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新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88437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新人教版选修5(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时作业1新人教版选修5第五节 中国的生物灾害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2.了解我国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3.了解我国生物入侵情况及危害。 一、农作物病虫害1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病虫害有小麦的锈病、水稻的稻瘟病以及棉花的棉铃虫病等。2农作物病虫害东部重于西部。3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其严重。4我国水稻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二、森林病虫害1主要害虫:危害我国森林最主要的虫害为松毛虫。2分布:松毛虫发生频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思维活动11979年,美国白蛾从辽宁丹东进入我国,随后相

2、继在鲁、陕、冀、沪等地出现,对这些地区的园林绿化和林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它们的四龄幼虫可危害300多种植物,具有暴食性,成片的树林常被横扫一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今后我国在引入新的物种时应注意什么?答案 这说明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该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对此应该不盲目从国外引入新生物;加强生物的入关检疫;大力铲除入侵的有害生物。三、蝗灾与鼠害1蝗灾(1)类型:蝗灾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蚱”,其中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对我国危害最大。(2)蝗灾重灾区:黄淮平原的农业区。(3)蝗灾的发生与旱涝的关系:在一些年份,若前期干旱少雨利

3、于雌蝗产卵,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2鼠害鼠类危害区分布地区造成鼠害原因常见鼠类喜湿鼠类危害区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主要农业区褐家鼠、小家鼠耐旱鼠类危害区西北区大部、青藏高原大部、21()东北、华北边缘地带降水少、气候干旱小家鼠、22()黄鼠思维活动2人们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灭鼠,但收效甚微,为什么?答案 化学防治易造成新的环境污染;易杀伤鼠类的天敌;使鼠虫产生抗药性。 探究点一 农作物病虫害的成因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有1 200余种,对农作物的危害巨大。材料二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

4、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来生物入侵日益加剧,造成原有生物群落的衰退,导致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威胁全球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目前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我国,我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几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两种。(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中,对小麦、水稻、棉花危害最大的分别是什么?(2)简述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灾情的区域分布特点及外来生物入侵的特点。答案 (1)小麦锈病、稻瘟病、棉铃虫病。(2)分布特点:农作物病虫害东部重于西部。入侵种类多、蔓延范围广、造成

5、危害大、经济损失大。反思归纳 农作物病虫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迁移应用1 读“我国水稻病害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稻瘟病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_(地形)和气温较温和的_、_地区较重。(2)水稻纹枯病主要分布在_、_和_地区,它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益严重。答案 (1)山区 沿江 沿海(2)华南 华中 华东解析 病虫害的发生与作物所处的环境有关,过度潮湿引起小麦锈病、稻瘟病;干旱易引起小麦白粉病等。从图中可以看出,稻瘟病的严重病区主要在山区和沿江、沿海地区,进一步分析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水稻纹枯病主要病区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稻区。探究点二 蝗灾的发生条件与地区分布探

6、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飞蝗灾害是指飞蝗种群数量激增,并且成群迁飞为害,造成重大农业损失的自然灾害。飞蝗俗称蝗虫、蚂蚱、蚱蜢等。在我国发生的主要有三种: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以东亚飞蝗危害最甚。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危害最大的害虫,发生地分布区域极广,但是经常或有发生基地的蝗区,主要在河北、天津、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低洼地带。亚洲飞蝗主要分布于蒙、新高原区的低洼地带。西藏飞蝗主要分布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或草滩地带。(1)我国飞蝗灾害多发区在地形上有何共同特点?(2)东亚飞蝗危害大,发生地区广,但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试结合本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条件分析其原因。答案

7、(1)蝗灾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气候、地形、土壤等条件。地形上低洼地带是我国蝗灾的多发区。(2)黄淮海平原地处我国暖湿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发;地形由斜缓平原、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组成,涝洼地、盐碱荒地、沙荒地多;土壤的水分及温度等条件比较有利于虫卵的孵化。反思归纳 蝗灾的发生条件与地区分布 迁移应用2 我国曾在不少地区建有虫神庙。它是一种可以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下图是“中国虫神庙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蝗虫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A南方湿润地区 B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C东北湿润、半湿润区 D青藏干旱、半干旱区(2)根据以上结论,该区蝗灾集中的原因是( )降水多,

8、有利于蝗虫繁殖 降水少,地表干旱,可使土壤中虫卵存活率提高 植被覆盖率高,为蝗虫提供充足的食物 生态环境脆弱,蝗虫缺乏天敌A B C D(3)下列治理蝗灾措施可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完善蝗虫预测、监控机制,使用化学药剂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条件 兴修水利,扩大灌区面积,增加土壤水分 调整作物种植制度,增加水稻播种面积A B C D答案 (1)B (2)B (3)A解析 第(1)题,通过读图并与我国的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进行对照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蝗虫繁殖需要干旱环境;生态脆弱区的蝗虫天敌虽少,但蝗虫的食物也相对较少,不利于蝗虫大规模聚集。第(3)题,喷洒化学药剂会污染环境、毒害蝗

9、虫的天敌;蝗虫危害区大多数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东部重于西部夏季重于秋季南部重于北部冬季重于春季A BC D答案 A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是空间分布特点。2下列属于我国棉铃虫常年重发区的是(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辽宁 D四川答案 A解析 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主要棉花产区,以黄河流域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为严重。3黄淮平原农业区域为重蝗灾区的原因主要是( )A农药灭虫效果差 B旱涝灾害多发C飞蝗天敌少 D周边地区飞入多答案 B解析 蝗虫的发生与旱涝关系密切,黄淮平原又是旱涝灾害多发区,因此成为重蝗灾区。4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

10、)A原始森林面积大 B森林树种组成多C单一人工林太多 D森林抗虫害能力差答案 C解析 单一人工林易遭受病虫害。5我国东北地区农林区病虫害较少的原因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生物天敌多C人口多,诱捕多 D农业灭害强答案 A解析 东北农林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一大优点就是病虫害少,这和它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很大关系,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病虫难以越冬,因此,东北有发展绿色农业基地的有利条件。6关于我国鼠灾的正确叙述是( )A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小家鼠、黄鼠等B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包括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C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D我

11、国鼠灾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主要危害林业答案 B解析 我国的鼠灾具有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的特点,其主要危害农作物、草原、森林和人体健康;其中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褐家鼠、小家鼠,集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包括小家鼠、黄鼠等,集中分布于西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了解到,进入5月份以来,内蒙古发生大面积鼠害,截至5日,鼠害面积达8 734.68万亩,严重危害面积3 645.46万亩,涉及12个盟市27个旗县区。在草原鼠害较重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草原,入春以来,草原鼠

12、害达800多万亩。正处牧草返青的季节,但到处是裸露的黄褐色的地表和令人触目惊心的鼠洞。最高有效洞口数达每公顷2 800个,严重地区每公顷达到1 400多只鼠。(1)由材料可知,我国鼠害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人为原因是_。(2)我国鼠害地域差异显著,可分为两大鼠类危害区。其一是_,其二是_,在材料中所提到的鼠类危害区属于_。(3)鼠类对草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草场过载与鼠害加剧有无关系?为什么?(4)画出草地鼠害与草场退化恶性循环示意图。答案 (1)降水少,气候干旱地区广 草场植被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为鼠类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2)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

13、部耐旱鼠类危害区(3)一是使草原生产能力下降,二是破坏草原生态。草场过载与鼠害加剧有关系;其原因为草原过载,会导致草场退化,进而使鼠害加剧。(4)过度放牧草场退化鼠害发生老鼠挖掘啃食草地解析 本题以时事材料为基础考查我国鼠灾的形成、分布和危害。从材料可知鼠害的形成和干旱的环境有关。在草原区的主要鼠种为亚洲中部的耐旱鼠,如小家鼠和黄鼠等,其存在会使草原退化,并和过度放牧的人类活动共同形成恶性的循环过程。 基础过关蝗灾和鼠害是广泛发生的两种生物灾害,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森林造成严重威胁。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蝗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干旱有利于蝗虫产卵B危害最严重、成灾率

14、最高的是飞蝗灾害C蝗灾曾与水灾、旱灾一起被称为三大自然灾害D蝗灾经常与台风灾害链接发生2关于我国鼠灾的正确叙述是 ( )A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包括鼢鼠、鼠兔等B我国森林鼠害较重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C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的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D小家鼠、黄鼠属于喜湿鼠类答案 1.D 2.B解析 第1题,干旱利于蝗虫产卵,故蝗灾经常与旱灾链接发生。第2题,鼢鼠和鼠兔是草原鼠类,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喜湿鼠类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等。物种入侵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达几百种之多,正给我国造成各种危害。据此完成34题。3黄浦江上游大量出现的一种外来漂浮植物是( )A菱角 B金鱼藻 C水绵 D水葫芦4这种外来漂浮植物繁殖能力强,蔓延迅速,其主要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