树种和灌木主要有:合作杨、樟子松、沙棘、紫穗槐等。植苗:苗木要随起随栽,防止风吹日晒,做到起苗不伤根,运苗有包装,苗根不离水。 当天不能栽植的苗木,应在阴凉背风处开沟,按疏排、埋实的方法,进行假植。毛白杨可带 土球移植,也可植苗。新疆杨、刺槐单位面积定植点数量为330株/hm2,沙棘为1350株/hm2。浇水:每当植树时常常天气干旱,必须补充坑内水分,才能保证苗木成活,苗木栽植后 应立即浇水,浇灌用水大坑20kg/个,小坑10kg/个。幼林抚育管理:包括除草、松土、割灌、除萌、定株和对分枝较强的树种进行定株、平 茬、修枝等。幼树应连续抚育23a,每年进行12次。幼林应严格封禁,并作好病虫害的 防治工作。塌陷草地的复垦井田塌陷影响区内共有草地1.67km2,共占评价区的20.03%。所以塌陷对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太大,复垦方法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