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88450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美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反思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及高中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勾画了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 教材编写、 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把握。当今美国科学探究的目标是将科学探究作为目前 K-12 科学教育中最好的实践方法, 基于探究的科学课程目标被概括为三要素、两主线的整合论。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三维科学课程目标、美国科学课程目标的三要素论,

2、以及中美科学教学案例,进一步探讨和反思两国教师科学教学的模式,以期对后续的科学课程理论研究和探究教学实践分析提供借鉴。一、中国三维课程目标的理论模式“学科”由以逻辑的知识形态来表现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所构成,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及其实际能力的培养。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因此,新课程倡导学科教育的 “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三维目标是对学生发展要求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教

3、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彼此分离的目标,它们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互为基础。三维目标的三个方面是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如同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缺一不可,而作为体积一定的立方体,长宽高之间是互相联系的,长度如果变大,宽和高也会随之变化,如果在学科教学中片面强调其中之一,另外两个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影响(图 1)。二、美国科学课程目标的三要素论美国基于探究的科学课程目标被概括为三要素、两主线的整合论。三要素,即科学知识、做科学、科学本质;两主线,即作为教与学的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探究。当今美国科学探究的目标是将科学探究作为目前K-12 科学教育中最好的实践方法,强调探究的三个要素:通过探究学习

4、重要的科学概念、学习科学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本质(图2)。从杜威 1909 年提出科学方法和思维的重要性到现在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人们对于科学探究的追求在这一百年间从未停止过,从机械、静态的“启蒙理性”到经验本质的“探索与实验”,如今科学的“发现情境”和“辩护情境”的界限逐渐模糊;科学日益具有解释与辩护的性质,它是一种动态变化且情境关联有证据的思想。 2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强调将科学探究作为教与学的方式、课程内容的双重意义;标准之后的科学探究兼顾 “识别科学问题”“科学地解释现象”和“使用科学证据” 三个基本维度, 并以科学胜任力为核心。纵观我国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与美国的三要素论,二者的共同点

5、为:均强调科学知识的基础性,科学技能和科学方法的核心性,以及科学过程的探究性和科学的情感维度。不同点表现在:我国的科学课程将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个维度综合考察,过程与方法涉及科学探究与科学方法等核心问题,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体现科学的人文性;而美国的科学课程三要素将科学知识单独作为一个要素,做科学这一要素包含了过程技能和认知能力,包含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技能,以及思维能力的学习和探究,另外一个要素就是科学的思维方式,重点是科学本质的认识;美国科学课程目标将科学知识作为教与学的标准,而做科学和科学思维方式作为课程内容的标准。三、中美科学课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案例一:美国生物教师的教学片段教师

6、Walker,男性,本科学历,生物和物理学科,在芝加哥的 7-12 公立学校工作两年。 本文选择的课程是他讲授的化石与生物种族进化理论,授课时间为30 分钟。1. 课程目标文本( 1)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化石来形成生物种族进化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形态学上的证据可以用来推测种群之间的可能关系,岩石的记录(发现化石相对高度)可以用于推断相关生物在进化时间的次序;( 2)科学探究:学生应该能够确定问题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 3)科学本质:当证据呈现的时候,学生应该能够区分、观察和推论。2. 教学过程文本03 分钟:以 34 人为一组, Walker 分发形态学证据的图表,并在投影仪上打出

7、相应幻灯片。布置每个小组写下三个观察问题,并让全班同学自愿说出结果,并注意学生做出的推测和观察。38 分钟: Walker 让小组合作利用图片归纳生物种类,并描述小组工作,再强调观察和推论的区别。813 分钟:Walker 通过以下问题来展开课程的下一步骤:你们发现的关系能描述你们小组的问题么?你们能找出线索说明生物体是否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和时间么?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将生物体相互联系么?1322 分钟: Walker 提问全班同学:不同种类的生物体有何联系?如何在图表中显示?当学生对图表不确定时,启发学生考虑化石的年龄,当提及放射性元素追踪时,继续问是否有其他方法预测。学生无法提出其他可能方法,W

8、alker询问化石发现的地点能否提供暗示?最终岩石记录被讨论,发给材料并投影。2227 分钟: Walker 建议各小组加入这个新证据修正他们的图表,询问小组成员对他们的进化谱图的描述,以及对此结果的确定性。2730 分钟: Walker 总结并询问如下问题:观察和推论的区别?科学家通过哪些证据可以理解相关生物体的关系?关于化石的什么问题对科学家来说是最有用的?作业: Walker 让学生将他们的作业通过海报的方式画出来,描述他们对今天课程的理解,可以加入颜色来表示相同进化分支上的不同生物体随着时间的敏锐变化。(二)案例二:中国教师的教学片段教师蔡,女性,本科学历,物理老师,在南方某城市的县市

9、一级达标中学工作两年。本文选择的课程是她讲授的超重和失重,授课时间为40 分钟。1. 课程目标文本( 1)知识与技能: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及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原因和条件;(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播放“神舟七号”录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了解一些我国航天技术的成就。2. 教学过程文本03 分钟:利用学生错误的前概念,电梯内测体重引入新课。418 分钟:超重和失重现象。 蔡老师 PPT展示人在升降机内做实验,实验时将一弹簧秤挂在升降机内,弹簧秤下挂一质量为 5kg 的物体。蔡老师先解释弹簧秤的读

10、数指的是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并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列出前三道小题由教师分析,后三道小题由学生分析。1927 分钟:完全失重的讲解。蔡老师的问题:用弹簧秤或台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向下加速或者向上减速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小于重力,这时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那么,如果物体以g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为多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2840 分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蔡老师让学生解释课前引入的电梯里测体重的现象,并举例,最后观看神州七号的录象。作业:布置书后题目及习题集,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知识解题。(三)中美科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反思Wal

11、ker 的基本教学流程:形态学证据图表观察活动学生猜想学生进行生物归类学生解释和描述学生修正答案反思和讨论。 Walker 老师的课堂中始终围绕形态学证据、学生探究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体验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猜想、分类以及解释和修正答案到最后的反思,课程目标始终围绕着探究活动来进行,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知识与技能、内隐情感与态度、运用科学方法。蔡老师的教学流程:电梯内测体重过程(确定学生答案)超重和失重现象(教师解题为主、识记概念)完全失重问题(教师解题为主)运用牛顿定律分析现象(运用解题技能的迁移)。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看出,蔡老师始终是以讲授为主导,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只是在一个演示实验中涉及,而

12、该实验是教师演示,让学生回答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与方法也仅处于该节课的一个应用问题的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教师仅是试图通过神七的录像蜻蜓点水地掠过这一目标,并且采取的是简单说教的方式。根据以上两个实例分析,中国科学教师多关注科学教学中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的目标,而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或内隐和弱化, 或作为工具, 或并不涉及,这仍然是知识中心论的思想,还属于传统演示和讲授式的科学教学。而美国教师则将科学探究作为目标或内容,将科学知识或作为基础,或作为工具来进行探究教学,他们的科学教学不仅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知识,更多的是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目标来教学。进一步类比分析中美教师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中国教师多是探究要素作为基本步骤,从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到指定计划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最后交流和应用,整个过程是线性推进的 (图 3)。美国教师的探究教学多以问题为核心,从识别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分析数据、验证假设、解释结果、回顾反思到实际应用都是一个以问题中心循环的开放系统(图 4)。参考文献:1 钟启泉 . 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若干认识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8b, 15: 7-11.2 李雁冰 . 科学探究、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37( 12):14-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