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88403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秀山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秀山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秀山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秀山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秀山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秀山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秀山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普通班) 语 文 命题教师:崔振远(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本试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请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阅读(70分)(一)古诗文背诵(10分)1、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10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 ,不要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 ;相吧, 。(2)山际见来烟, 。(3) ,弹琴复长啸。(4)夜发清溪向三峡, 。(5)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6) 岑参逢入京使中具体写“逢”

2、的情景的诗句是: , 。(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 。(二)阅读伤仲永一文,完成2-5题。(22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

3、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1)父异焉( )(2)指物作诗立就()(3)不能称前时之闻()(4)贤于才人远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8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立。译文: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文: 4、整理写本文仅仅是对方仲永的“泯然众人”表示深深地惋惜吗?你认为整理作此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4分) 5、方仲永 “泯然众人”究竟是谁的过错?请简要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三)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选段,完成6-9题。(17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

4、!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

5、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6、找出文段中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4分)答: 7、选文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分)答: 8、当得知爸爸去

6、世的消息时,长大的“我”却看到“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找出上文中与这句话相应的一个句子。(3分)答: 9、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6分)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1分)失根的兰花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象首诗,也象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了一栋栋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象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囿有两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是从中

7、国来的吧!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花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他们的背景应该是 来今雨轩, 应该是 谐趣园,应该是宫殿阶台, 或者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大江南北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的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不同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是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了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我只感觉她古老,并不

8、感到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拣过与香山上同样的红叶,在四川蜀中我也看到过与太庙同样古老的古松,我也并没有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得象个乞丐,而心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的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也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头发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感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没有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就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记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故乡

9、花草的艳丽。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笨拙的老牛,才显得淳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素墓庐,把她点缀得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从没离开过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依, 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的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 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10、文章第段结尾句子“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说说整理为什么流泪?(3分)答: 11、第段开头提出“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你对此如何理解?(5分)答: 12、“人生如萍、人生如絮、失根的兰花”这些比喻有何作用?(3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