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884157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3年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3年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3年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3年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知识点总结(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知识点总结5篇知识点总结篇1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透镜知识点总结一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

2、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二、 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

3、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 ) 像的性质 应用u 2f f知识点总结篇21、逻辑形式的组成: 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2、概念的种类 判断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取决于其外延中分子对象数量的多少,仅仅包含一个分子对象就是单独概念,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就是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 普遍概念: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的概念。 判断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取决于语句中所规定的对象的属性是整体具有还是 其中的分子对象也具有。 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非集合概念: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正概念:

4、也叫肯定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也叫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3、概念间的关系全同关系(同一关系): a b 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即所有的a都不是b并且所有的b也都不是a矛盾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4、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 定义过宽: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窄:

5、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2)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同语反复:在定义项中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定义循环:在定义项中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3)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概念。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含混; 在定义项中使用了含混不清的概念。 以比喻代定义:定义项用了形象比喻。4)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用否定联项 5、划分的规则(1)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划分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划分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 多出子项:子项的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 (2)划分的子项互相排斥(子项之间是全异关系)(3)每次划分的根

6、据必须同一(每次划分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所犯错误: 划分标准不一 注意划分和分解的区别: 划分把属概念分成种概念 分解把整体分成部分、把集合体分成个体例如:A. 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B. 把国家分为省、市、自治区 6、限制遵守的规则: (1)必须是由属概念推演到种概念 (2)对于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7、概括遵守的规则: (1)每一次概括必须是由种概念推演到属概念。 (2)哲学范畴不能概括 8、性质判断由四部分组成:主项,谓项,联项,量项主项:表示性质判断中所断定的对象的概念(S)谓项:表示性质判断中所断定的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P)联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之间联系的概念

7、量项: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9、性质判断的种类: 决定性质判断不同种类的词项是(量项)和( 联项 ). 全称肯定判断:标准形式:所有S都是P 记为:SAP 简称A判断全称否定判断:标准形式:所有S不是P 记为:SEP 简称E判断特称肯定判断:标准形式:有S是P 记为:SIP 简称I判断特称否定判断:标准形式:有S不是P 记为:SOP 简称O判断单称肯定判断:标准形式:某个S是P 记为:SaP 简称a判断单称否定判断:标准形式:某个S不是P 记为:SeP 简称e判断注意:特称量项”有的”和日常语言中的”有的”含义不完全相同10、同一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即对当关系第一、矛盾关系A与O

8、,和 E与I: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二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 第二:反对关系A与E: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二者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即其中一个判断为真则另一个判断一定为假,如果其中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第三:下反对关系I与O :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二者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即其中一个判断为真则另一个判断真假不定,如果其中一个判断为假则另一个判断一定真第四:差等关系A与I 和E与O:在同质的条件下,全称判断真,则特称判断必真,全称判断假,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反之特称判断假。则全称判断必假特称判断真,则全称判断真假不定。 11、性质判断主谓项的

9、周延性周延性指的是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谓项外延数量的断定情况。一个概念的外延自身并没有周延与否的问题。只有当一个概念充当了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才产生周延与否的问题。12、性质判断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1)根据性质判断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8种有效推理形式)(2)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2个有效推理形式)(3)下反对关系直接推理(2个有效推理形式)(4)差等关系直接推理:(4个有效推理形式)全称判断真特称判断必真全称判断假特称判断真假不定特称判断真全称判断真假不定特称判断假全称判断必假13、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1)换质法推理遵守的两条规则 (a)结论改变前提的联项 (b)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中谓项的

10、矛盾概念 (2)换位法推理遵守的 两条规则: a、前提中的主项在结论中换为谓项,前提中谓项在结论中换为主项 b、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可以周延也可以不周延 c、前提和结论的质相同 (3)换质位与换位质连续交替法推理14、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不同的判断同时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大项、小项、中项三个不同的词项15、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四条基本规则:1、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 违犯此项规则犯:“中项不周延”错误 2、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是周延的。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小项在前提中不

11、周延,在结论中是周延的。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3、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犯“两否定推结论”逻辑错误4、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只能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否则犯”由否定推肯定的逻辑错误”任何一个三段论推理,当且仅当全部遵守这四条一般规则就是有效的,合乎逻辑的.由上述一般规则导出如下两条规则 (1)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2)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则结论只能是特称的16、三段论的格17、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对称关系:在对象a与对象b之间,如果a对b有R关系,反之b对a也必定有R关系,即当aRb真bRa必真,那么关系R就是对称关系

12、. 全同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反对称关系:在对象a与对象b之间,如果a对b有R关系,反之b对a必定没有R关系,即当aRb真bRa必假,那么关系R就是反对称关系. 真包含于和包含于 非对称关系:在对象a与对象b之间,如果a对b有R关系,反之b对a可能有也可能没有R关系,即当aRb真,bRa可能真也可能假,那么关系R就是非对称关系。 18、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传递关系:在a,b,c三个对象之间,如果a对b有R关系,并且b对c也有R关系,则a对c必定有R关系,即aRb真并且bRc真,则aRc必真的时候,则关系R就是传递关系。全同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反传递关系:在a,b,c三

13、个对象之间,如果a对b有R关系,并且b对c也有R关系,那么a对c一定没有R关系,即aRb真并且bRc真,则aRc必假的时候,则关系R就是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在a,b,c三个对象之间,如果a对b有R关系,并且b对c也有R关系,则a对c可能有也可能没有R关系,即aRb真并且bRc真,则aRc可能真也可能假的时候,关系R就是非传递关系。19、联言判断的真假值一个联言判断的真假是由联言枝的真假来确定的.当且仅当联言判断的各个联言枝都真时,该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只要有一个联言枝是假的,那么该联言判断就是假的20、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个选言肢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并且可以同真的选言判断。 逻辑形式:P或者

14、Q 数理逻辑符号:PQ (相容析取) 真值: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组成它的各个选言肢的真假,当且仅当一个相容选言判断的各个选言肢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该相容选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所有选言肢都是假的,则该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21、不相容选言判断及其真值:是断定几个选言肢中至少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为真,而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的选言判断。 逻辑形式:P要么Q 数理逻辑符号:PQ (不相容析取) 真值:当且仅当只有一个选言肢是真的时候,该不相容选言判断才是真的。22、相容选言推理:规则:否定一部分选言肢,就必须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有效形式:否定肯定式:或者P,或者Q 非P(或非Q) 所以,Q(或P) 23、不相容选言推理规则: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就必然要否定其余的选言肢否定除一个以外的其余选言肢,就必然要肯定哪个未被否定的选言肢。有效形式:、肯定否定式:前提中肯定一个选言肢,结论就必然要否定其余选言肢要么,要么或要么,要么所以,非所以,非 2、否定肯定式:前提中否定一部分选言肢,结论中必然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逻辑形式:要么,要么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